EN

KR

JP

ES

RU

DE

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

本专题涉及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有204条。

国际标准分类中,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涉及到有色金属、焊接、钎焊和低温焊、有色金属产品、金属材料试验、建筑材料、航空航天用电气设备和系统、金属的腐蚀、表面处理和镀涂、珠宝、管道部件和管道、建筑物中的设施、航空航天制造用材料、航空航天制造用零部件、黑色金属、外部输水系统。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涉及到金属工艺性能试验方法、稀土金属及其合金、、重金属及其合金分析方法、轻金属及其合金分析方法、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轻金属及其合金、重金属及其合金、贵金属及其合金分析方法、工艺美术品、稀有金属及其合金分析方法、材料防护、机械配件、构件、焊接与切割、热加工工艺、电气系统与设备、粉末冶金材料与制品。


行业标准-有色金属,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 YS/T 815-2012 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样的制备方法
  • YS/T 1656-2023 铜及铜合金管传热系数及阻力特性试验方法
  • YS/T 477-2005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硼含量的测定 姜黄素直接光度法

HU-MSZT,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德国标准化学会,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 DIN 50510:1980-04 铜及铜合金的化学分析;铜及铜合金中砷的测定光度法
  • DIN 50508:1977-06 铜及铜合金的化学分析;合金元素锡的测定容量法
  • DIN 50506:1973-10 铜及铜合金的化学分析;光度法测定最多含 2.5% 镍的铜合金中的镍
  • DIN 50504:1973-10 铜及铜合金的化学分析;光度法测定含铁量最多为 0.4% 的铜和铜合金中的铁
  • DIN 50507:1977-07 铜及铜合金的化学分析;铅的测定 萃取滴定法
  • DIN EN 13147:2001-07 铜及铜合金 分切带材边缘区域残余应力的测定
  • DIN EN 13445-12:2019-05 未烧制压力容器第12部分:铜及铜合金压力容器的附加要求
  • DIN EN 12502-2:2005 金属防腐蚀保护.配水和蓄水系统中腐蚀可能性的评价指南.第2部分:铜和铜合金的影响因素
  • DIN EN 12502-2:2005-03 金属防腐蚀保护 - 水分配和储存系统腐蚀可能性评估指南 - 第 2 部分:铜和铜合金的影响因素

AT-ON,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中国团体标准,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国家质检总局,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SE-SIS,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AR-IRAM,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 IRAM 640-1952 铜镍合金以及铜镍锌合金的化学分析方式

法国标准化协会,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 FD A06-754:2014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 铝的测定 络合法
  • NF A06-756:2013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 锰的测定 容量法
  • NF A06-750:2013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镍的测定重量法
  • NF A51-090*NF EN 12384:1999 铜及铜合金.带材弹性弯折极限的测定
  • NF A06-707:1967 铜及其合金的化学分析-铅的电解测定
  • NF A06-713:2021 铜及其合金化学分析 硅的测定 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NF A06-710:1987 铜及其合金的化学分析 镍的用量 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NF A06-711:1987 铜及其合金的化学分析 铁的用量 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NF L06-380-23:2006 航空航天结构用焊接及青铜焊组件.材料的可焊接性和可铜焊接性.第23部分:耐热镊或铜均质合金钢组件
  • NF A08-653:2021 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TiAlV合金牌号中铝、铜、铁、锰、钼和钒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
  • NF EN ISO 2085:2018 铝及其合金的阳极氧化 检查薄阳极层的连续性 硫酸铜测试
  • NF A05-413-2*NF EN 12502-2:2005 金属材料腐蚀防护 配水和蓄水系统中腐蚀可能性的评价指南 第2部分:铜和铜合金的影响因素
  • NF A53-709:1987 铸造产品.通过重力与离心作用铸造的铝铜合金铸件.特性

YU-JUS,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 JUS D.A1.620-1982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铜和铜合金中硫含量的燃烧法测定
  • JUS C.A1.601-1977 铜及铜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铜铬合金(铬含量0.03-0.15%)中铬含量的测定
  • JUS C.A1.609-1979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镉含量的原子吸收法测定
  • JUS C.A1.600-1977 铜及其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光谱光度测定铜铬合金(含0.3~1.0%的Cr)中的铬
  • JUS C.A1.610-1979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铝含量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IT-UNI,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 UNI 7280-P1-1974 塑性加工也能够铜合金.白铜.化学构成
  • UNI F.A.53-1973 不含铁金属材料化学分析.铜及其合金中的铜的测定
  • UNI 3310-P3-1972 铜及其合金的半加工品,通过塑性加工获得的铜,二元黄铜,铅黄铜和特种黄铜管.机械特性
  • UNI 3310-P4-1972 铜及其合金的半加工品,通过塑性加工获得的铜,二元黄铜,铅黄铜和特种黄铜丝.机械特性
  • UNI 3310-P1-1972 铜及其合金的半加工品,通过塑性加工获得的铜,二元黄铜,铅黄铜和特种黄铜条和型材.机械特性
  • UNI 3310-P2-1972 铜及其合金的半加工品,通过塑性加工获得的铜,二元黄铜,铅黄铜和特种黄铜条,带和板.机械特性
  • UNI 7268-1973 不含铁金属材料的机械试验.铜及铜合金管的拉力试验,部分取代UNI 2545
  • UNI 5861-1966 表面化学和电化处理.铜及其合金和锌合金表面的金电解外壳
  • ANCC S.Cu-1973 用于铜及其合金器械的压力浇铸的焊接结构分布
  • UNI 4525-1970 化学和电化表面处理.铜及其合金上的镍.铬电解层
  • UNI 5083-1962 化学和电化表面处理.分级,特性和铜及其合金上的锡电化层试验
  • UNI 4524-1960 金属材料表面处理.铜及其合金上的电解层的疏松性试验
  • UNI 5084-1962 化学和电化表面处理.铜及其合金上的银电化层重量测定
  • UNI 5345-1964 表面的化学和电化处理.铜及其合金上的锡电解覆盖层的平均厚度的化学测定

GSO,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美国)福特汽车标准,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TR-TSE,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 TS 2105-1975 铜及铜碲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铜和碲含量的测定
  • TS 723-1969 铝及其合金化学分析.铜的光度测定(铜含量大于或等于0.50%)
  • TS 722-1969 铝及其合金化学分析.铜的光度测定(适用于铜含量在0.002%到0.8%之间的草酰二酰肼法)
  • TS 727-1969 镁及其合金化学分析.铜的重量分析测定(适用于铜含量在0.002%到0.4%之间的草酰二酰肼法)

CZ-CSN,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 CSN ISO 1635:1994 锻造铜及铜合金.一般用途的圆形试管.机械性能
  • CSN 42 0621 Cast.31-1980 有色金属及合金的化学分析.铜.一般数据
  • CSN ISO 426/2:1994 锻造铜.锌合金.锻造产品的化学成分及形式.第2部分:镀铅铜.锌合金
  • CSN 42 0620 Cast.1-1981 有色金属及合金的化学分析.黄铜.一般数据
  • CSN ISO 426/1:1994 锻造铜.锌合金.锻造产品的化学成分及形式.第1部分:不镀铅的特种铜芯合金
  • CSN ISO 429:1994 锻造铜.镍合金.锻造产品的化学成分及形式
  • CSN ISO 427:1994 锻造铜.锡合金.锻造产品的化学成分及形式
  • CSN ISO 428:1994 锻造铜.铝合金.锻造产品的化学成分及形式
  • CSN ISO 1811-1:1993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用样品的选择及制备.第1部分:浇铸未锻造产品取样
  • CSN ISO 1811-2:1993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用样品的选择与制备.第2部分:锻造产品和铸件的取样

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 ISO 4739:1985 加工铜和铜合金产品 力学性能试验用试料和试样的选择和制备
  • ISO 1635:1974 锻铜和铜合金.一般用途的圆管材.机械性能
  • ISO 1637:1974 锻造铜和铜合金.以直线长度供应的固体产品.机械性能
  • ISO 1638:1974 锻造铜和铜合金.卷盘或卷筒供应的拉制固体产品.机械性能
  • ISO 1811-2:1988 铜和铜合金 化学分析试样的选择和制备 第2部分:加工产品及铸件的取样
  • ISO 2142:1981 加工铝、镁及其合金 力学性能试验用样品和试样的选择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 ASTM E75-76(2004) 铜镍及铜镍锌合金的化学分析试验方法
  • ASTM B96/B96M-06 一般及压力容器用铜硅合金板、薄板、带材及轧制棒材的标准规范
  • ASTM B171/B171M-12 压力容器、冷凝器和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板材及片材的标准规格

SAE - SAE International,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澳大利亚标准协会,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 AS 2345:2006 铜合金的耐脱锌性能
  • AS 2136:1977 用含汞硝酸盐试验法检测铜及铜合金耐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的方法

SCC,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韩国科技标准局,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RO-ASRO,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 STAS 9093-1985 铜及铜合金半成品及成品中残余应力的证明方法
  • STAS 6974-1989 金属涂层.铜和铜合金电化学涂层的渗透性测定

RU-GOST R,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 GOST 492-2006 压力加工的镍、镍合金及铜镍合金.牌号
  • GOST 492-1973 压力加工的镍、镍合金及铜镍合金 牌号

PT-IPQ,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 NP 3782-1991 铜以及铜合金.残留应力的测量,采用硝酸汞法
  • NP EN 1653-2000 铜以及铜合金.锅炉,压力容器以及热水储存器中用到的铜制平板以及圆盘

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协会,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CH-SNV,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 SN 198 898-1987 铜合金.塑性材料.铜,锌合金,含铅(含铅的黄铜)化学成分和供货形式
  • SN 132 150-1984 锻造铜.镍合金.化学构成及锻件的形状
  • SNV 37100-1966 锻造铜.锡合金.化学构成及锻件的形状
  • VSM 18707-1964 锻造铜.铝合金.化学构成及锻件的形状
  • VSM 35701-1958 锻造铜.镍锌合金.化学构成及锻件的形状
  • VSM 14061-1947 锻造特种铜.锌合金.化学构成及锻件的形状

英国标准学会,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 BS EN 13603:2021 铜及铜合金 评估电气用拉制圆铜线上保护性锡涂层的试验方法
  • BS ISO 6509-2:2017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含锌铜合金抗脱锌性能的测定评定标准
  • BS EN 12441-3:2002 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铅、镉、铜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BS EN 12502-2:2005 金属材料腐蚀防护.配水和蓄水系统中腐蚀可能性的评价指南.铜和铜合金的影响因素
  • BS EN 12502-2:2004 金属材料腐蚀防护 配水和蓄水系统中腐蚀可能性的评价指南 铜和铜合金的影响因素

CEN - European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 PREN ISO 6509:2012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含锌铜合金抗脱锌性能的测定
  • EN 754-2:2008 铝及铝合金-冷拔棒材条材和管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
  • EN 12502-2:2004 金属材料的防腐蚀保护 水分配和储存系统腐蚀可能性评估指南 第2部分:铜和铜合金的影响因素

丹麦标准化协会,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 DS/EN ISO 6509:1996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黄铜抗脱锌性能的测定
  • DS/EN 12502-2:2005 金属材料的防腐蚀保护 水分配和储存系统腐蚀可能性评估指南 第2部分:铜和铜合金的影响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立陶宛标准局,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 LST EN ISO 6509:2001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黄铜抗脱锌能力的测定(ISO 6509:1981)
  • LST EN 12502-2-2005 金属材料的防腐蚀保护 水分配和储存系统腐蚀可能性评估指南 第2部分:铜和铜合金的影响因素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ES-AENOR,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 UNE 37-130-1986 铜C-11XX 及其合金铜锌,铜锌铅,C-61X和C64XX 一般用途的冷拉伸锐利边缘板.测量,允差,机械和电力特点以及供应的技术特点
  • UNE 37-108-1986 铜和铜合金 cobreC-11XX,C-64XX和C-66XX 型材 形成,测量,允差,机械和电力特点以及供应的技术特点

美国焊接协会,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 WRC 320:1986 高强度铝合金的焊接冶金学及焊接性能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 EN 754-2:2016 铝及铝合金-冷拔棒材条材和管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
  • EN 754-2:1997 铝及铝合金-冷拔棒材条材和管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
  • EN 754-2:2013 铝及铝合金-冷拔棒材条材和管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

AENOR,关于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的标准

  • UNE-EN 12502-2:2005 金属材料的防腐蚀保护 水分配和储存系统腐蚀可能性评估指南 第2部分:铜和铜合金的影响因素

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铜及铜合金管材内表面碳含量的测定方法铜及铜合金废料 铜含量的测定 硫代硫酸钠滴定法

 

可能用到的仪器设备

 

铝合金铜合金分析仪 EDX-850

铝合金铜合金分析仪 EDX-850

深圳市善时仪器有限公司

 

ChemTron ScienceLine 系列银电极及铂电极

ChemTron ScienceLine 系列银电极及铂电极

优莱博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Binder宾德针对受限的溶剂量|FDL 系列

Binder宾德针对受限的溶剂量|FDL 系列

柜谷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实验室烧杯

实验室烧杯

北京中科科尔仪器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