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RU

ES

q+ 功能

本专题涉及q+ 功能的标准有88条。

国际标准分类中,q+ 功能涉及到无线通信、接口和互连设备、电信系统、电信综合、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开放系统互连(OSI)、网络。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q+ 功能涉及到通信网综合、通信网结构、安装、接线连接件、信息传输指标、通信网技术体制、通信网设备互通技术要求和通信网接口、通信网编号、信号、接续、音响、电声设备。


ITU-T -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 Telcommunication Sector,关于q+ 功能的标准

  • ITU-T Q.2767.1-1998 软 PVC 功能 Q 系列:交换和信令 宽带 ISDN 网络信令的 B-ISDN 应用协议(第 11 研究组;26 页)
  • ITU-T Q.65-1997 描述服务和网络能力的统一功能方法 Q 系列:ISDN 中服务的交换和信令功能和信息流 方法(第 11 研究组;43 页)
  • SERIES Q SUPP 3-1998 号码可移植性 范围和功能集 1 架构 Q 系列:交换和信令(第 11 研究组;50 页)
  • ITU-T Q.2767.1 CORR 1-1999 软 PVC 功能 勘误 1 Q 系列:交换和信令 宽带 ISDN 网络信令的 B-ISDN 应用协议(第 11 研究组;7 页)
  • ITU-T Q.762-1997 第 7 号信令系统 ISDN 用户部分消息和信号的一般功能 Q 系列:第 7 号信令系统的交换和信令规范7 ISDN 用户部分(第 11 研究组;25 页)
  • ITU-T Q.711-1996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的功能描述 Q 系列:7 号信令系统的交换和信令规范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第 11 研究组;40 页)
  • ITU-T Q.761-1997 7 号信令系统 ISDN 用户部分功能描述 Q 系列:7 号信令系统的交换和信令规范 7 ISDN 用户部分(第 11 研究组;20 页)
  • ITU-T Q.2630.1-1999 AAL 类型 2 信令协议 功能集 1 Q 系列:交换和信令宽带 ISDN B-ISDN 接入信令和网络信令和互通应用协议的常见方面(第 11 研究组;90pp)
  • ITU-T Q.761 ADD 1-1998 号信令系统 ISDN 用户部分功能描述附录 1 Q 系列:7 号信令系统 ISDN 用户部分的交换和信令规范(第 11 研究组;7 页)
  • ITU-T Q.762 ADD 1-1998 号信令系统 ISDN 用户部分消息和信号的一般功能 附录 1 Q 系列:7 号信令系统 ISDN 用户部分的交换和信令规范(第 11 研究组;7 页)

国际电信联盟,关于q+ 功能的标准

  • ITU-T Q.2932.1 FRENCH-1996 2号数字用户信令系统(DSS2).通用功能协议:核心功能.Q系列:交换和信令.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访问信号研究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应用协议.11号研究组;102pp
  • ITU-T Q.2932.1 SPANISH-1996 2号数字用户信令系统(DSS2).通用功能协议:核心功能.Q系列:交换和信令.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访问信号研究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应用协议.11号研究组;102pp
  • ITU-T I.329 FRENCH-1997 智能网络.全球功能平面架构.I系列:综合业务数字网.整体网络方面和功能.与RECMN Q.1203相同的参考模型.11号研究组11;15pp
  • ITU-T I.329 SPANISH-1997 智能网络.全球功能平面架构.I系列:综合业务数字网.整体网络方面和功能.与RECMN Q.1203相同的参考模型.11号研究组11;15pp
  • ITU-T Q.1224 FASCICLE 13-1997 智能网络功能集 2 的分布式功能平面:第1部分 Q 系列:交换和信令 智能网络(第 11 研究组;207 页)
  • ITU-T Q.1224 FASCICLE 23-1997 智能网络功能集 2 的分布式功能平面:第2部分 Q 系列:交换和信令 智能网络(第 11 研究组;278 页)
  • ITU-T Q.2210-1996 消息转送部分的第3级功能和使用ITU-T建议Q.2140业务的消息
  • ITU-T Q.22-1988 消息转送部分的第三级功能和使用ITU-T建议Q.2140业务的消息
  • ITU-T Q.837.1-2004 SDH-DLC网络和网络单元视图的功能要求-系列Q:交换和信令-Q3接口(第4研究组)
  • ITU-T Q.762-1999 NO.7信令系统-ISDN用户部分消息和信号的一般功能-系列Q:交换和信令-NO.7信令系统的准则
  • ITU-T Q.1224 FASCICLE 1/3 FRENCH-1997 智能网能力集2的分布功能平面:第1部分.Q系列:交换和信令:智能网.11号研究组;207pp
  • ITU-T Q.1224 FASCICLE 1/3 SPANISH-1997 智能网能力集2的分布功能平面:第1部分.Q系列:交换和信令:智能网.11号研究组;207pp
  • ITU-T Q.1224 FASCICLE 2/3 FRENCH-1997 智能网能力集2的分布功能平面:第2部分.Q系列:交换和信令:智能网.11号研究组;278pp
  • ITU-T Q.1224 FASCICLE 2/3 SPANISH-1997 智能网能力集2的分布功能平面:第2部分.Q系列:交换和信令:智能网.11号研究组;278pp
  • ITU-T Q.1203 FRENCH-1997 智能网.全球功能平面架构.系列Q:交换和信令.智能网.与RECMN I.329一样.11号研究组.15pp
  • ITU-T Q.1203 SPANISH-1997 智能网.全球功能平面架构.系列Q:交换和信令.智能网.与RECMN I.329一样.11号研究组.15pp
  • ITU-T Q.761-1999 NO.7信令系统-ISDN用户部分的功能描述-系列Q:交换和信令-NO.7信令系统的准则
  • ITU-T I.329-1997 智能网-全球功能平面体系结构-I系列综合数字网络服务-总网络方面及功能-参考模型如建议Q.1203
  • ITU-T Q.771-1997 事务处理能力的功能描述-系列Q:交换和信令-NO.7信令系统的准则-事务处理能力部分(第11研究组)
  • ITU-T Q.1238.2 FRENCH-2000 智能网能力集3的接口推荐性规范.业务控制功能.专用交换功能(SCF-SSF)接口.系列Q:交换和信令.智能网 11号研究组
  • ITU-T Q.1238.2 SPANISH-2000 智能网能力集3的接口推荐性规范.业务控制功能.专用交换功能(SCF-SSF)接口.系列Q:交换和信令.智能网 11号研究组
  • ITU-T Q.1238.3 FRENCH-2000 智能网能力集3的接口推荐性规范.业务控制功能.专用资源功能(SCF-SRF)接口.系列Q:交换和信令.智能网 11号研究组
  • ITU-T Q.1238.3 SPANISH-2000 智能网能力集3的接口推荐性规范.业务控制功能.专用资源功能(SCF-SRF)接口.系列Q:交换和信令.智能网 11号研究组
  • ITU-T Q.1238.4 FRENCH-2000 智能网能力集3的接口推荐性规范.业务控制功能.业务数据功能(SCF-SDF)接口.系列Q:交换和信令.智能网 11号研究组
  • ITU-T Q.1238.4 SPANISH-2000 智能网能力集3的接口推荐性规范.业务控制功能.业务数据功能(SCF-SDF)接口.系列Q:交换和信令.智能网 11号研究组
  • ITU-T Q.1238.5 FRENCH-2000 智能网能力集3的接口推荐性规范.业务数据功能.业务数据功能(SDF-SDF)接口.系列Q:交换和信令.智能网 11号研究组
  • ITU-T Q.1238.6 FRENCH-2000 智能网能力集3的接口推荐性规范.业务控制功能.业务控制功能(SCF-SCF)接口.系列Q:交换和信令.智能网 11号研究组
  • ITU-T Q.1238.6 SPANISH-2000 智能网能力集3的接口推荐性规范.业务控制功能.业务控制功能(SCF-SCF)接口.系列Q:交换和信令.智能网 11号研究组
  • ITU-T Q.1248.2 FRENCH-2001 智能网能力集4的接口推荐性规范.业务控制功能.专用交换功能(SCF-SSF)接口.系列Q:交换和信令.智能网.11号研究组
  • ITU-T Q.762 AMD 2-2004 NO.7信令系统-ISDN用户部分消息和信号的一般功能-系列Q:交换和信令-NO.7信令系统的准则.研究组11
  • ITU-T I.328 FRENCH-1997 智能网络.服务平面结构.系列I:综合业务数字网.网络的总体方面和功能与RECMN Q.1202相同的参考模型.研究组11;25页
  • ITU-T I.328 SPANISH-1997 智能网络.服务平面结构.系列I:综合业务数字网.网络的总体方面和功能与RECMN Q.1202相同的参考模型.研究组11;25页
  • ITU-T Q.1238.7 FRENCH-2000 智能网能力集3的接口推荐性规范.业务控制功能.不相干呼叫业务功能(SCF-CUSF)接口.系列Q:交换和信令.智能网.11号研究组
  • ITU-T Q.1238.7 SPANISH-2000 智能网能力集3的接口推荐性规范.业务控制功能.不相干呼叫业务功能(SCF-CUSF)接口.系列Q:交换和信令.智能网.11号研究组
  • ITU-T Q.712-1996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的定义和功能-系列Q:交换和信令-NO.7信令系统的准则-信令连接控制部分(第11研究组)
  • ITU-T Q.712 FRENCH-1996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的定义和功能.系列Q:交换和信令.NO.7信令系统的准则.信令连接控制部分.11号研究组;15pp
  • ITU-T Q.712 SPANISH-1996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的定义和功能.系列Q:交换和信令.NO.7信令系统的准则.信令连接控制部分.11号研究组;15pp
  • ITU-T Q.711-2001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的功能描述-系列Q:交换和信令-NO.7信令系统的准则-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 ITU-T Q.823-1996 业务量管理的二级、三级功能规程-系列Q:交换和信令-NO.7信令系统的准则-Q3接口(第11研究组)
  • ITU-T Q.762 ADD 1-2000 NO.7信令系统-ISDN用户部分消息和信号的一般功能-补编1-系列Q:交换和信令-NO.7信令系统
  • ITU-T Q.704-1996 信令网功能和消息-系列Q:交换和信令-NO.7信令系统的准则-信息传递部分(第11研究组)217 p
  • ITU-T Q.704-1993 (撤回)信令网功能和消息-系列Q:交换和信令-NO.7信令系统的准则-信息传递部分(第11研究组)
  • ITU-T Q.65 FRENCH-2000 对于包括可选面向对象技术的业务和网络能力特性的统.功能方法 系列Q: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业务的交换和信令功能以及信息流.方法论
  • ITU-T Q.65 SPANISH-2000 对于包括可选面向对象技术的业务和网络能力特性的统.功能方法 系列Q: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业务的交换和信令功能以及信息流.方法论
  • ITU-T Q.1223 FRENCH-1997 Q系列:交换和信令;智能网;能力集2的全局功能平面
  • ITU-T Q.1223 SPANISH-1997 Q系列:交换和信令;智能网;能力集2的全局功能平面
  • ITU-T Q.761 AMD 1-2001 NO.7信令系统-ISDN用户部分的功能描述 补编1-系列Q:交换和信令-NO.7信令系统的准则
  • ITU-T Q.837.1 SPANISH-2004 网络和网元视角下的同步数字体系(SDH).数据链路控制(DLC)功能要求.系列Q:交换和信令 Q3接口.4号研究组
  • ITU-T Q.823 SPANISH-1996 第2和第3阶段.流量管理的功能规范.系列Q:交换和信令.NO.7信令系统的规范.Q3接口.11号研究组.116pp
  • ITU-T Q.837.1 FRENCH-2004 网络和网元视角下的同步数字体系(SDH).数据链路控制(DLC)功能要求.系列Q:交换和信令 Q3接口.4号研究组
  • ITU-T Q.115.1 SPANISH-2002 控制回声控制器和功能的逻辑.系列Q:适用于ITU-T标准系统的交换和信令条款.控制信号处理的网络元素和功能的逻辑与协议.11号研究组
  • ITU-T Q.2210 FRENCH-1996 使用ITU-T推荐性规范Q.2140业务的消息传输部分的第3级功能和消息-系列Q:交换和信令.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信令网络协议 11号研究组;30pp
  • ITU-T Q.2210 SPANISH-1996 使用ITU-T推荐性规范Q.2140业务的消息传输部分的第3级功能和消息-系列Q:交换和信令.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信令网络协议 11号研究组;30pp
  • ITU-T Q.1711 FRENCH-1999 国际移动通信-2000(IMT-2000)的网络功能模型.系列Q:交换和信令.信令要求和国际移动通信-2000(IMT-2000)协议.11号研究组.67pp
  • ITU-T Q.1711 SPANISH-1999 国际移动通信-2000(IMT-2000)的网络功能模型.系列Q:交换和信令.信令要求和国际移动通信-2000(IMT-2000)协议.11号研究组.67pp
  • ITU-T Q.1902.2 AMD 1 FRENCH-2002 与承载无关呼叫控制协议(能力集2)和信令系统7号.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用户部分:信息和参数的通用功能.Q系列:交换和信令.与承载无关呼叫控制协议(BICC)相关的信令规格.11号研究组
  • ITU-T Q.1902.2 FRENCH-2001 与承载无关呼叫控制协议(能力集2)和信令系统7号.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用户部分:信息和参数的通用功能.Q系列:交换和信令.与承载无关呼叫控制协议(BICC)相关的信令规范.11号研究组
  • ITU-T Q.1902.2 AMD 1 SPANISH-2002 与承载无关呼叫控制协议(能力集2)和信令系统7号.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用户部分:信息和参数的通用功能.Q系列:交换和信令.与承载无关呼叫控制协议(BICC)相关的信令规格.11号研究组
  • ITU-T Q.1902.2 SPANISH-2001 与承载无关呼叫控制协议(能力集2)和信令系统7号.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用户部分:信息和参数的通用功能.Q系列:交换和信令.与承载无关呼叫控制协议(BICC)相关的信令规范.11号研究组
  • ITU-T Q.115.0 NOTE-2003 控制信号处理的网络元素和功能的协议.系列Q:适用于ITU-T标准系统的交换和信令条款.控制信号处理网络元素和功能的逻辑与协议.11号研究组
  • ITU-T Q.115.0 NOTE FRENCH-2003 控制信号处理的网络元素和功能的协议.系列Q:适用于ITU-T标准系统的交换和信令条款.控制信号处理网络元素和功能的逻辑与协议.11号研究组
  • ITU-T Q.115.0 NOTE SPANISH-2003 控制信号处理的网络元素和功能的协议.系列Q:适用于ITU-T标准系统的交换和信令条款.控制信号处理网络元素和功能的逻辑与协议.11号研究组
  • ITU-T Q.1224 FASCICLE 33-1997 智能网络功能集 2 的分布式功能平面:第3部分和第4部分 Q 系列:交换和信令 智能网络(Study Group 11;232 pp)

ETSI -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关于q+ 功能的标准

  • EG 201 720-1999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 IMT2000 网络的网络功能模型(V1.1.4;ITU-T Recommendation Q.1711)
  • EG 201 720-2000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 IMT2000 网络的网络功能模型(V1.1.5;ITU-T Recommendation Q.1711)
  • ETSI EN 301 140-5:1998 智能网(IN);智能网络应用协议(INAP);能力集 2(CS2);第5部分:分布式功能平面(DFP)(ITU-T Recommendation Q.1224(1997)Modified; V1.1.1)
  • ETSI EN 301 140-5:1999 智能网(IN);智能网络应用协议(INAP);能力集 2(CS2);第5部分:分布式功能平面(DFP)(ITU-T Recommendation Q.1224(1997)Modified; V1.1.2)
  • ETSI EN 302 097:2000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七号信令系统(SS7); ISDN 用户部分(ISUP);支持号码携带(NP)的增强功能(V1.2.2;ITU-T Recommendation Q.769.1(2000) 已修改)
  • ETSI EN 302 213:2003 高级网络服务和协议(SPAN);承载独立呼叫控制(BICC)能力集 2(CS2);协议规范(V1.1.2;ITU-T Recommendations Q.1902.1 Q.1902.2 Q.1902.3 Q.1902.4 Q.1902.5 Q.1902.6 Q.765.5 Amendment 1 Q.191
  • ETSI EN 302 213:2004 高级网络服务和协议(SPAN);承载独立呼叫控制(BICC)能力集 2(CS2);协议规范(V1.1.2;ITU-T Recommendations Q.1902.1 Q.1902.2 Q.1902.3 Q.1902.4 Q.1902.5 Q.1902.6 Q.765.5 Amendment 1 Q.191

丹麦标准化协会,关于q+ 功能的标准

  • DS/EN 301140-5 V1.1.3:2000 智能网(IN);智能网络应用协议(INAP);能力集 2(CS2);第5部分:分布式功能平面(DFP)[ITU-T Recommendation Q.1224(1997),已修改]
  • DS/EN 302097 V1.2.2:2001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七号信令系统(SS7); ISDN 用户部分(ISUP);支持号码携带(NP)的增强功能 [ITU-T Recommendation Q.769.1(2000),已修改]

立陶宛标准局,关于q+ 功能的标准

  • LST EN 301 140-5 V1.1.3-2002 智能网(IN);智能网络应用协议(INAP);能力集 2(CS2);第5部分:分布式功能平面(DFP)[ITU-T Recommendation Q.1224(1997),已修改]
  • LST EN 302 213 V1.1.2-2005 高级网络服务和协议(SPAN);承载独立呼叫控制(BICC)能力集 2(CS2);协议规范 [ITU-T Recommendations Q.1902.1, Q.1902.2, Q.19 02.3, Q.1902.4, Q.1902.5, Q.1902.6, Q.765.5 Amendment 1, Q.1912.1, Q

德国标准化学会,关于q+ 功能的标准

  • DIN EN 301140-5:2001-09 智能网(IN)——智能网应用协议(INAP);能力集 2 (CS2) - 第 5 部分:分布式功能平面 (DFP)(ITU-T 建议 Q.1224 (1997),修改)
  • DIN ETS 300660:1997 综合服务数字网(ISDN).ISDN环境下实施连接式OSI网络服务(OSI,CONS)的同步功能和协调功能.SCF规范(ITU-T推荐Q.923(1995)更改)

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关于q+ 功能的标准

  • ETSI EN 301 140-5-1999 智能网(IN).智能网应用协议(INAP).能力集2(CS2).第5部分:分布式功能平面(DFP).ITU-T建议Q.1224(1997),修正本(版本1.1.3)
  • ETSI EN 302 213-2004 高级网络的业务和协议(SPAN).独立承载呼叫控制(BICC)能力集2(CS2).协议规范(版本1.1.2).ITU-T建议Q.1902.1,Q.1902.2,Q.1902.3,Q.1902.4,Q.1902.5,Q.1902.6,Q.765.5修改件1,Q.191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