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0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装置综合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685 条与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装置综合 相关的标准,共 46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阐述了基于事件控制的分布式总线系统——HBES(Home and Building Elec—tronic System)的总体结构;制定了HBES的管理规程;规定了对媒体无关层和媒体相关层的要求、产品一致性测试和评估的准则和标准及安装要求。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产品的设计、制造、集成、安装和维护等,特别适用于住宅及楼宇控制领域。

Control network HBES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Home and building control system

ICS
25.040
CCS
N10
发布
2007-07-09
实施
2007-10-01

Function blocks for industrial proces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s - Part 4; Conformance profile guide

ICS
CCS
N10
发布
2007-06-01
实施
2007-06-01

GB/T 19769的本部分定义了开发一致性行规的规则,该一致性行规定了GB/T 19769.1和GB/T 19769.2要实现的特性,以发挥下列基于GB/T 19769的系统、设备和软件工具的属性。 ——在多个供应商的软件工具之间软件的可移动性; ——多个供应商的软件工具,对来自多个供应商的设备的可配置性。

Function blocks for industrial-proces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Part 4: Rules for compliance profiles

ICS
25.040.40;35.240.50
CCS
N10
发布
2007-01-18
实施
2007-06-01

本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定义了基于PROFIBUS DP和PROFINET IO 的功能安全通信行规——PROFIsafe,适用于加工工业、流程工业、燃料工程和公共运输等领域的通信功能安全应用。

PROFIsafe Profile for safety technology on PROFIBUS DP and PROFINET IO

ICS
25.040
CCS
N10
发布
2007-01-18
实施
2007-08-01

GB/T 20818的本部分定义了带模拟或数字输出的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设备的数据结构和元素。它适用于产品生产厂商提供的过程测量设备目录中的产品。 本部分也适用于作为今后涉及过程测量设备目录的所有标准的引用文档。另外,也可用作指导类似系统,例如,其他测量设备和执行器等有关过程设备文档未来相关标准的制定。

Industrial-proces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Data structures and elements in process equipment catalogues Part 1: Measuring equipment with analogue and digital output

ICS
25.040.40
CCS
N10
发布
2007-01-18
实施
2007-06-01

现场总线应用层(FAL)是应用层通信标准,其设计目的在于支持自动化环境中设备之间传输严格时间要求的应用请求和响应。术语 “严格时间要求”用来表达存在一个时段(time-window),在此时 段内,必须按某些已定义的确定性等级完成所需的一个或多个规定的动作。在此时段内没有完成所规定的动作,会导致需要这些动作的应用失败,甚至造成仪器、设备和可能的人身危险。 本部分依据以下的条款来规定远程应用之间的交互作用: a) 适用于所有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APDU)的编码规则; b) 这些APDU的形式抽象语法定义; c) 以正确的序列处理APDU和原语的协议状态机描述; d) APDIJ与ISO/IEC 8802-3中所定义的数据链路层服务之间的相互映射。 FAL编码规则的设计,假定编码器(发送方)和译码器(接收方)均有共同的抽象语法理解。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数据类型标识符既不被编码,也不在网络上传送。 本部分的目的是定义提供给以下部分的协议 a) 在现场总线参考模型的应用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分界处的现场总线数据链路层; b) 在现场总线参考模型的系统管理与应用层的分界处的系统管理。 本部分定义应用层协议,它对应于IEC 61158-5中规定的应用层服务定义。 IEC 61158定义了10种不同的应用层协议,每一种协议分别对应于IEC 61158-5中所规定的10种应用层服务定义。它们在IEC 61158中分别被标识为类型1(Type1)、类型2(Type2)、类型3(Type3)类型4(Type4)、类型5(Type5)、类型6(Type6)、类型7(Type7)、类型8(Type8)、类型9(Type9)和类型10(Type10)。尽管在提供下层兼容的相同网络上可使用不同类型的协议,但本部分不保证在不同类型之间的互操作性。

Digital data communication for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Fieldbus for use in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 Type 10: PROFINET specification Part 2: Application layer protocol specification

ICS
25.040
CCS
N10
发布
2006-10-16
实施
2007-05-01

现场总线应用层(FAL)为用户程序提供访问现场总线通信环境的手段。在这一方面可将现场总线应用层(FAL)视为“相应的应用程序之间的窗口”。 FAL,是一种应用层通信标准,其设计目的是支持在自动化环境中的设备之间传输时间要求严格的和时间要求不严格的应用请求和响应。术语“时间要求严格”(time-critical)用以表示存在一个应用时段(time-window),在此时段内,要求以某个已定义的确定性等级完成所需的一个或多个规定的动作。 本部分规定了IEC现场总线应用层的结构和服务。其规定与OSI基本参考模型(GB/T 9387)和OSI应用层结构(GB/T 17176)一致。 FAL服务和协议由包含在应用进程中的FAL应用实体(AE)来提供。FAL AE由一组面向对象的应用服务元素(ASE)和管理AE的层管理实体(LME)所组成。ASE提供在一组有关应用进程对象(APO)类上操作的通信服务。FAL ASE中有一个元素是管理ASE,它为FAL类实例的管理提供一个公用的服务集。 本部分从以下几方面规定远程应用之间的交互作用: a) 一种抽象模型,用于定义能够被用户通过FAL服务来操作的应用资源(对象); b) 与每个FAL服务相关联的原语(FAL和FAL用户之间的交互作用); c) 与每个原语相关联的参数; d) 每个服务的原语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有效的顺序。 本部分的文本中规定了几种通信模型。对每一种模型作为一种通信“类型”(type)进行详细规定。在本部分中,每一种类型都有它自己单独的条款。 尽管这些服务从应用的角度规定了如何发出和传送请求和响应,但它们并未包括请求和响应的应用打算使用它们做什么的规范。也就是否说,并未对应用的行为特性方面做出规定,而只是规定了它们能够发送/接收什么样的请求和响应的定义。因此,在对这样的对象行业特性进行标准化时,给予了FAL用户非常大的灵活性。除了这些服务外,本部分还定义了一些提供对FAL访问的支持服务,以控制其操作的某些方面。

Digital data communication for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Fieldbus for use in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 Type 10: PROFINET specification Part 1: Application layer service definition

ICS
25.040
CCS
N10
发布
2006-10-16
实施
2007-05-01

现场总线应用层(FAL)是应用层通信标准,其设计目的在于支持自动化环境中设备之间传输有严格时间要求的应用请求和响应。术语“有严格时间要求”用来表达存在一个时段,在此时段内,必须按某些已定义的确定性等级完成所需的一个或多个规定的动作。在此时段内没有完成所规定的动作,会导致需要这些动作的应用失败的风险,并附带造成仪器、设备和可能的人员生命的风险。 本部分依据以下的条款来规定远程应用之间的交互作用: ——适用于所有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APDU)的编码规则; ——这些APDU的形式抽象语法定义; ——以正确的顺序处理APDU和原语的协议状态机描述; ——APUD与GB/T 20540.3中所定义的数据链路层服务之间的相互映射。 FAL编码规则的设计,假定编码器(发送方)和译码器(接收方)均有共同的抽象语法理解。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数据类型标识符既不被编码,也不在网络上传送。 本部分的目的是定义提供给以下部分的协议: ——在现场总线参考模型的应用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分界处的现场总线数据链路层; ——在现场总线参考模型的系统管理与应用层的分界处的系统管理。 本部分定义应用层协议,它对应于GB/T 20540.5中规定的应用层服务定义。

Digital data communication for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Fieldbus for use in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 Type 3: PROFIBUS specification Part 6: Application layer protocol specification

ICS
25.040
CCS
N10
发布
2006-10-16
实施
2007-05-01

现场总线应用层(FAL)为用户程序提供访问现场总线通信环境的手段。在这一方面,可将现场总线应用层(FAL)视为“相应的应用程序之间的窗口”。 FAL是一种应用层通信标准,其设计目的是支持在自动化环境中的设备之间传输严格时间要求的和不严格时间要求的应用请求和响应。术语“严格时间要求”用以表示存在一个应用时窗,在此时窗内,要求以某个己定义的确定性等级完成所需的一个或多个规定的动作。 本部分规定了IEC现场总线应用层的结构和服务。其规定与OSI基本参考模型(GB/T 9387)和OSI应用层结构(GB/T 17176)一致。 FAL服务和协议由包含在应用进程中的应用实体(AE)来提供。FAL AE由一组面向对象的应用服务元素(ASE)和管理AE的层管理实体(LME)所组成。ASE提供在一组有关应用进程对象(APO)类上操作的通信服务。 FAL ASE中有一个元素是管理ASE,它为FAL类实例的管理提供一个公用的服务集。 本部分从以下几方面规定远程应用之间的交互作用: ——一种抽象模型,用于定义能够被用户通过FAL服务的使用来操作的应用资源(对象); ——与每一FAL服务相关联的原语(FAL和FAL用户之间的交互作用); ——与每一原语相关联的参数; ——每一服务的原语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有效序列。 尽管这些服务从应用的角度规定了如何发出和交付请求和响应,但它们并未包括请求和响应的应用打算使用它们做什么的规范。也就是说,并未对应用的行为特性方面作出规定,而只是规定了它们能够发送/接收什么样的请求和响应的定义。这样,在对这样的对象行为特性进行标准化时,给予了FAL用户更大的灵活性。除了这些服务外,本部分还定义了一些提供对FAL访问的支持服务,以控制其操作的某些方面。

Digital data communication for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Fieldbus for use in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 Type 3: PROFIBUS specification Part 5: Application layer service definition

ICS
25.040
CCS
N10
发布
2006-10-16
实施
2007-05-01

1.1 概述 现场总路线数据链路层在自动化环境中提供各设备之间基本的严格时间要求的报文通信。 本部分的目的是定义现场总线数据链路协议。本部分中所定义的协议与GB/T 20540.3中相应的服务紧密相关,并位于其应用的场合内。 此协议类型是用于GB/T 20540 DL服务的DL协议。最大的系统规模对链路的数量没有限制,每个链路可以有127个节点,每个节点可以有66个DLSAP地址。 1.2 技术规定 本部分规定: a) 用于从一个数据链路用户实体到另一个对待的用户实体实时地传输数据和控制信息的协议规程,并在这些数据链路实体之间形成颁布式数据链路服务的提供者; b) 通过此协议传输数据和控制信息所使用的现场总线数据链路(DL)协议数据单元的结构,以及其作为物理接口数据单元的表达法。 1.2.1 附加特性 本协议为一个预选的数据链路实体的“主”(“master”)子集中的每一个数据链路实体顺序地提供以循环异步方式通信的机会。其他数据链路实体只有在被这些主数据链路实体允许和指定时,才进行通信。 对于一个特定主站而言,它与其他数据链路实体的通信可能是具有优先访问权的循环或非循环的或是上述二者组合的通信。 本协议提供一种以平等方式共享有效通信资源的手段。本协议有用于时间同步和等时同步操作的保证措施。 1.3 规程 依据以下条款来定义规程: a) 对等DL实体(DLE)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现场总线数据链路协议数据单元的交换来实现; b) 在同一系统中,DL服务(DLS)提供者与DLS用户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交换DLS原语来实现; c) 在同一系统中,DLS提供者和物理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交换Ph服务原语来实现。 1.4 适用性 这些规程可应用于在OSI或现场总线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中支持严格时间要求的通信服务的系统之间的通信示例,而这些系统需具备查在开放系统互连环境中互连的能力。 行规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概述实现能力的多属性方法。也就是使行规具有了对各种严格时间要求通信的可适用性。 1.5 一致性 本部分还为实现这些堆积的系统规定了一致性要求,但不包括难这些要求的符合性测试。

Digital data communication for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Fieldbus for use in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 Type 3: PROFIBUS specification Part 4: Data link layer protocol specification

ICS
25.040
CCS
N10
发布
2006-10-16
实施
2007-05-01

1.1 GB/T20438的本部分包含了GB/T20438.2和GB/T20438.3有关的各种安全技术和措施的概述。 1.2 GB/T20438.1、 GB/T20438.2、GB/T20438.3和GB/T20438.4是基础安全标准,虽然它们不适用于简单的E/E/PE安全相关系统(见GB/T20438.42006的3.4.4),但作为基础安全标准,各技术委员会可以在IEC导则104和ISO/IEC导则51的指导下制定相关标准时使用。对于每个技术委员会,都有责任在其制定的标准中使用基础标准。同时,GB/T20438也是一个可独立使用的标准。 在适用的情况下,技术委员会在制定其标准时都应使用基础安全标准。也就是说,本基础安全标准涉及的要求、测试方法或测试条件,只有在相关技术委员会制定标准时加以引用或包含时,才能得到应用。 1.3 图1是GB/T20438的整体框架图,并指出了GB/T20438.7 在实现E/E/PE安全相关系统功能安全中所起的作用。

Functional safety of electrical/ electronic/ programmable electronic safety-related systems. Part 7: Overview of techniques and measures

ICS
25.040
CCS
N10
发布
2006-07-25
实施
2007-01-01

1.1 本部分包括GB/T20438.2与GB/T20438.3的信息以及指南: ——附录A中阐述了GB/T20438.2及GB/T20438.3的要求简述,以及应用过程中的功能步骤。 ——附录B列举了如何计算硬件失效概率。阅读时要结合GB/T20438.2-2006的7.4.3和附录C以及本部分的附录D。 ——附录C给出了诊断覆盖率的计算示例,阅读时要结合GB/T20438.2-2006的附录C。 ——附录D阐述了将硬件共同原因失效率量化的方法论。 ——附录E给出了GB/T20438.3-2006附录A中规定的在安全完整性等级2和3时软件安全完整性表的应用示例。 1.2 GB/T20438.1、GB/T20438.2、GB/T20438.3和GB/T20438.4是基础安全标准,虽然它们不适用于简单的E/E/PE安全相关系统(见 GB/T20438.4-2006中的3.4.4),作为基础的安全标准,根据IEC导则104和ISO/IEC导则51中包含的原则,相关的技术委员会在制定标准时应使用它们。GB/T20438也可独立使用。 1.3 若适用,技术委员会在制定其标准时都应使用基础安全标准。也就是说,本基础安全标准涉及的要求、测试方法或测试条件,只有在相关技术委员会制定标准时加以引用或包含时,才能得到应用。 1.4 图1显示了GB/T20438的总体框架并指出了本部分在实现E/E/PE安全相关系统功能安全时的作用。

Functional safety of electrical/ electronic/ programmable electronic safetyrelated systems. Part 6: Guidelin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GB/T 20438.2 and GB/T 20438.3

ICS
25.040
CCS
N10
发布
2006-07-25
实施
2007-01-01

1.1 本部分提供以下信息: ——风险的基础概念和风险与安全完整性之间的关系(见附录A); ——提供能确定E/E/PE安全相关系统、其他技术安全相关系统和外部风险降低设施的安全完整性等级的一系列方法(见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 1.2 方法的选择应依赖应用领域和特定环境。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列出了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并为说明基础的原理已进行简化。这些附录已包括在说明一系列方法的通用原理中但不提供明确的计算。如使用附录中提到的方法需查询有关原始材料。 1.3 GB/T 20438.1、GB/T 20438.2、GB/T 20438.3和GB/T 20438.4是基础安全标准,虽然它们不适用于简单的E/E/PE安全相关系统(见GB/T 20438.4-2006 3.4.4),作为基础标准,可以在IEC导则104和ISO/IEC导则51的指导下,同时,GB/T 20438也是一个可独立使用的标准。 1.4 图1表示了GB/T 20438的整体框架,同时明确了在达到E/E/PE安全相关系统功能安全过程中本部分的作用。

Functional safety of electrical/ electronic/ programmable electronic safety-related systems. Part 5: Examples of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afety integrity levels

ICS
25.040
CCS
N10
发布
2006-07-25
实施
2007-01-01

1.1 GB/T20438的本部分包括了GB/T20438的第1至第7部分所使用的术语和解释。 1.2 这些定义按标题分组,以便从它们的前后关系上去理解这些相关的术语,但这样的分组并不意味着对定义增加了含义,因此对这些组的标题可不去考虑。 1.3 GB/T20438.1、GB/T20438.2、GB/T20438.3和GB/T20438.4是基础的安全标准,尽管它们不适用于简单E/E/PE安全相关系统(见 3.4.4),作为基础的安全标准,根据IEC导则104和ISO/IEC导则51中包含的原则,各技术委员会在起草标准时应考虑使用这些标准,因为技术委员会的责任之一是在起草自己标准时凡是适用之处都应贯彻基础安全标准。GB/T20438同时也可作为独立的标准去使用。 1.4 图1表示了GB/T20438的整体框架,同时明确了在达到E/E/PE安全相关系统功能安全过程中本部分的作用。

Functional safety of electrical/ electronic/ programmable electronic safety-related systems. Part 4: Definitions and abbreviations

ICS
25.040
CCS
N10
发布
2006-07-25
实施
2007-01-01

1.1 GB/T 20438的本部分: a)使用应建立在充分理解GB/T 20438.1、GB/T 20438.2的基础上。 b)适用于任何在GB/T 20438.1、GB/T 20438.2范围内构成与安全相关系统的一部分有关的或用于开发安全相关系统的软件。这种软件定义为安全软件。 ——安全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系统软件、通信网络中的软件、人机界面功能、支持工具、固件以及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包括高级语言、低级语言程序和使用有限可变语言的特殊用途程序(见GB/T 20438.4-2006的3.2.7)。 c)软件安全功能和软件安全完整性等级的要求应明确。 d)建立安全生命周期阶段和在设计、开发与安全有关的软件(软件安全生命周期软件模块)阶段和行为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根据安全完整性等级分等的、在软件中用于避免和控制故障及失效的措施和技术的应用。 e)对向执行电气/电子/可编程集成的机构提供与软件安全性确认有关的信息提出要求。 f)对操作和维护E/E/PE安全相关系统的用户所需的与软件有关的信息和规程的准备提出要求。 g)对修改与安全有关的软件的机构提出要求。 h)结合GB/T 20438.1、GB/T 20438.2提出对支持工具的要求,如设计开发工具、评议翻译器、测试和调试工具、配置管理工具。 1.2 GB/T 20438.1、GB/T 20438.2、GB/T 20438.3和GB/T 20438.4是基础的安全标准,尽管它们不适用于简单E/E/PE安全相关系统(见GB/T 20438.4-2006的3.4.4), 作为基础的安全标准,根据IEC导则104和ISO/IEC导则51中包含的原则,各技术委员会在起草标准时应考虑使用这些标准,因为技术委员会的责任之一是在起草自己标准时凡是适用之处都应贯彻基础安全标准。GB/T 20438同时也可作为独立的标准去使用。 1.3 图1表示了GB/T 20438的整体框架同时明确了在达到E/E/PE安全相关系统功能安全阶段中本部分的作用。GB/T 20438.6-2006的附录A描述了GB/T 20438.2和GB/T 20438.3的应用。

Functional safety of electrical/ electronic/ programmable electronic safety-related systems. Part 3: Software requirements

ICS
25.040
CCS
N10
发布
2006-07-25
实施
2007-01-01

1.1 GB/T 20438.2 a)在使用前,应充分理解GB/T 20438.1,GB/T 20438.1提供了实现功能安全的总体结构框架。 b)适用于GB/T 20438.1定义的安全相关系统,安全相关系统至少包含一种电气、电子或可编程电子基本部件。 c) 适用于E/E/PE安全相关系统中的所有子系统及其部件(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操作员界面)。 d)规定了如何按照GB/T 20438.1从整体安全要求中提取开发信息并将其分配到E/E/PE安全相关系统;规定了如何从整体安全要求中提取E/E/PE的安全功能要求和E/E/PE安全完整性要求。 e)规定了在E/E/PE安全相关系统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所进行的活动的要求(例如:建立E/E/PES安全生命周期模型),软件除外,软件要求在GB/T 20438.3(见图2、图3)中给出;这些要求包含了用以避免和控制故障和失效发生的技术和措施的应用,并被划分成与安全完整性等级相对应的不同等级。 f)规定了在E/E/PE安全相关系统的安装、试运行以及最终安全确认所需的信息。 g)不适用于E/E/PE安全相关系统的操作和维护阶段,这方面内容在GB/T 20438.1中给出。但是,本部分为用户提供了有关E/E/PE安全相关系统的操作和维护所需的信息和堆积的准备要求。 h)对E/E/PE安全相关系统进行各种修改的各方应满足的要求进行了规定。 1.2 GB/T 20438.1、GB/T 20438.2、GB/T 20438.3和GB/T 20438.4是基础的安全标准,尽管它们不适用于E/E/PE安全系统(见GB/T 20438.4-2006的3.4.4),作为基础的安全标准,根据IEC导则104和ISO/IEC导则51中包含的原则,各技术委员会在起草标准时应考虑使用这些标准,因为技术委员会的责任之一是在起草自己的标准时凡是适用之处都应贯彻基础安全标准。GB/T 20438同时也可作为独立的标准使用。 在适用的情况下,技术委员会在制定其标准时都应使用基础安全标准。也就是说,本基础安全标准涉及的要求、测试方法或测试条件,只有在相关技术委员会制定标准时加以引用或包含时,才能得到应用。 1.3 图1表示了GB/T 20438的总体框架,同时指出了本部分在达到E/E/PE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时所起的作用。GB/T 20438.6-2006的附录A详述了GB/T 20438.2和GB/T 20438.3的应用。

Functional safety of electrical/ electronic/ programmable electronic safety-related systems. Part 2: Requirements for electrical/ electronic/ programmable electronic safety-related systems

ICS
25.040
CCS
N10
发布
2006-07-25
实施
2007-01-01

1.1 GB/T20438 包含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系统在执行安全功能时要考虑的各个方面。GB/T20438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促进各应用领域的技术委员会制定应用领域的国家标准。这样将能充分考虑与应用有关的所有因素,因此可满足应用领域的需要。GB/T20438的另一个目的是在没有应用领域国家标准的情况下能够开发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系统。 1.2 GB/T20438尤其: a)适用于包含有一个或几个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装置的安全相关系统。 b)包含了E/E/PE安全相关系统所执行的安全功能失效引起的可能危险,这种可能危险应与 E/E/PE 设备本身产生的危险(如电击等)加以区分。 c)不包括在如下情况时的 E/E/PE 系统 : ——提供必要的风险降低能力的单一E/E/PE系统;并且 ——E/E/PE系统安全完整性的要求低于规定的安全完整性等级1(GB/T20438 规定的最低安全完整性等级)。 d)主要针对其失效将对人和/或环境安全产生影响的E/E/PE安全相关系统;但是,失效的后果也将对经济产生严重影响。从这个角度讲,GB/T20438也涵盖了用于保护设备和产品的E/E/PE系统。 e)考虑了E/E/PE安全相关系统、其他技术安全相关系统和外部风险降低设施,以便能系统地、以基于风险的方式确定E/E/PE安全相关系统的安全规范。 f)用整体安全生命周期模型作为技术框架,系统地论述了为保证E/E/PE安全相关系统功能安全所需的活动。 g)不对各领域应用规定安全完整性等级(这要以领域应用的详细信息和知识为基础), 这要由负责制定各应用领域标准的技术委员会在相应的标准中做出规定。 h)对于尚无标准的各应用领域提供一个E/E/PE安全相关系统的通用要求。 i)不包括防止未经批准人员对E/E/PE安全相关系统的损伤和/或对E/E/PE安全相关系统的安全功能产生不利影响的预防措施。 1.3 本部分是一般要求,它适用于 GB/T20438 所有部分。GB/T20438 其他部分涉及更具体的问题: ——第2部分和第3部分对E/E/PE安全相关系统(硬件和软件)提出了更多的和具体的要求; ——第4部分规定GB/T20438中使用的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第5部分用举例的方法,对应用第1部分时如何确定安全完整性等级提供指南; ——第6部分给出了应用第2部分和第3部分的指南; ——第7部分包括技术和措施概述。 1.4 GB/T 20438.1、GB/T 20438.2、GB/T 20438.3、GB/T 20438.4是基础安全标准,虽然它们不适用于简单的E/E/PE安全相关系统(见GB/T 20438.4-2006的3.4.4),但作为基础安全标准,各技术委员会可以在IEC导则104和ISO/IEC导则51的指导下制定相关标准时使用。对于 每个技术委员会,都有责任在其制定的标准中使用基础标准。同时,GB/T 20438也是一个可独立使用的标准。 1.5 图1表示了GB/T 20438的总体框架,同时明确了在达到E/E/PE安全相关系统功能安全过程中本部分的作用。

Functional safety of electrical/ electronic/ programmable electronic safetyrelated systems.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ICS
25.040
CCS
N10
发布
2006-07-25
实施
2007-01-01

GB/Z 20177的本部分定义了基于隧道技术在IP信道上传输控制网络协议的规范,在隧道机制中将控制网络数据包封在IP包中。本部分的目的是保证使用IP信道进行通信的各种LONWORKS控制网络设备间的可互操作性。 本部分适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产品的设计、制造、集成、安装和维护等。

Control network LONWORKS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Part 4:Specification of tunneling component network protocols over internet protocol channels

ICS
25.040
CCS
N10
发布
2006-05-08
实施
2006-12-01

GB/Z 20177的本部分规定了自由拓扑双绞线信道规范。这种类型的信道支持在多个节点间的78.125kbit/s的通信速率,其中每个节点由一个收发器、一个协议处理器、一个应用处理器、一个电源及应用电路构成。 本部分规定了物理层(OSI的第一层),包括与媒体访问控制(MAC)层的接口,以及与媒体的接口。由其他层控制的对物理层操作的参数也在此作详细说明。 本部分适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产品的设计、制造、集成、安装和维护等。

Control network LONWORKS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Part3:Free-topology twisted-pair channel specification

ICS
25.040
CCS
N10
发布
2006-05-08
实施
2006-12-01

GB/Z 20177的本部分包含了在电力线媒体上实现数据和控制信息交换必须的规定。本部分规定了电力线网络的一般性描述;网络允许拓扑和配置规则的规范;物理媒体的规范涉及到频段分配、媒体的物理和电气规范、连接器、环境要求和安装考虑;节点的物理媒体规范涉及到与OSI参考模型的更高层接口的内容、控制信道信号特性、编码、发送器、接收器及信号耦合特性。 本部分建立了一个遵循标准的最小的一组规则。本规则不排除由用户实现的扩展服务。 本部分适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产品的设计、制造、集成、安装和维护等。

Control network LONWORKS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Part2:Power line channel specification

ICS
25.040
CCS
N10
发布
2006-05-08
实施
2006-12-01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