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0.01 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 (词汇)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387 条与 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 (词汇) 相关的标准,共 26

Smart city system - Methodology for concepts building

ICS
01.040.01
CCS
发布
2021-03-19
实施

本文件规定了质量信用标识及其标注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高质量绿色发展质量信用的审核、标识、评价、监督管理活动。

High Quality Green Development - Labels of Quality Credit

ICS
01.040.01
CCS
M745
发布
2021-03-19
实施
2021-03-19

Smart city system - Methodology for concepts building

ICS
01.040.01
CCS
发布
2021-03-19
实施

本文件规定了高质量绿色发展优质产品(工业类、服务业类、农业类)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对优质产品(工业类、服务业类、农业类)开展具体评价工作,也适用于具体优质产品(工业类、服务业类、农业类)评价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High Quality Green Development -General principles for High Quality

ICS
01.040.01
CCS
M745
发布
2021-03-19
实施
2021-03-19

本文件规定了高质量绿色发展优质标识及其标注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高质量绿色发展优质产品、优质服务、优质制造的审核、标识、评价、监督管理活动。

High Quality Green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for Labels of High Quality

ICS
01.040.01
CCS
M745
发布
2021-03-19
实施
2021-03-19

广东财经大学、广东省节能减排标准化促进会、广东省粤科标准化研究院、香港品质保证局、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广东省清洁生产协会、广东新方略质量科学研究院。

High Quality Green Development - Labels of Advanced Standard

ICS
01.040.01
CCS
M745
发布
2021-03-19
实施
2021-03-19

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 Standard System for Elderly Care Institutions

ICS
01.040.01
CCS
A 00
发布
2021-03-11
实施
2021-03-11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Part 2-57: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basic safety and basic performance of non-laser light source equipment used for treatment, diagnosis, monitoring and plastic surgery/medical aesthetics

ICS
01.040.01
CCS
C40
发布
2021-03-09
实施
2023-05-01

本文件提供了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的基本原则、机构职责、工作流程、标准体系、标准制(修)订、宣贯培训、实施、监督检查与持续改进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的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

Guidelines for Standardization Work of Organ Affairs

ICS
01.040.01
CCS
A 00
发布
2021-02-10
实施
2021-03-01

The document contains the additional terms and definitions to DIN EN 45020 Standardization and related activities - General vocabulary for the standards work in DIN. The responsible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 is working committee NA 173-00-01 AA \

Standardization - Part 3: Terms and definitions

ICS
01.040.01
CCS
A00
发布
2021-02-00
实施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risks in the soil of landed property

ICS
01.040.01
CCS
发布
2021-01-01
实施
2021-01-01

Computer models and simulation. Digital twins of products. General provisions

ICS
01.040.01
CCS
发布
2021-00-00
实施
2022-01-01

The outdoor advertising signboards — Constituent elements — Part 2: Color

ICS
01.040.01
CCS
发布
20201222
实施
20201222

The outdoor advertising signboards-Part 6:Media board-General requirements

ICS
01.040.01
CCS
发布
20201222
实施
20201222

The outdoor advertising signboards-constituent elements-Part 3:Lighting

ICS
01.040.01
CCS
发布
20201222
实施
20201222

The outdoor advertising signboards-constituent elements-Part 1:Character

ICS
01.040.01
CCS
发布
20201222
实施
20201222

3  技术术语和定义 GB/T 3730.1、GB/T 1508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军警用车辆 military and police vehicle 指军警用于后勤保障的车辆。 3.2.爆胎应急安全装置 tyre blow-out emergency safety device 一种安装在充气轮胎内部,当轮胎发生爆胎时,能够在一定行驶距离内维持车辆行驶方向可控、制动有效且方向稳定的辅助装置。 4  分类 如果车辆安装了下述系统之一,则认为该车辆装备了本标准定义的爆胎应急安全装置。 4.1  Ⅰ类爆胎应急安全装置 满足本标准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 4.2  Ⅱ类爆胎应急安全装置 满足本标准规定的除5.2.3中对Ⅰ类爆胎应急安全装置规定之外的全部技术要求。 5  技术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耐高低温、耐盐雾、抗机械振动和耐久性试验后,不应发生腐蚀以及窜动、松动、开裂或断裂等现象;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抗老化性能试验后,其拉伸强度老化性能变化率不应超过10%。 5.1.2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在经过轮胎动平衡的车轮上安装后,车轮总不平衡量应符合QC/T 242的要求。 5.1.3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安装在轮胎内的爆胎应急安全装置不应与轮胎内壁发生接触,不应发生变形、松脱、开裂或断裂等失效现象并对轮胎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 5.1.4当车辆轮胎破裂失压后,在可控行驶距离内,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应能避免轮胎胎体与轮辋脱离。 5.2  装车性能要求 5.2.1  爆胎后转向操控性能 5.2.1.1 按6.2.2.1规定的试验方法,车辆直线行驶过程中转向轴一侧轮胎发生爆胎时,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应保证车辆能通过转向盘操纵维持在爆胎前的预定轨迹上行驶,行驶过程中作用于转向盘外缘上的切向力增量不大于50N。 5.2.1.2按6.2.2.2规定的试验方法,车辆弯道行驶过程中转向轴一侧轮胎发生爆胎时,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应保证车辆能通过转向盘操纵维持在爆胎前的预定轨迹上行驶,行驶过程中作用于转向盘外缘上的切向力增量不大于50N。 5.2.1.3 按6.2.2.3规定的试验方法,爆胎后车辆以规定的速度行驶,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应保证车辆在驾驶员正常操作下能够有效规避前方障碍物,且爆胎前后转向盘转向力峰值平均值的增量不大于50N(转向盘左转及右转时均应满足)。 5.2.2  爆胎后制动性能 装有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的车辆转向轴一侧轮胎发生爆胎后,按6.2.3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发动机接合的0型制动试验时,制动踏板力、制动距离及制动稳定性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制动性能要求 试验项目 制动初速度( ) km/h 踏板力 N 制动距离 m 制动稳定性 直线制动 M1类车辆 100±2 ≤500 ≤  制动过程中车辆的任何部位(不计入车宽的部位除外)不允许超出3.7m宽度的试验通道边缘线。  N1类车辆 100±2 ≤700    M2、M3、N2 、N3类车辆 80±2 ≤700   弯道制动 M1类车辆 70±2 ≤500 ≤   N1类车辆 70±2 ≤700    M2、M3、N2 、N3类车辆 50±2 ≤700   当汽车最高车速低于表中规定的试验车速时,直线制动按实际达到的最高车速进行试验。 5.2.3 爆胎后车辆可控行驶距离 车辆转向轴一侧轮胎发生爆胎后,按照6.2.4规定的试验方法,在驾驶员正常操作情况下,Ⅰ类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应能维持车辆可控行驶不小于50km,Ⅱ类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应能维持车辆可控行驶不小于1.0km。 5.2.4  试验过程中装置要求 试验过程中爆胎应急安全装置不允许出现变形、脱落、开裂及断裂等失效现象。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6.1.1测试设备 测量仪器须经计量检定或校准,在有效期内使用,仪器安装不得影响车辆行驶安全,测量仪器和精度如下: a)测速仪:精度不低于1%; b)制动距离测定仪:精度不低于1%; c)时间测定仪:精度不低于1%; d)转向盘测力计:精度不低于1%。 6.1.2试验车辆及质量状态 a)装有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的试验车辆技术状态应符合GB/T 12534的规定; b)试验车辆应在厂定最大总质量状态下进行,其载荷应均匀分布,轴载质量的分配应符合出厂规定,牵引车应在列车状态下进行试验。 6.1.3  试验场地与环境 试验场地与环境要求如下: a)试验路面应为干燥、硬实、平整和清洁且轮胎与地面间的附着系数大于等于 0.7的混凝土或沥青道路,试验道路任意方向的坡度不大于2%; b)风速不大于5m/s; c)气温不超过40℃。 6.1.4轮胎爆胎模拟要求     在6.2.2~6.2.4规定的试验过程中进行的轮胎爆胎模拟应满足以下要求: a)模拟爆胎应通过破坏胎体并在胎侧产生一处孔洞或裂口实现,同时不应造成轮胎胎圈撕裂。 b)爆胎模拟过程中应对轮胎气压进行实时测量,轮胎气压从正常状态降至当前环境气压的时间应不超过0.75s。 c)模拟爆胎时胎侧裂口或孔洞达到以下尺寸视为满足要求: 1) 断面宽度不大于245 mm的轮胎,胎侧裂口长度或孔洞孔径不小于50 mm; 2) 断面宽度大于245 mm的轮胎,胎侧裂口长度或孔径不小于80 mm。 d)爆胎用模拟装置如安装在车轮总成上,其质量不应超过车轮总成质量的5%。 6.2  装车性能试验 6.2.1  试验车辆准备 车辆预热行驶,检查并确认车辆技术状况正常。 6.2.2 爆胎后的转向性能试验 6.2.2.1 试验车辆沿直线车道以表1中规定的直线制动对应初速度匀速行驶(当汽车最高车速低于规定车速时按实际达到最高车速行驶),模拟转向轴任意一侧轮胎(对于多转向轴车辆,模拟第一轴单侧轮胎爆胎)发生爆胎后,通过转向盘控制试验车辆继续维持直线行驶,用转向盘测力计测量车辆爆胎前后维持直线行驶过程中施加于转向盘外缘最大切向力值并计算爆胎前后最大切向力增量。 6.2.2.2 试验车辆沿半径为150m的弯道以表1中规定的弯道制动对应初速度匀速行驶,模拟转向轴外侧轮胎发生爆胎(对于多转向轴车辆,模拟第一轴外侧轮胎爆胎),用转向盘测力计测量车辆爆胎前后维持弯道行驶过程中施加于转向盘外缘最大切向力值并计算爆胎前后最大切向力增量。 6.2.2.3爆胎前、后分别驾驶试验车辆以50km/h±2 km/h的车速绕桩行驶,测量行驶过程中转向盘左转及右转时施加于转向盘外缘的切向力。试验过程中车辆不得碰倒标桩,标桩按图1布置,标桩间距应符合表2的要求。计算有效标桩区内每次试验转向盘左转及右转所对应的两个转向力峰值的平均值,并分别计算爆胎前后转向盘左转及右转时对应转向力峰值平均值的增量。对于安装有ESC车身稳定等电子控制系统的车辆,如果爆胎后电子控制系统自动控制行驶车速低于50km/h,则该项试验按汽车能达到的最高车速进行。   图1 标桩布置 表2 标桩间距 汽车类型 标桩间距(L) m M1、N1类 20 M2、N2类 30 M3、N3类 50 6.2.3 爆胎后的制动性能试验 6.2.3.1试验车辆沿直线车道以80km/h±2km/h车速匀速行驶(当汽车最高车速低于80km/h时按实际达到最高车速行驶),模拟转向轴任意一侧轮胎发生爆胎(对于多转向轴车辆,模拟第一轴单侧轮胎爆胎), 爆胎后立即进行发动机接合的0型试验,测量记录车速、踏板力、制动距离等参数,并确认试验车辆是否符合制动稳定性要求。 6.2.3.2试验车辆沿半径为150m的弯道按表1中弯道制动项目所规定的制动初速度匀速行驶,模拟转向轴外侧轮胎发生爆胎(对于多转向轴车辆,模拟第一轴外侧轮胎爆胎),爆胎后立即进行发动机接合的0型试验,测量记录车速、踏板力、制动距离等参数,并确认试验车辆是否符合制动稳定性要求。 6.2.4 爆胎后汽车可控行驶距离试验 该试验应与爆胎后的直线制动试验结合在一起进行,汽车经爆胎并制动停车后重新起步,以30km/h左右车速继续行驶,直至行驶距离达到1.0km(行驶距离从模拟爆胎瞬间开始记录),检查记录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是否发生变形、松脱、开裂或断裂等失效现象。 6.2.5 试验顺序 6.2.5.1 车辆预热行驶,检查并确认车辆技术状况正常。 6.2.5.2 按6.2.2.3规定的方法进行爆胎前的转向性能试验。 6.2.5.3 按6.2.2.2、6.2.3.2规定的方法结合进行弯道爆胎过程转向力增量及爆胎后制动试验,制动停车后,车辆重新起步加速至50km/h±2 km/h,继续按6.2.2.3规定的方法进行爆胎后的转向性能试验。 6.2.6.4更换轮胎,按6.2.2.1、6.2.3.1规定的方法结合进行直线车道爆胎过程转向力增量及爆胎后制动试验,并按5.2.4规定的方法进行爆胎后汽车可控行驶距离试验。 7  同一型式判定 按本标准通过型式检验的车型,其结果可扩展到以下条件的其它车型,车型获得扩展后,此扩展车型不可再扩展到其它车型: 爆胎应急装置生产企业及型号相同; 轮辋规格相同; 轴距相同或增加; 轮距相同或增加; 最大总质量相同或减少; 满载前轴轴荷相同或减少。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台架试验     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应进行台架试验。抗老化试验单独进行,其他试验按照高温试验→低温试验→耐盐雾→机械振动→耐久性的顺序进行,方法见表A.1。 表A.1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台架试验方法 试验项目 样件数量 试验方法 备注 高温试验 2件 试验温度:140℃±2℃ 试验时间:温度稳定后保持24h 依据标准:GB/T 2423.2-2008 应匹配相应规格车轮 低温试验  试验温度:-40℃±2℃ 试验时间:温度稳定后保持24h 依据标准:GB/T 2423.1-2008 应匹配相应规格车轮 耐盐雾  试验类型:中性盐雾试验 试验时间:500h 依据标准:GB/T10125-2012  机械振动  依据标准:GB/T 28046.3-2011中4.1.2.9  应匹配相应规格车轮 耐久性  强化试验系数:2.0 最低循环次数:100万次 依据标准:GB/T 5909-2009中第4 章 应匹配相应规格车轮,径向载荷按车轮额定负载值乘以强化系数进行加载 抗老化 3件 试验温度:70℃±2℃ 试验时间:500h 依据标准:GB/T 15905-1995 非金属材质适用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tire blowout emergency safety devices for military and police vehicles

ICS
01.040.01
CCS
A011
发布
2020-12-22
实施
2021-04-16

Different kinds of theaters and stages and their spaces —Terminology

ICS
01.040.01
CCS
发布
2020-12-14
实施

Specifications for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wo-dimensional image data in museums

ICS
01.040.01
CCS
A 14
发布
2020-12-08
实施
2022-03-06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近现代文物与历史建筑更是时代的印记,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随着城市发展和更新的快速推进,对近现代文物与历史建筑保护和修缮施工已变得刻不容缓。但是不合宜的修缮施工不仅会使近现代文物与历史建筑面目全非,而且给原本就已沧桑不堪的建筑带来更大的安全使用隐患。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系统、针对性的保护修缮服务才能真正意义上延续近现代文物和历史建筑的生命、统一“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这是一种通过建筑传承历史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举措,也是对建筑本体赋予新的功能和活力的手段,具有时代性的意义。 近现代文物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施工涵盖了保护和修缮施工双重理念。对建筑原状(用材和工艺)的调查和考证、对建筑现状(完损情况)的精准化踏勘、制定针对性的保护和修缮方案、采用新技术和传统工艺相结合的手段开展修缮施工活动、全过程的深化设计、修缮施工后的维修保养是近现代文物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施工服务的主要过程。作为服务主体,其提供的技术服务能力和品质,是决定近现代文物与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施工成败的关键因素。借助第三方认证手段对近现代文物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施工企业进行评价,有助于强化内部管理,提升服务品质。 服务主体根据本文件实施服务管理的潜在益处是: —— 稳定提供满足客户服务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服务能力; —— 促进增强客户满意的机会; —— 应对与企业服务目标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 证实符合规定的服务管理要求的能力。 通过分析近现代文物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施工服务的关键接触点和服务特性,对服务流程分析,结合政府规范、行业自律、市场反馈的整体情况确定近现代文物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施工所需提供的技术服务能力,建立近现代文物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施工服务的先进性要求。

Code for construction service of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ultural relics and historic buildings

ICS
01.040.01
CCS
E4790
发布
2020-12-02
实施
2021-01-27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