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RU

ES

新型金属纤维

本专题涉及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有270条。

国际标准分类中,新型金属纤维涉及到建筑材料、纺织产品、复合增强材料、有色金属、航空航天制造用材料、有色金属产品、热力学和温度测量、钢铁产品、金属材料试验、电线和电缆、热回收、绝热、管道部件和管道、烟草、烟草制品和烟草工业设备、纺织纤维、化工生产、废物、绝缘材料、化工设备、橡胶和塑料制品、增强塑料、泡沫材料、制造成型过程、土质、土壤学、纸浆、光纤通信、流体存储装置、涂料和清漆、绝缘、包装材料和辅助物、建筑工业、润滑剂、工业油及相关产品、流体动力系统、航空航天制造用紧固件。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新型金属纤维涉及到集装箱、托盘、货架、混凝土、集料、灰浆、砂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石棉材料、、粮食加工与制品、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金属理化性能试验方法综合、航空与航天用金属铸锻材料、家具综合、材料防护、稀有金属及其合金分析方法、金属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炭素材料综合、磁性元器件、电工合金零件、绝热、吸声、轻质与防火材料、胶管、胶带、胶布、钢丝、钢丝绳、烟草加工、其他化工产品综合、温度与压力仪表、金属工艺性能试验方法、玻璃纤维、电工绝缘材料及其制品、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航空与航天用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与固体燃料、连接器、轻金属及其合金、电子光学与其他物理光学仪器、石膏制品、石油工程、光通信设备、混凝土构配件、合成树脂、塑料、压力容器、混凝土制品、包装材料与容器、船舶用材料及其检验方法、塑料型材、电气装置用结构件。


法国标准化协会,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美国)军事条例和规范,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EN 14721:2005+A1:2007 金属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测量在新鲜和硬化混凝土中纤维的含量
  • EN 14721:2005 金属纤维混凝土用试验方法.新浇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中纤维含量的测量
  • EN 14651:2005+A1:2007 金属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测量弯曲拉伸强度(比例极限(LOP),残余)
  • EN 14650:2005 预浇铸混凝土产品.金属纤维混凝土工厂生产控制的一般规则
  • EN 14651:2005 金属纤维混凝土用试验方法.挠曲拉伸强度的测量(残留比例限值(LOP))

RO-ASRO,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德国标准化学会,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DIN EN 14721:2005 金属纤维混凝土的试验方法.新浇混凝土和淬硬混凝土纤维含量的测量
  • DIN EN 14721:2007-12 金属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 测量新拌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中的纤维含量
  • DIN EN 14721:2007 金属纤维混凝土的试验方法.新浇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的纤维含量的测量
  • DIN V 65579:1991 航空航天.碳纤维.化学分析.类金属元素的测定
  • DIN EN 14650:2005-08 预制混凝土制品金属纤维混凝土工厂生产控制通则
  • DIN EN 14650:2005 预浇铸混凝土产品.金属纤维混凝土工厂生产控制通用规则
  • DIN EN 14651:2007-12 金属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测量弯曲拉伸强度(极限或比例(LOP) 残余)
  • DIN EN 50377-15-1:2012 光导纤维通信系统用连接装置和互联元件.产品规格.第15-1部分:50/125 μm多模光纤用IEC 60792-2 A1a多模光纤类终止12.光线PPS金属环MPO型
  • DIN EN 14651:2007 金属纤维混凝土用试验方法.弯曲拉伸强度的测量(残余比例极限(LOP))
  • DIN EN 50377-8-12:2010 纤维光学通信系统使用的连接器组和互连元件.产品规范.第8-12部分:端接在IEC 60793-2-50标准B1.1和B1.3类单模纤维上的LSH-APC单工型钛复合金属套圈
  • DIN EN 50377-8-10:2010 纤维光学通信系统使用的连接器组和互连元件.产品规范.第8-10部分:端接在IEC 60793-2-50标准B1.1和B1.3类单模纤维上的LSH-APC单工型钛复合金属套圈
  • DIN EN 61755-3-7:2009 光纤互连器件和无源元件.光纤连接器光学接口.第3-7部分:金属钛作为单模光纤纤维环绕材料的直径2.5 mm和1.25 mm圆柱PC合成物金属套圈(IEC 61755-3-7-2009).德文版本EN 61755-3-7-2009
  • DIN EN 61300-3-23:1999 光纤互联装置和无源部件.基本试验和测量程序.第2-23部分:检验和测量.相对于金属端面的纤维位置
  • DIN EN 50377-8-11:2010 光纤通信系统使用的连接器组和互连元件.产品规范.第8-11部分:端接在IEC 60793-2-50标准B1.1和B1.3类单模纤维上的LSH-PC单工型钛复合金属套圈
  • DIN EN 50377-8-2:2008 光纤通信系统中使用的连接器组和互连元件.产品规范.第8-2部分:端接在IEC 60793-2-50 B1.1和B1.3类单模纤维上的LSH-APC单工型、C类复合金属套圈
  • DIN EN 50377-8-8:2008 光纤通信系统中使用的连接器组和互连元件.产品规范.第8-8部分:端接在IEC 60793-2-50 B1.1和B1.3类单模纤维上的LSH-APC单工型、U类全氧化锆金属环

英国标准学会,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BS EN 14721:2005 金属纤维混凝土的试验方法.新浇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中纤维含量的测量
  • BS EN 14721:2005+A1:2007 金属纤维混凝土用试验方法.新浇铸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纤维含量的测量
  • BS EN 14721:2005+A1:2007(2008) 金属纤维混凝土用试验方法.新浇铸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纤维含量的测量
  • BS 3958-3:1985 隔热材料.金属网面人造矿物纤维垫
  • BS EN 60811-100:2012 电缆和纤维光缆.非金属材料检测方法.总则
  • BS ISO 24360:2022 复合材料和增强纤维 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和金属组件 交叉拉伸强度的测定
  • BS ISO 22841:2021 复合材料和增强纤维. 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和金属组件. 拉伸搭接剪切强度的测定
  • BS ISO 22841:2021+A1:2022 复合材料和增强纤维 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和金属组件 拉伸搭接剪切强度的测定
  • BS EN 60811-202:2012 电缆和纤维光缆.非金属材料检测方法.通用测试.非金属材料外壳厚度测量
  • 21/30403018 DC BS ISO 24360 复合材料和增强纤维 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和金属组件 交叉拉伸强度的测定
  • BS DD IEC/PAS 61755-3-32:2007 纤维光学连接器的光学接口.光学接口.单模纤维、矩形8度角PC端面热固性金属套圈
  • 19/30377312 DC BS ISO 22841 复合材料和增强纤维 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和金属组件 拉伸搭接剪切强度的测定
  • BS ISO 22838:2020 复合材料和增强纤维 使用双悬臂梁试样测定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和金属粘合板的断裂能
  • 22/30448275 DC BS ISO 22841:2021 AMD1。复合材料和增强纤维。碳纤维增强塑料 (CFRP) 和金属组件。拉伸搭接剪切强度的测定
  • 19/30377309 DC BS ISO 22838 复合材料和增强纤维 使用双悬臂梁试样测定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和金属粘合板的断裂韧性
  • BS EN 61755-3-5:2007 纤维光学连接器的光学接口 第3-5部分:光学接口 使用铜-镍合金作为单模纤维光纤接口材料用的直径2.5mm和1.25mm圆柱PC复合金属套圈
  • BS EN 61755-3-5:2006 纤维光学连接器的光学接口.第3-5部分:光学接口.使用铜-镍合金作为单模纤维光纤接口材料用的直径2.5mm和1.25mm圆柱PC复合金属套圈
  • BS EN 60811-606:2012 电缆和纤维光缆.非金属材料检测方法.物理检验.密度测定方法
  • BS EN 14650:2005 预浇铸混凝土产品.金属纤维混凝土工厂生产控制的一般规则
  • BS EN 50337-8-3:2007 纤维光学通信系统使用的连接器组和互连元件.产品规范.端接在IEC 60793-2-50类B1.1和B1.3单模纤维上的LSH-PC单工型、C类复合金属套圈
  • 23/30442752 DC BS ISO 8060 复合材料和增强纤维 碳纤维增强塑料 (CFRP) 和金属组件 通过楔形断裂试验表征粘合界面的耐久性
  • BS EN 14651:2005 金属纤维混凝土的试验方法.测量柔性抗拉强度(残余比例极限(LOP))
  • BS EN 50377-16-1:2011 纤维光学通信系统使用的连接器组和互连元件.产品规范.端接在IEC 60793-2-50标准B1.1和B1.3类单模纤维上的LF3 APC单工型C类钛复合金属套圈
  • BS EN 14651:2005+A1:2007 金属纤维混凝土用试验方法.弯曲拉伸强度(残余比例极限(LOP))的测量
  • BS EN 14651:2005+A1:2007(2008) 金属纤维混凝土用试验方法.弯曲拉伸强度(残余比例极限(LOP))的测量
  • BS EN 60811-502:2012 电缆和纤维光缆.非金属材料检测方法.机械测试.绝缘检测用收缩试验
  • BS EN 60811-507:2012 电缆和纤维光缆.非金属材料检测方法.机械测试.交联材料用热固试验
  • BS EN 61300-3-23:1998 光纤互连装置和无源元件.基本试验和测量规程.检查和测量.纤维与金属箍末端的相对位置
  • BS 4048 Pts.1 & 2:1966 复合金属丝绳索和纤维绳索规范.第1部分:复合绳索.第2部分:弹性绞索
  • BS EN 50377-8-11:2010 光纤通信系统用连接器和互连器件.产品规范.端接在IEC 60793-2-50标准B1.1和B1.3类单模纤维上的LSH-PC单工型C类钛复合金属套圈
  • BS EN 50377-8-12:2010 光纤通信系统用连接器和互连器件.产品规范.端接在IEC 60793-2-50标准B1.1和B1.3类单模纤维上的LSH-APC单工型U类钛复合金属套圈
  • BS EN 50377-8-4:2007 光纤通信系统中使用的连接器组和互连元件.产品规范.端接在IEC 60793-2-50类B1.1和B1.3单模纤维上的LSH-APC单工型、U类复合金属套圈
  • BS EN 50377-8-10:2010 光纤通信系统用连接器和互连器件.产品规范.端接在IEC 60793-2-50标准B1.1和B1.3类单模纤维上的LSH-APC单工型C类钛复合金属套圈
  • BS EN 50377-8-5:2007 光纤通信系统中使用的连接器组和互连元件.产品规范.端接在IEC 60793-2-50类B1.1和B1.3单模纤维上的LSH-PC单工型、U类复合金属套圈
  • BS 1133-21:1991 包装规程.第21节:再生纤维素薄膜,塑料薄膜,铝箔,挠性多层板和金属化材料
  • BS PD IEC/TR 62627-03-03:2013 纤维光学互连器件和无源元件. 可靠性. 掺杂金属光纤插头样式光学衰减器的高功率可靠性报告
  • BS ISO 23297:2009 热塑塑性管和软管组件.液压系统用金属丝或合成纤维网线增强单压式.规范
  • BS EN 60811-402:2012 电缆和纤维光缆.非金属材料试验方法.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检验.水吸收试验
  • BS EN 50377-8-2:2007 光纤通信系统中使用的连接器组和互连元件.产品规范.终端接在IEC 60793-2-50类B1.1和B1.3单模纤维上的LSH-APC单工型,C类复合金属套圈

丹麦标准化协会,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DS/EN 14721+A1:2008 金属纤维混凝土的试验方法 新拌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中纤维含量的测量
  • DS/EN 14650:2005 预制混凝土制品 金属纤维混凝土工厂生产控制通则
  • DS/EN 14651+A1:2008 金属纤维混凝土的试验方法 弯曲抗拉强度的测量(比例极限(LOP),残差)

立陶宛标准局,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LST EN 14721+A1-2007 金属纤维混凝土的试验方法 新拌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中纤维含量的测量
  • LST EN 14650-2005 预制混凝土制品 金属纤维混凝土工厂生产控制通则
  • LST EN 14651+A1-2007 金属纤维混凝土的试验方法 弯曲抗拉强度的测量(比例极限(LOP),残差)

AENOR,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行业标准-建材,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JC/T 2004-2021 摩擦材料用金属纤维
  • HG/T 6136-2022 非金属化工设备 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贮罐
  • HG/T 6135-2022 非金属化工设备 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管道及管件
  • YD/T 1181.7-2022 光缆用非金属加强件的特性 第7部分:纤维增强塑料柔性杆
  • YD/T 1181.1-2015 光缆用非金属加强件的特性 第1部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
  • YD/T 1181.5-2018 光缆用非金属加强件的特性 第5部分: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杆

PL-PKN,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行业标准-商品检验,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SN/T 1690.1-2005 新型纺织纤维成分分析方法 第1部分:大豆蛋白纤维
  • SN/T 1690.2-2013 新型纺织纤维成分分析方法 第2部分:PTT、PBT纤维 核磁共振光谱法
  • SN/T 4106-2015 进出口纺织品 纤维定量分析 溶解法 金属纤维混纺产品

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行业标准-纺织,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FZ/T 50060-2022 碳纤维 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含量试验方法
  • FZ/T 01126-201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金属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GB/T 41738-2022 纤维金属层板I型层间断裂韧性(GIC)试验方法
  • GB/T 35100-2018 纤维金属层板 短梁法测定层间剪切强度
  • GB 24162-2009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金属内胆纤维环缠绕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 GB/T 24162-2009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金属内胆纤维环缠绕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 GB/T 24162-2022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金属内胆纤维环缠绕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ASTM E574-19 双金属基准金属热电偶线与玻璃纤维或二氧化硅纤维绝缘的标准规范
  • ASTM C592-08a 矿物纤维毡隔热和毡型管隔热(工业型、金属网覆盖)的标准规范
  • ASTM C592-10 矿物纤维毡隔热和毡型管隔热(金属网覆盖)(工业型)的标准规范
  • ASTM C592-12 矿物纤维毡隔热和毡型管隔热(金属网覆盖)(工业型)的标准规范
  • ASTM C592-13 矿物纤维毡隔热和毡型管隔热(金属网覆盖)(工业型)的标准规格
  • ASTM A974-97 焊线纤维金属筐和金属丝网的标准规范.(金属涂层或聚氯乙烯(PVC)涂层)
  • ASTM A974-97(2003) 焊线纤维金属筐和金属丝网的标准规范.(金属涂层或聚氯乙烯(PVC)涂层)
  • ASTM A974-97(2011) 焊线纤维金属筐和金属丝网的标准规格.(金属涂层或聚氯乙烯(PVC)涂层)
  • ASTM D3353-98 纤维绝缘磁性金属丝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3353-04 纤维绝缘磁性金属丝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E574-06 用玻璃纤维或硅纤维绝缘的双重基础金属热电偶丝的标准规范
  • ASTM E574-00 用玻璃纤维或硅纤维绝缘的双重基础金属热电偶丝的标准规范
  • ASTM E574-13 用玻璃纤维或硅纤维绝缘的双重基础金属热电偶丝的标准规范
  • ASTM C592-00 矿物纤维毡隔热材料和毡型管隔热材料(工业型,金属网覆盖的)标准规范
  • ASTM C592-97 矿物纤维毡隔热材料和毡型管隔热材料(工业型,金属网覆盖的)标准规范
  • ASTM C592-04 矿物纤维毡隔热材料和毡型管隔热材料(工业型,金属网覆盖的)标准规范
  • ASTM C592-80 矿物纤维毡隔热材料和毡型管隔热材料(工业型,金属网覆盖的)标准规范
  • ASTM C592-08 矿物纤维毡隔热材料和毡型管隔热材料(工业型,金属网覆盖的)标准规范
  • ASTM E574-23 玻璃纤维或二氧化硅纤维绝缘的双相贱金属热电偶导线的标准规范
  • ASTM C592-22 矿物纤维毡绝缘和毡式管道绝缘(金属网覆盖)(工业型)的标准规范
  • ASTM C592-22a 矿物纤维毯绝缘和毯式管道绝缘(金属网覆盖)(工业型)的标准规范
  • ASTM C592-16 矿物纤维毯保温和毯式管道保温 (金属网覆盖) (工业型) 的标准规格
  • ASTM C991-16 金属建筑用柔性纤维玻璃绝缘的标准规格
  • ASTM D3552-96(2002)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 ASTM C991-03 金属建筑物用挠性玻璃纤维绝缘材料标准规范
  • ASTM C991-08 金属建筑物用挠性玻璃纤维绝缘材料标准规范
  • ASTM C991-00 金属建筑物用挠性玻璃纤维绝缘材料标准规范
  • ASTM C991-98 金属建筑物用挠性玻璃纤维绝缘材料标准规范
  • ASTM C991-08e1 金属建筑物用挠性玻璃纤维绝缘材料标准规范
  • ASTM C991-23 金属建筑用柔性纤维玻璃隔热材料的标准规范
  • ASTM C991-15 金属建筑物用挠性玻璃纤维绝缘材料标准规范
  • ASTM D4085-93(199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纤维素中金属的试验方法
  • ASTM D4085-93(200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纤维素中金属的试验方法
  • ASTM F314-70(1980)e1 航空航天流体中金属和纤维污染物识别的试验方法
  • ASTM D3552-17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3552-96e1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用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3552-96(2007)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用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4085-93(202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纤维素中金属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4085-93(2008)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纤维素中金属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3552-12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4085-93(201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纤维素中金属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7617/D7617M-11 纤维增强聚合物母体复合材料金属条水平抗剪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E2982-21 航空航天用纤维缠绕压力容器中薄壁金属衬垫无损检验的标准指南
  • ASTM D6298/D6298M-16(2023) 工厂应用金属表面的玻璃纤维增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改性沥青板
  • ASTM E2988-17(2022) 评估表面燃烧特性的金属建筑物用柔性纤维玻璃隔热材料的样品制备和安装

国家军用标准-总装备部,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ZA-SANS,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SANS 462:2005 焊线纤维金属筐和金属丝网(金属涂层或聚氯乙烯(PVC)涂层)
  • SANS 1445-2:1990 工业用保温材料.第2部分:金属网面人造矿物纤维垫
  • SANS 1445-2:2008 工业用保温材料.第2部分:金属网面人造矿物纤维垫

韩国科技标准局,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KS D 8508-1997 纤维强化金属的拉伸试验方法
  • KS D 8509-1997 纤维强化金属的疲劳试验方法
  • KS D 8509-1997(2022) 纤维增强金属疲劳性能试验方法
  • KS D 8513-2003(2018) 测试方法纤维增强金属压缩性能
  • KS D 8509-1997(2017) 纤维增强金属疲劳性能试验方法
  • KS D 8508-1997(2022) 纤维增强金属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
  • KS D 8508-1997(2017) 的测试方法1993纤维增强金属拉伸性能
  • KS T 1101-2020 包装.塑料、铝箔、柔性多层结构和金属化材料制成的再生纤维素膜
  • KS B ISO 11119-3:2003 混合结构气瓶.规范和试验方法.第3部分:无负载共用金属或非金属衬里的全缠绕纤维增强混合气瓶
  • KS B ISO 11119-3:2015 混合结构气瓶.规范和试验方法.第3部分:无负载共用金属或非金属衬里的全缠绕纤维增强混合气瓶
  • KS T 1101-2003 包装.再生纤维素薄膜、塑料、铝箔、柔软多层结构及敷金属材料制成的薄膜
  • KS T 1101-2013 包装.再生纤维素薄膜、塑料、铝箔、柔软多层结构及敷金属材料制成的薄膜
  • KS C IEC 61300-3-36:2002 纤维光学互连器件和无源元件.基本试验和测量程序.第3-36部分:检验和测量.纤维光学连接器金属箍的内径和外径的测量方法

KR-KS,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行业标准-航空,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HB/Z 20004-2011 纤维增强金属层板结构装配工艺
  • HB 7616-1998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层板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 HB 7617-1998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层板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WRC - Welding Research Council,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美国焊接协会,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海关总署,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SN/T 1690.3-2019 新型纺织纤维成分分析方法 第3部分:石墨烯改性纤维的定性鉴别

IN-BIS,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IS 1269-1964 公制、编织金属和玻璃纤维卷尺规范
  • IS 349-1981 清漆、硝酸纤维素、透明、精饰、金属光面规范

湖南省标准,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美国混凝土学会,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ACI - 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行业标准-农业,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SN/T 1690.1-2012 新型纺织纤维成分分析方法 第1部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含量的测定 硝酸法

CZ-CSN,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CSN 72 7307-1976 无机纤维产品.测定无机产品对金属和金属涂层的腐蚀作用

ASHRAE - 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 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 Inc.,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ASHRAE 4168-1998 编织金属纤维燃烧器:用于辐射热和低氮氧化物应用的新一代表面燃烧材料

RU-GOST R,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GOST R 56656-2015 金属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金属基体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测定方法
  • GOST 25119-1982 含金属络合物1.2的酸性有机染料.对纤维物质着色能力测定方法

中国团体标准,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T/GXAS 280-2022 木质纤维基重金属治理材料生产技术规程
  • T/GXAS 281-2022 木质纤维基材料治理重金属污水技术规程
  • T/CAMMT 57-2023 纤维增强金属层板热-固一体化成形工艺规范
  • T/GXAS 282-2022 木质纤维基材料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规程
  • T/CECS 10156-2021 建筑用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GRPU)隔热铝合金型材
  • T/SCTX T 001-2016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金属内胆纤维环缠绕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 T/CFA 0402.1-2018 水冷金属型离心球墨铸铁管管模使用维护保养规则
  • T/CSCM 07-2020 750kV交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用纤维增强复合绝缘拉杆
  • T/CECS 1053-2022 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用金属玻璃纤维塑料复合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 T/JDLXH 002-2023 额定电压1.9/3.3kV采煤机金属屏蔽编织 加强型光纤复合橡套软电缆

美国给水工程协会,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协会,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SAE AIR5464-2008 用于电屏蔽和线束编织层的金属包层纤维
  • SAE AMS4258A-2006 5或7板层厚度的芳族聚酸胺纤维加固的铝合金层压片材5.7Zn - 2.2Mg - 1.6Cu - 0.22Cr (单边叠层金属板材7475-T761)
  • SAE AS23190/2-1998 FSC 5975 1级V型支撑电线可调垫装式金属环形电线线束扎紧和支撑用的塑料和金属带材,夹子和安装硬件.代替MIL-S-23190/2标准用于新型设计

(美国)福特汽车标准,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FORD ESB-M11P27-A-198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金属之间的粘附力要求[替代:FORD ESB-M2G254-A]
  • FORD ESB-M3D105-B-2004 玻璃纤维增强的聚酯树脂配对金属模压成型料***与标准FORD WSS-M99P1111-A一起使用***
  • FORD ESB-M3D105-C-2004 玻璃纤维增强的聚酯树脂配对金属模压成型料***与标准FORD WSS-M99P1111-A一起使用***
  • FORD WSB-M11P27-B-2000 用于在车辆完成电涂后粘合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涂漆金属部件的胶粘剂的粘附力要求
  • FORD ESB-M2G197-A-2003 氨基甲酸酯结构胶粘剂(金属-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用粘附型底漆***与标准FORD WSS-M99P1111-A一起使用***
  • FORD WSK-M2G281-F-2003 金属补强用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层压板用低温烘干型热固化胶粘剂***与标准FORD WSS-M99P1111-A一起使用***
  • FORD ESB-M2G281-A-2006 金属增强的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层压板用热固型胶粘剂***与标准FORD WSS-M99P1111-A一起使用***使用WSS-M11P64-A1/A2/A3
  • FORD ESB-M2G281-C-2006 金属增强的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层压板用低温烘干型热固胶粘剂***与标准FORD WSS-M99P1111-A一起使用***使用WSS-M11P64-A1/A2/A3

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ISO 24360:2022 复合材料和增强纤维.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和金属组件.交叉拉伸强度的测定
  • ISO 22841:2021 复合材料和增强纤维. 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和金属组件. 拉伸搭接剪切强度的测定
  • ISO 22838:2020 复合材料和增强纤维. 使用双悬臂梁试样测定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和金属的粘结板的断裂能量
  • ISO 22841:2021/Amd 1:2022 复合材料和增强纤维.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和金属组件.拉伸搭接剪切强度的测定.修改件1:精度数据
  • ISO/DIS 8060:2023 复合材料和增强纤维 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和金属组件 通过楔形断裂试验表征粘合界面的耐久性
  • ISO 9291:1996 纺织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粗纱.用弯曲法对不定向金属板的制备
  • ISO 11119-3:2002 混合结构气瓶.规范和试验方法.第3部分:无负载共用金属或非金属衬里的全缠绕纤维增强混合气瓶
  • ISO/PRF 8057:2023 碳纤维增强塑料 (CFRP) 和保护涂层金属组装形式的电偶腐蚀速率的测定

行业标准-化工,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HG/T 6135~6136-2022 非金属化工设备 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管道及管件和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贮罐(2022)
  • HG/T 3731-2023 非金属化工设备 玻璃纤 维增强聚氯乙烯复合管 和管件

欧洲航空工业协会,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国际电工委员会,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IEC PAS 61755-3-31:2007 纤维光学连接器光学接口.第3-31部分:光学接口.8度角PC端面PPS矩形金属环单模纤维
  • IEC 61300-3-48:2013 纤维光学互连设备和无源元件.基本试验和测量规程.第3-48部分:测量:矩形金属箍复型纤维连接器用偶联套筒的弹簧压缩力
  • IEC PAS 61755-3-32:2007 纤维光学连接器的光学接口.第3-32部分:光学接口.单模纤维、矩形8度角PC端面热固性金属套圈
  • IEC TR 62627-03-03:2013 纤维光学互连器件和无源元件第03-03部分:可靠性金属掺杂光纤插塞式光衰减器的高功率可靠性报告

美国通用公司(北美),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GM GMP.UP.009-2014 聚酯 SMC 注塑成型,22.5% 玻璃纤维增强(第 2 期;请勿用于新项目;由 GMW17170 取代)
  • GM GMP.UP.014-2014 聚酯 BMC 注塑成型,11% 玻璃纤维增强(第 5 期;请勿用于新项目;由 GMW17170 取代)
  • GM GMP.PA66.035R-2011 可回收型43%玻璃纤维增强热稳定尼龙66.第3次出版.不适用于新方案.无替代
  • GM GMP.TPU.005-1993 2.5%玻璃纤维增强650 MPa挠曲模量的热塑性聚氨酯合金.不适用于新图纸.计划删除
  • GM GM197M-2010 内部金属部件用粉末面层.第5次出版.不适用于新方案.被GMW14664 B类型代替
  • GM197M-2010 用于内部金属部件的粉末面漆第 5 期;不要在新程序上使用;由 GMW14664 B 型取代
  • GM GM3639M-2010 金属粘合的结构型胶粘剂的性能要求.第3次出版.不适用于新方案.被GMW15200代替
  • GM GMP.PA6.046R-2011 可回收型15%玻璃纤维增强/25%矿物填充的热稳定尼龙6.第3次出版.不适用于新方案.无替代

行业标准-石油,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SY/T 6770.1-2010 非金属管材质量验收规范 第1部分:高压玻璃纤维管线管
  • SY/T 6769.1-2010 非金属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1部分:高压玻璃纤维管线管

DE-GPVA,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行业标准-邮电通信,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YD/T 1181.1-2002 光缆用非金属加强件的确特性 第1部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

吉林省地方标准,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DB22/T 2447-2016 车用压缩天然气金属内胆纤维环缠绕气瓶使用与定期检查要求

(美国)海军,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NAVY HH-P-31 F-1987 [代替:海军 HH-P-0031 E]金属性玻璃纤维及普通布磁带包装和绝缘层材料,

国家能源局,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SY/T 6770.5-2016 非金属管材质量验收规范 第5部分: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连续管
  • SY/T 6769.5-2016 非金属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5部分: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连续管

德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VDI 3397 Blatt 2-2014 用于金属切削和成型操作的金属加工液的维护 保持质量、工艺改进和减少固体和液体废物的措施

ASD-STAN - Aerospace and Defence Industries Association of Europe - Standardization,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TR 7000-10-2002 航空航天系列非金属材料材料标准起草和表述规则第10部分:增强纤维(第 1 版)

未注明发布机构,关于新型金属纤维的标准

  • BS 1133-21:1991(1999) 包装规范 第21部分:再生纤维素薄膜、塑料薄膜、铝箔、柔性多层结构和金属化材料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