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9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311 条与 相关的标准,共 21

本文件描述了舟曲棒棒槽蜂蜜生产过程中蜜蜂的饲养条件、养殖过程管理技术和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舟曲棒棒槽生产模式下蜜蜂的饲养和蜂场管理。

Zhouqu Bangbangtong Honey Bee Good Breed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ICS
65.140
CCS
A039
发布
2023-09-06
实施
2023-10-06

4 选站要求 5 观测试验内容和要求 5.1 观测试验内容 5.2 观测要求 5.3 试验要求 6 软件要求 6.1 数据管理 6.2 数据分析 6.2 数据分析 7 硬件配置 7.1 基本要求 7.2 设施设备 7.2.1  数据采集设备 7.2.2  测定分析设备 7.2.3  保存设备 7.2.4  网络和通讯设备 7.2.5  能耗设备 8 样品管理 9 数据管理 9.1 数据管理和使用权限 9.2 数据备份与恢复 9.3 数据安全 10 制度和人员管理

Standard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long-term fixed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ations for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ICS
65.020.01
CCS
A039
发布
2023-07-29
实施
2023-07-29

4 产品分类 阿拉善分梳山羊绒分类规定见表1。 表1 分类规定 分类 特征 白中白分梳山羊绒(简称“白中白”) 绒纤维呈白色,白度≥50,异色纤维含量≤7根/g,黑色纤维≤1根/g。 普白分梳山羊绒(简称“普白”) 绒纤维呈白色,白度≥40,异色纤维含量11~20根/g,黑色纤维≤2根/g。 紫分梳山羊绒(简称“紫绒”) 绒纤维呈紫色或棕色。 5 技术要求 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包括平均直径、直径变异系数、平均长度、短绒率、含粗率、含杂率、异色纤维含量、平均断裂强力、白度、其他动物纤维含量和非动物纤维含量。 分等及技术要求 白中白分特等、一等、二等、三等;普白分一等、二等、三等,紫绒分一等、二等。 分等及技术要求见表2。 表1 分等及技术要求 分类 等级 平均直径μm 直径变异系数 % 平均长度mm 短绒率 % 含粗率 % 含杂率   % 异色纤维含量 根/g 平均断裂强力 cN 白度 % 其他动物纤维含量% 非动物纤维含量 % 白中白  特等 ≤15.5 ≤21 >40 ≤8 ≤0.1 ≤0.08 ≤7(黑色纤维≤1) ≥4.3 ≥50 ≤0.01 ≤0.1  一等   38 ≤10         二等   36          三等   30~32 ≤15    ≥4.0     一等 ≤16 ≤21 >38 ≤8 ≤0.2 ≤0.08 ≤7 (黑色纤维≤1) ≥4.0 ≥50 ≤0.01 ≤0.1  二等   >34 ≤10 ≤0.15        三等   >30 ≤15 ≤0.2       普白  一等 ≤15.5 ≤21 36 ≤12 ≤0.15 ≤0.08 11~20 ≥4.0  ≥40 ≤0.01 ≤0.1  二等   32~34 ≤16 ≤0.2        三等   30          一等 ≤16 ≤21 36 ≤10 ≤0.15 ≤0.1  ≥4.0 ≥40 ≤0.01 ≤0.1  二等   30 ≤15 ≤0.2       紫绒 一等 ≤15.5 ≤21 32~34 ≤15 ≤0.25 ≤0.15 / ≥3.2 / ≤0.01 ≤0.1  二等   30         注:平均直径、直径变异系数、平均长度、短绒率、含粗率、含杂率、异色纤维含量、其他动物纤维含量和非动物纤维含量为考核指标,指标考核以单项最低定等;平均断裂强力、白度为参考指标。 分梳山羊绒公定回潮率为17%。 分梳山羊绒公定含油率为1.5%。 6 试验方法 仪器和用具 a)显微投影仪 b)单纤维强力仪; c)八篮烘箱; d)天平(分度值0.01g、0.0001g); e)衡器(分度值0.1kg、0.01kg); f)衬纸; g)手排长度标准板; h)油脂萃取器; i)WSB-3A型只能式数字白度仪。 预调湿、调温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按GB/T6529规定。 抽样及样品制备 6.3.1 批样 抽样数量:机械打包按总数的20%抽取;软包20包以下逐包抽取,20包以上增加部份按30%抽取,不足一包按一包计。品质样品每批不少于300g。回潮率样品每批不少于八份,每份不少于50g。 抽样方法:随机确定抽样包,在包的上、中、下部位深于包皮15cm处抽取样品。回潮率样品抽取后立即放于密闭容器中,并在4h内定重。 6.3.2 试验室样品 将批样平铺在试验台上进行充分混合,用对分法分成两等份,一份为试验室样品,一份留作备样。样品不少于300g。 试验试样 将试验室样品充分混合,用多点法从正、反两面随机抽取试样,试样的质量及数量见表3。 表2 试样质量及数量 试验项目 每份试样最小质量(g) 试样最小数量(份) 平均直径 5 3 平均长度 10  含粗率 5  含杂率   异色纤维含量  2 平均断裂强力 1 3 白度 5  其他动物纤维含量   非动物纤维含量   含油脂率   回潮率 50 8 平均直径试验 按GB/T10685进行。 平均长度试验 试样制备:将试验室样品充分混合,用多点法从正、反两面随机抽取纤维(不少于40个点)约150mg,充分混合,平分成三份,其中两份用于平行试验,一份留作备样。 排图:将抽取的试样用手反复整理成一端接近平齐且纤维自然顺直的小绒束,右手握住小绒束平齐的一端,将另一端贴于绒板并用左手拇指摁住该端,将纤维由长至短从绒束中缓缓拔出并由长至短、沿绒板左上端自上而下、自左而右、一端平齐地贴覆在绒板上,当手中的纤维全部拔完后,用镊子将试样起出,再理成小绒束。如此操作数遍(不多于五遍),直至将试样均匀地排成底边长度为250mm±10mm、纤维分布均匀的长度分布图(如图1所示)。 作图:将手排长度标准板置于已排好的长度分布图上,目光直视图形的每一个观测点,按照标准板上的刻度,将相关的数值记录下来。以长度分布图的底边为横坐标,以纤维长度为纵坐标,从原点自左向右每间隔10mm标出横坐标x1、x2、…、xi…、xn-1,如果末组组距小于10mm,标出终点坐标点xn,测量每一组中点对应的纤维长度H1、H2、…、Hi、…、Hn。长度分布图底边总长度为xn。   图1 纤维分布均匀的长度分布图 6.5.4 平均长度公式计算: L= n-1 10ΣHi+(xn – xn-1)Hn i-1   xn  式中:  L——平均长度,mm; Hi——第i组中点坐标对应的纤维长度,mm; xn——长度分布图底边总长度,mm; Hn——末组中点坐标对应的纤维长度,mm。 6.5.5 短绒率公式计算: S= xn -xs ×100   xn  式中:  S——根数短绒率,%; xn——长度分布图底边总长度,mm; xs ——15mm长度纤维HS对应的横坐标值,mm。 含粗率、含杂率试验 6.6.1 称取试样质量,精确至0.01g。将试样置于与被测绒纤维颜色反差较大的绒板上,用镊子将粗毛(对两型毛的区分界限为:绒毛长度超过两型毛长度2/3的判为绒,粗毛长度超过两型毛长度1/3的判为粗毛)、杂质(包括肤皮屑)拣出,分别称取质量,精确至0.0001g。 6.6.2 含粗率计算:      Bc= mc ×1000  m  式中: Bz——含杂率,‰; mz——杂质质量,g; m ——试样质量,g。 6.6.3 含杂率计算: 方法一: Bz= mz ×1000  m  式中: Bz——含杂率,‰; mz——杂质质量,g; m ——试样质量,g。 方法二: 含杂率也可以按个数“x个/g表示,称取试样质量,精确至0.01g。将试样置于白色衬纸上,并在白色光不小于400lx的光源条件下进行”。用镊子将白山羊绒中含有的肤皮杂质拣出,并记录个数。 当两份试样的含粗率或含杂率的绝对差值超过0.5‰时,须增试第三份试样,并以三份试样含粗率或含杂率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计算结果含粗率修约至整数,含杂率修约至一位小数。 异色纤维含量试验 6.7.1 称取试样质量,精确至0.01g。将试样置于白色衬纸上,并在白色光不小于400lx的光源条件下进行。用镊子将白山羊绒中含有的与其颜色有差异的毛绒纤维拣出,对于一段有色另一段无色的纤维,按异色纤维记。并记录根数x。 6.7.2 异色纤维含量以“x根/g”的形式表示,计算结果修约至整数。 6.7.3 以两份试样异色纤维含量的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平均断裂强力试验 按GB/27629执行。  白度试验 按GB/T17644执行。 其他动物纤维含量试验 按GB/T14593或GB/T16988执行。 非动物纤维含量试验 异质含量(NaOH法)、PP含量(NaOH法)实验试剂的配制 配制2.5%NaoH溶液:取固体NaoH(含量在97%以上)27.5g,加水975ml摇动均匀即可。 将称得试样三份,两份做平行试验,一份备用。 将试样分别放入烧杯中,每克试样加入100ml2.5%NaoH溶液,充分搅拌,使试样浸湿,将放入样品的溶液沸煮20分钟,待羊毛充分溶解后,用100目铜丝筛将剩余的纤维过滤出来,用40-50℃水清洗三次,洗到中性为止,清洗过程中,避免纤维丢失。烘干后捡去草籽,然后分离PP及其它异质。 异质含量计算方法 …………………⒃ 计算结果修约至小数点后三位。 PP含量的计算方法 …………………⒄ 计算结果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含油脂率试验 按GB/T6977执行。 回潮率试验 按GB/T6500执行。 公量试验 6.14.1 市场交易的每批分梳山羊绒应进行公量检验。公量检验中,用称量100kg,分度值0.1kg的衡器,对同一批分梳山羊绒进行称量,记录毛重,精确至0.1kg。取有代表性的两个样包去皮,称取皮重,以其平均值作为本批每包平均皮重,精确至0.01kg。 6.14.2 公量计算:  m=mn×  (100+RP)×(100+JP)   (100+Re)×(100+Je)  式中: m ——分梳绒公量,kg; mn ——检验批分梳绒净重,kg; Rp——公定回潮率(Rp=17),%; Jp ——公定含油脂率(Jp=1.5),%; Re——实测回潮率,%; Je ——实测含油脂率,%;。 6.14.3 净重计算: mn= mg - Nmt  式中: mn ——检验批分梳绒净重,kg; mg ——检验批分梳绒总毛重,kg; N ——总包数; mt ——平均每包皮重,kg。 试验数据的修约 按GB/T8170进行。 7 检验规则及检验证书 检验以批为单位进行品质和公量检验。 检验证书 阿拉善白绒山羊分梳绒检验证书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分类、批号、包数、总重量、样本量、生产单位、检验项目及检验结果。 复验 7.3.1 交易双方的一方对检验结果有异议需复验时,应在收到质量凭证和货物后的十五个工作日内,向交易双方协商同意的检验机构或双方行政区划的共同上级专业检验机构提出申请,复验须在接到复验申请后十五日内进行,复验用备样进行。 7.3.2 对复验结果仍有异议需申请二次复验时,二次复验为终局复验,须在接到申请后十五日内进行。 7.3.3 二次复验按标准规定重新抽样进行。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标志 引用(阿拉善白绒山羊绒可追溯体系技术规范) 8.1.1 成包阿拉善分疏白山羊绒,每包须有标志。标志的字迹须清晰、醒目、持久。 8.1.2 阿拉善分梳白山羊绒的标志应包括以下内容:有可追溯的阿拉善原产地证明、产品名称、批号、分类、等级、包号、毛重、净重、检验证书编号、执行标准编号。 包装 包装应采用防潮材料,以保证品质不受影响为原则,并便于管理、运输和贮存。 运输 8.3.1 运输工具应清洁、防腐、防潮、防包装破裂损坏的条件。 8.3.2 运输过程中,不应被污染,不应使用有损包装的器械。 贮存 应在通风干燥不被污染的库房内贮存,绒包不应与地面直接接触,在垛底施放适量的防虫剂。 存放时唛头朝外,以批为单位整齐排列。

Alxa white cashmere carded cashmere

ICS
01.020
CCS
A039
发布
2023-07-20
实施
2023-07-20

主要技术内容涵盖术语与定义、产品分类、原辅料要求、生产加工、产品要求、标签、贮存及运输等关键环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ner Mongolia prepackaged sheep offal products

ICS
67.120.99
CCS
A039
发布
2023-06-20
实施
2023-08-01

主要技术内容由4部分构成,第1部分规定了修蹄前的准备。包括人员及修蹄工具的准备。第2部分规定了马匹的保定方法。马匹的保定分为物理保定和化学保定,两种方法根据马匹的性格和活泼程度不同分别使用,共同目的都是保证人员和马匹的安全。第3部分规定了常规修蹄的具体操作,包括去除旧蹄铁、检查蹄部结构与健康状况、修蹄、钉蹄、收尾等环节。第4部分规定了日常蹄部的护理,通过饲养环境、营养管理、清理蹄部、观察异常的日常管理保证马蹄健康。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outine trimming of horses

ICS
65.020.30
CCS
A039
发布
2023-06-08
实施
2023-07-01

编制组在开展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参考GB/T 191、GB/T 9960、GB 12694、GB/T 17238等国家标准,完成了对屠宰场所选址、厂房车间、设施设备、清洁消毒、检验检疫到屠宰分割、人员、卫生管理、包装贮存等全流程要求的起草编写,并最终确定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胴体预冷间设定温度0℃~4℃,相对湿度保持在85 %~90 %,预冷时间应不少于24h,胴体间距应不少于10cm;预冷后,胴体中心温度达到7℃以下,副产品温度达到3 ℃以下;分割区温度控制在10℃~12℃,分割滞留时间应在0.5h以内,分割过程中肉块中心的温度应不高于4℃;生产冷冻产品时,应在48h内使肉的中心温度达到-15℃以下后方可进入冷藏储存库。

Kunming Green Food Industry Trade Platform Beef Cattle Slaughtering and Segment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ICS
67.120.10
CCS
A039
发布
2023-06-02
实施
2023-06-15

1.人员要求 按照GB/T 30134 冷库管理规范的规定,冷链物流作业人 员应定期开展身体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并经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2.牛肉处理 (1)热鲜牛肉。考虑到云南市场有消费热鲜牛肉的习惯,新增了热鲜牛肉的处理要求,即:屠宰后的牛肉不经过冷却处理,分割后经常温运输尽快进入市场销售,确保肉质新鲜、不变质。 (2)冷鲜牛肉。按照GB/T 28640畜禽肉冷链运输管理技术规范的规定,设置了牛肉排酸的温度为0℃~4℃,24h内使其后腿部及肩胛部肌肉深层中心温度降至0℃~7℃;分割牛肉在10℃~12℃的环境下进行,且分割后的牛肉中心温度不高于7℃。 (3)冷冻牛肉。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和实际需要,提出了牛肉经预冷、分割后,宜进入-32℃速冻间进行速冻,使冷冻牛肉中心温度达到-18℃,这样做不破坏细胞壁、不流失组织液,有利用保持牛肉产品的原色、原味和原质。     3.包装与标识 (1)按照GB/T28640畜禽肉冷链运输管理技术规范的规定,对冷鲜、冷冻牛肉的包装车间作业温度和时间做了具体要求,其中:冷鲜牛肉作业温度不超过12℃,包装时间不宜超过30min;冷冻牛肉作业温度不超过0℃,包装时间不宜超过30min。 (2)按照GB/T 4456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T  24616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等标准相关规定,要求了内包装用薄膜材料以及外包装用纸箱材料的技术参数,还提出了内外包装材料要分类摆放。 (3)内包装的牛肉标签按照GB 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要求标签内容真实、完整、准确,字迹清晰,不能与包装物分离。运输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的规定。 4.贮存 (1)冷库要求。本标准提出的冷库内的库房、制冷机房、变配电间等仓储用建筑以及冷库的运行管理均按照GB/T 30134冷库管理规范的规定执行,且库房宜划分为冷加工间、冷藏间等。参照NY/T 2534 生鲜畜禽肉冷链物流技术规范,冷库应设有与运输车辆对接的门套密封装置,库房应定期消毒,冷藏间至少每年消毒一次,使用的消毒剂应无毒无害、无污染,还应具有防媒介生物(如鼠、蟑螂、苍蝇等)功能的设施。 (2)入库管理。冷鲜、冷冻牛肉入库前应参照DB13/T 3013畜禽肉冷链物流操作规程的规定,认真查验动物检验检疫证明,并做好入库时间、数量、温度等记录。还按照GB/T 28640畜禽肉冷链运输管理技术规范的规定,对冷鲜、冷冻牛肉产品贮存温度作了要求,特别提出了供特定宗教信仰人员使用的牛肉产品应专库贮存,不宜与其他畜禽产品混贮。 (3)出库管理。为保证产品质量,本标准提出了冷鲜、冷冻牛肉产品出库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并做好入库时间、数量、温度等记录。出库时前应确认批次、数量与动物检疫证明一致,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如何处理也做了相关要求。 5.装卸载 (1)装卸载设施设备应符合GB/T28640畜禽肉冷链运输管理技术规范的规定,根据需求配备电瓶叉车、货架、托盘等设施设备,并保持清洁卫生,做到定期消毒。 (2)为确保牛肉产品质量安全,参照GB/T28640畜禽肉冷链运输管理技术规范和NY/T 2534 生鲜畜禽肉冷链物流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本标准明确了装载前后应着重检查牛肉产品的相关内容,宜配备封闭式站台进行装卸载活动,冷且鲜牛肉脱离冷链时间不宜超过30min,冷冻牛肉脱离冷链时间不宜超过15min。 6.运输 (1)运输前准备。运输前车厢应按照GB/T28640畜禽肉冷链运输管理技术规范的规定,清洗消毒和预冷处理,运输热鲜牛肉时车厢温度应为常温,运输冷鲜牛肉时车厢温度应低于4℃,运输冷冻牛肉时车厢温度应低于-18℃,确保牛肉品质不发生变化。 (2)运输工具。参照NY/T 2534 生鲜畜禽肉冷链物流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对运输设备、运输厢体做了相应要求,提出了运输厢体及接触肉类的器具应符合卫生要求,运输厢体必须专车专用,并装置有温湿度监测系统。 (3)运输管理。运输过程中和运输后均参照NY/T 2534 生鲜畜禽肉冷链物流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本标准还要求牛肉运输过程中的检测温湿度、检测时间、装卸货时间等原始记录应至少保存两年。 7.交货 交货时应确认包装是否良好,查验数量、温度等。交接 时的温度检测方法应按照GB/T 28843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的规定进行。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Beef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Kunming Green Food Industry Trade Platform

ICS
67.120.10
CCS
A039
发布
2023-06-02
实施
2023-06-15

成熟荆条蜂蜜生产技术规范包括:成熟蜂蜜生产应具备的条件、 蜂群春繁,培育强群、多箱体采蜜群组织与管理、蜂蜜的采收、蜂蜜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蜂群取蜜后的管理。

Code of practice for mature honey production

ICS
65.140
CCS
A039
发布
2023-06-01
实施
2023-07-01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要求 5 技术要求 6 食品添加剂 7 加工工艺 8 检验规则 9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

Duck, beef (sheep) mixed meat

ICS
01.020
CCS
A039
发布
2023-05-29
实施
2023-06-01

4 品质分级 5 技术要求 5.1 感官要求 5.2 污染物限量 5.3 微生物限量 5.4 农药残留限量和兽药残留限量 5.5 净含量 6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7 检验规则 8 标签和标志 9 包装、运输和贮存

Initial egg of Huaixiang chicken

ICS
67.120.20
CCS
A039
发布
2023-05-29
实施
2023-06-01

本文件规定了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辣椒油树脂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Determination of Capsicum Oleoresin in Mixed Feed Additive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CS
65.120
CCS
A039
发布
2023-05-18
实施
2023-06-01

本文件规定了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乳酸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Determination of Lactic Acid in Mixed Feed Additive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CS
65.120
CCS
A039
发布
2023-05-18
实施
2023-06-01

本文件规定了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单月桂酸甘油酯测定的容量法。

Volu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onolaurin in mixed feed additives

ICS
65.120
CCS
A039
发布
2023-05-18
实施
2023-06-01

本文件规定了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苜蓿提取物中苜蓿多糖、苜蓿黄酮、苜蓿皂苷测定的分光光度法。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lfalfa extract in mixed feed additives

ICS
65.120
CCS
A039
发布
2023-05-18
实施
2023-06-01

本文件规定了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乳酸钙测定的容量法。

Volumetri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calcium lactate in mixed feed additives

ICS
65.120
CCS
A039
发布
2023-05-18
实施
2023-06-01

本文件规定了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丁酸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Determination of Butyric Acid in Mixed Feed Additive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CS
65.120
CCS
A039
发布
2023-05-18
实施
2023-06-01

本文件规定了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三丁酸甘油酯测定的容量法。

Volu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ibutyrin in mixed feed additives

ICS
65.120
CCS
A039
发布
2023-05-18
实施
2023-06-01

本文件规定了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茶树油测定的气相色谱法。

Determination of tea tree oil in mixed feed additives by gas chromatography

ICS
65.120
CCS
A039
发布
2023-05-18
实施
2023-06-01

本文件规定了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糖精钠测定的容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Determination of sodium saccharin in mixed feed additives

ICS
65.120
CCS
A039
发布
2023-05-18
实施
2023-06-01

本文件规定了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甘草流浸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Determination of Licorice Fluid Extract in Mixed Feed Additive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CS
65.120
CCS
A039
发布
2023-05-18
实施
2023-06-01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