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处理

本专题涉及硅处理的标准有47条。

国际标准分类中,硅处理涉及到电线和电缆、有关航空航天制造用镀涂和有关工艺、航空航天制造用材料、分析化学、化工产品、集成电路、微电子学、航空航天制造用零部件。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硅处理涉及到带绝缘层电线、涂料、航空与航天用金属铸锻材料、无机化工原料、水处理剂、半导体集成电路、铸造、轻金属及其合金、锻压、重金属及其合金。


德国标准化学会,关于硅处理的标准

  • DIN EN 60317-33-2016 特定型号绕组线的规范.第33部分:温度指数200,玻璃纤维绕制硅树脂漆浸渍处理的裸线或漆包扁铜线(IEC 60317-33-2015).德文版本EN 60317-33-2016
  • DIN EN 60317-33-2006 特定型号绕组线的规范.第33部分:温度指数200,玻璃纤维绕制硅树脂漆浸渍处理的裸线或漆包扁铜线
  • DIN EN 12905-2006 人类生活用水处理用产品.膨胀硅铝酸盐

英国标准学会,关于硅处理的标准

  • BS EN 60317-40-2015 特种绕组线规范.玻璃纤维编织硅清漆处理,裸或漆包方铜线,温度指数200
  • BS EN 60317-40-2015 特种绕组线规范.玻璃纤维编织硅清漆处理,裸或漆包方铜线,温度指数200
  • BS 3B 26-2009 铜-镍-硅合金条材、棒材和型材规范(溶液处理、冷加工以及沉淀加工)
  • BS EN 12905-2005 人类生活用水处理产品.膨胀硅铝酸盐
  • BS 2L 169-2002 铝-硅-镁合金(Si 7、Mg 0.6)(溶解处理和人工老化的)铸锭和铸件
  • BS EN 60317-40-1995 特种绕组线规范.玻璃纤维编织硅清漆处理,裸或漆包方铜线,温度指数200
  • BS L 173-1991 冷铸用铝-硅-镁合金铸件规范.(过量条件下溶液处理和沉淀处理(T7))
  • BS L 174-1991 砂型铸造用铝-硅-镁合金铸件规范(过量条件下溶液处理和沉淀处理(T7))
  • BS 7L 37-1989 铝-铜-镁-硅-锰合金的整体冷锻制铆钉用金属线规范(用于溶解处理和自然老化状态)(直径不超过10 mm)(Cu 4.4, Mg 0.5, Si 0.7, Mn 0.8)(2014A)
  • BS L 168-1978 铝-铜(4.4)-镁(0.5)-硅(0.7)-锰(0.8)合金棒材和挤压型材规范(固溶处理和人工时效)(直径不超过200mm或较小的截面尺寸)
  • BS L 166-1978 铝涂层铝-铜(4.4)-镁(0.5)-硅(0.8)-锰(0.8)合金紧公差薄板材和带材规范(溶液处理和室温时效)
  • BS L 163-1978 铝涂层铝-铜-镁-硅-锰合金薄板材和带材规范(溶液处理、冷加工压平和室温老化)(Cu 4.4、Mg 0.5、Si 0.8、Mn 0.8)
  • BS L 164-1978 铝涂层的铝-铜-镁-硅-锰合金(室温溶解处理和老化)薄板材和带材规范(Cu 4.4、Mg 0.5、Si 0.8、Mn 0.8)
  • BS L 158-1978 铝-铜-镁-硅-锰合金(室温溶解处理和老化)紧公差薄板材和带材规范(Cu 4.4、Mg 0.5、Si 0.8、Mn 0.8)
  • BS L 165-1978 铝涂层铝-铜(4.4)-镁(0.5)-硅(0.8)-锰(0.8)合金薄板材和带材规范(固溶处理和人工时效的)
  • BS L 167-1978 铝-镀铝-铜(4.4)-镁(0.5)-硅(0.8)-锰合金紧公差薄板材和带材规范(固溶处理和人工时效的)
  • BS L 159-1978 铝-铜(4.4)-镁(0.5)-硅(0.8)-锰(0.8)合金紧公差薄板材和带材规范(溶液处理和人工时效)
  • BS L 154-1977 铝-铜(4)-硅(1)合金铸锭和铸件规范(溶液处理和室温时效)
  • BS L 155-1977 铝-铜(4)-硅(1)合金铸锭和铸件规范(溶液处理和人工时效)
  • BS L 118-1975 铝-镁(1.0)-硅(0.6)-铜(0.28)-铬(0.2)合金管规范(溶液处理和人工时效:液压试验)(壁厚度小于10mm)
  • BS L 117-1975 铝-镁(1.0)-硅(0.6)-铜(0.28)-铬(0.2)合金管规范(溶液处理和人工时效:未经液压试验)(厚度小于10mm)
  • BS 2L 99-1972 铝-硅(7)-镁(0.3)合金铸锭和铸件规范(固溶处理和沉淀处理)
  • BS L 112-1971 铝-镁(0.8)-硅(1)-锰(0.7)合金锻坯和锻件规范(溶液处理和沉淀处理)(适用于焊接)
  • BS L 111-1971 铝-镁(0.8)-硅(1)-锰(0.7)合金棒材和挤压型材规范(溶液处理和沉淀处理)(适用于焊接)
  • BS L 115-1971 铝-镁(0.8)硅(1)-锰(0.7)合金板规范(溶液处理,拉伸控制及沉淀处理)(厚度小于25mm)(适用于焊接)
  • BS L 114-1971 铝-镁(0.8)硅(1)-锰(0.7)合金管规范(溶液处理和沉淀处理)(壁厚度小于10mm)(适用于焊接)
  • BS L 113-1971 铝-镁(0.8)-硅(1)-锰(0.7)合金薄板材和带材规范(溶液处理和沉淀处理)(适用于焊接)
  • BS 2L 85-1971 铝-铜(1.5)-硅(1)和镁(0.8)合金锻坯、棒材、挤压型材和锻件规范(溶解处理和沉淀处理)
  • BS L 105-1971 铝-铜(4.4)-镁(0.5)-硅(0.7)-锰(0.8)合金管材规范(固溶处理和室温效)(壁厚度小于10mm)
  • BS L 102-1971 铝-铜-镁-硅-锰合金棒材和挤压型材(Cu 4.4, Mg 0.5, Si 0.7, Mn 0.8)规格(溶液处理和室温老化)(直径或截面尺寸小于200 mm)
  • BS L 103-1971 铝-铜-镁-硅-锰合金(室温溶解处理和老化)锻坯和锻件规范(Cu 4.4、Mg 0.5、Si 0.7、Mn 0.8)
  • BS 2L 93-1971 铝-铜-镁-硅-锰合金板规范(溶解处理、受控拉伸和沉淀处理)(Cu 4.4、Mg 0.5、Si 0.7、Mn 0.8)
  • BS 2L 87-1971 用于制造螺母、联轴节和机加工中空零部件的铝-铜(4.4)-镁(0.5)-硅(0.7)-锰(0.8)合金六角棒材规范(固溶处理和沉淀处理)(周边无不对称的粗晶粒)(对边尺寸小于36MM大于14MM)
  • BS 3L 63-1971 铝-铜-(4.4)-镁(0.5)-硅(0.7)-锰(0.8)合金管规范(溶解和沉淀处理)
  • BS 2L 77-1971 铝-铜(4.4)-镁(0.5)-硅(0.7)-锰(0.8)合金锻坯和锻件的规范(溶解和沉淀处理)
  • BS 2L 83-1971 铝-铜(2)-镍(1)-镁(1)-铁(0.9)-硅(0.9)合金锻坯、棒材、挤压型材和锻件规范(溶解处理和沉淀处理)
  • BS 3L 78-1970 铝-硅(5)-铜(1.2)-镁(0.5)合金铸锭和铸件规范(固溶处理和热处理)

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协会,关于硅处理的标准

美国国防后勤局,关于硅处理的标准

行业标准-海关,关于硅处理的标准

  • HS/T 3-2006 硅铝处理的金红石型钛白粉的鉴定方法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关于硅处理的标准

  • EN 12905-2005 人类生活用水处理用产品.膨胀硅铝酸盐

,关于硅处理的标准

  • STAS 9618-1983 信息处理.有限的字符集系统中硅和其他单位的代表

硅处理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