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土木、建筑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168 条与 土木、建筑 相关的标准,共 12

本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和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以及隔震、消能减震设计。建筑的抗震性能化设计,可采用本规范规定的基本方法。抗震设防烈度大于9度地区的建筑及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其抗震设计应按有关专门规定执行。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ICS
CCS
P
发布
2010-05-31
实施
2010-12-01

Standards for setting signs of civil air defense projects in Xiongan New Area

ICS
13.220
CCS
P
发布
2023-11-09
实施
2023-11-15

Quality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s for water jet cleaning of industrial equipment

ICS
03.080.01
CCS
P
发布
2023-04-20
实施
2023-07-01

Specifications for step-by-step stirring and pull-out mechanical cleaning of external floating roof crude oil storage tanks

ICS
03.080.01
CCS
P
发布
2023-04-20
实施
2023-07-01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wooden flooring for gymnasiums

ICS
91.200
CCS
P
发布
2023-03-22
实施
2023-04-30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epair and maintenance of wooden flooring for gymnasiums

ICS
97.220.01
CCS
P
发布
2023-03-22
实施
2023-04-30

本文件规定了土地整治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建设条件、工程类型区和工程布局、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在山西省域内从事土地整治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修复)以及生态修复工作中涉及到的土地整治行为。

Construction Standards for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

ICS
93.010
CCS
P
发布
2022-03-30
实施
2022-06-30

        绿色供应链是在传统供应链基础上,将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物流、回收再利用以及数据信息平台建设的管理理念采用融入企业管理流程中,综合考虑企业经济效益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人体键康安全要求的协调统-的供应链系统。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件针对盾构机制造企业的各个环节提出相应的绿色管理运行规范,目的是为盾构机制造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或将绿色供应链管理融入企业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管理体系中)的有效运行提供技术依据,指导盾构机制造企业对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和供应链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策划、组织和控制,改善供应链系统,降低盾构机有害物质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影以及人体健康危害。         本文件规定了盾构绿色供应链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策划、实施与控制、绩效评价、管理评定和持续改定等内容。

Shield machine manufacturers green supply chain -- Running norm

ICS
91.220
CCS
P
发布
2020-10-28
实施
2020-12-15

        绿色供应链是在传统供应链基础上,将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物流、回收再利用以及数据信息平台建设的管理理念采用融入企业管理流程中,综合考虑企业经济效益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人体键康安全要求的协调统-的供应链系统。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件针对盾构机制造企业的各个环节提出相应的绿色管理要求,目的是为盾构机制造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或将绿色供应链管理融入企业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管理体系中)提供技术依据,指导盾构机制造企业对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和供应链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策划、组织和控制,改善供应链系统,降低盾构机有害物质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影有以及人体健康危害。         本文件规定了盾构绿色供应链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策划、实施与控制、绩效评价、管理评定和持续改定等内容。

Shield machine manufacturers green supply chain--Basic requirements

ICS
91.220
CCS
P
发布
2020-10-28
实施
2020-12-15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交通事业的大力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发及应用促进了隧道建设的迅猛发展,国内大量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水利水电、市政工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建设和投入运营,我国的隧道工程数量和长度也在不断地增长,特别是以西康铁路秦岭隧道、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等为代表的大批复杂地质条件下工程经验,以及即将开工建设的川藏铁路的折多山隧道、海子册隧道、米拉山隧道、孜拉山隧道、伯舒拉岭隧道、多木格隧道等超长隧道的建设,对隧道工程建设及隧道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长期以来,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主要依据《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为适应新时期隧道建设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隧道工程建设质量管控标准体系,《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编制组通过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广泛调查研究,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在充分采纳多方意见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规程。          本文件主要内容共分为七章,前三章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及符号;第四章为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第五章为冲击回波声频技术;第六章为冲击弹性波测强技术;第七章为隧道衬砌缺陷量化指标,第四章到第六章是本规程的核心部分。本规程核心内容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质雷达法的应用范围、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要求、测线和测点布置的相关规定、各检测参数的估算及确定方法以及数据处理及解释的规定和各检测指标的定量、定性划分等;2)冲击回波声频技术的应用范围、测线和测点的布置要求及波速的确定等;3)冲击弹性波测强技术的应用范围、测区的布置要求及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确定等。         本文件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规范隧道衬砌质量的检测行为,为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提供有力参考依据,更有利于统一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的技术要求,更好地能发挥质量检测对我国隧道施工及检测技术起到指导作用。

Technical code for quality undestructive detecting of tunnel lining

ICS
93.060
CCS
P
发布
2020-10-28
实施
2020-12-15

        隧道掘进机法(TBM)是将掘进、支护、出渣等施工工序并行连续作业,是机、电、液、光、气等系统集成的工厂化流水线隧道施工装备,具有施工速度快、扰动小、环境好等优点。掘进机法(TBM)自90年代引入铁路隧道施工以来,先后在西康铁路秦岭隧道、西安南京铁路磨沟岭、桃花铺1号隧道、吐库二线中天山隧道、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等特长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很多宝贵的建设经验。         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隧道掘进机法具有诸多优点,质量可控、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效率高和省劳动力等特点,是隧道施工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和趋势。掘进机法的现行勘察、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标准关于掘进机法的要求过于原则和粗糙,迫切需细化制订勘察、设计、施工及验收等专项标准,提出更系统、更全面、更准确技术规定,为隧道工程掘进机法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对已完工的铁路隧道、水利隧洞和在建高黎贡山等铁路隧道TBM施工实践进行了充分调研和总结,重点参考了铁路《中天山特长隧道TBM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西秦岭特长隧道建设成套技术及应用》科研成果及高黎贡山隧道开展《复杂地质条件新型TBM研制及应用》敞开式掘进机的课题、重庆轨道交通的《复杂环境下综合修建技术研究》单护盾掘进机法的课题,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双护盾掘进机法、水利水电掘进机法等课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由于考虑到铁路隧道TBM工法应用的案例相对少,又收集了部分水利水电、公路、地铁和矿山等TBM施工案例,对TBM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归纳和总结,以及即将开工建设川藏铁路TBM法的德达、孜拉山、果拉山、伯舒拉岭 、色季拉山等5座隧道超长隧道,对我国铁路隧道建设起到举足轻重作用,对国家隧道工程建设发挥重要意义。同时,对隧道掘进机法隧道建设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长期以来,隧道掘进机法勘察、设计、施工及验收等主要依据《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19)、《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16)、《铁路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法技术指南》(铁建设[2007]106号)、《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SL 378-2016?)、《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46-2017),为适应新时期掘进法隧道建设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隧道工程建设质量管控标准体系,《岩石隧道掘进机法技术规程》编制组通过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广泛调查研究,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在充分采纳多方意见的基础上,为规范岩石隧道掘进机法建设的隧道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相关技术要求,做到安全适用、质量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绿色环保,特制定本规程。         本文件主要内容共分为二十章,前三章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第四章为基本规定;第五章为地质勘察;第六章为隧道结构设计;第七章为特殊地质设计;第八章为辅助工程;第九章为掘进机选型、设计与监造;第十章为施工准备;第十一章为施工测量;第十二章为预制构件制作;第十三章为掘进机运输、组装、调试和拆机;第十四章为超前地质预报;第十五章为掘进与支护;第十六章为防排水;第十七章为施工通风除尘、降温及水电供应;第十八章为掘进机维修与保养;第十九章为监控量测及信息化管理;第二十章为工程验收,另有本标准用词说明。第四章到第十章是本规程的核心部分。与现行有关标准相比,本规程具有以下特点:1)一是体现了国家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安全防护等新要求。二是明确了掘进机工作条件分级、施工阶段工程地质工作等主要勘察内容,针对性较强。三是明确了结构计算方法及原则、特殊地质专项设计、掘进机选型等内容,科学性更强。四是明确了掘进机正常掘进、姿态控制、到达掘进等施工要求,尤其是明确了软弱破碎、岩爆、岩溶等特殊地段应对措施,可操作性更强。2)与传统钻爆法相比,掘进机法虽然在单延米造价上不具备优势,但可实现凿岩、出渣、通风、防尘、运输等多种工序联合快速作业;对围岩扰动小、开挖面光洁、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提高隧道质量安全、施工效率和环境保护;可减少辅助坑道设置及其施工场地等大临配套工程,具有较好的经济可比性。此外,当隧道无辅助坑道设置条件且工期要求较高时,掘进机法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施工方法。3)本规程对勘察设计、掘进施工、验收等建设全过程进行了规定,尤其是对特殊地质地段设计施工提出了针对性要求,可有效降低掘进过程中的地质风险,减少有关措施费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本文件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规范隧道掘进机法勘察、设计、施工、验收行为,为隧道掘进机法提供有力参考依据,更有利于统一隧道掘进机法技术要求,更好地能发挥隧道掘进机法对我国隧道建设起到技术指导作用。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ock tunnel boring machine method

ICS
93.020
CCS
P
发布
2020-10-28
实施
2020-12-15

根据目前国际上已有的工业园区与建筑智慧、零碳的标准、规范及指南等相关技术内容,分析识别国际上的优良实践,结合我国工业企业、建筑等主要领域的发展现状及需求,开展工业园区智慧与零碳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的研究。对工业园区的厂区及建筑系统、能源系统、智能与绿色生产系统、交通系统、水系统、废弃物处理系统、能源监测与控制系统、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以及附属设施系统的设计指标提出具体的要求,并提出涵盖低碳经济与低碳管理、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以及智慧化系统等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将为工业园区智慧与零碳发展工作和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开展工业园区智慧与节能减排及其他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本标准包括六部分内容和四个资料性附录,即: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与定义、4)基本规定、5)技术措施与指标、6)评价。附录为:A 工业建筑能耗的范围、计算和统计方法、B 工业建筑碳排放的范围、计算和统计方法、C 常用能源的碳排放因子、D 常用能源的发热量与折标准煤系数。 1.范围 标准适用于工业园区的建筑、交通和生产系统的节能、低碳以及智慧化的设计与评价。此外,智慧零碳工业园区的设计和评价,除应符合本指南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鉴于本标准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本标准引用了十多项国标和地标,并参考了相关国际标准。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 》GB-T50878-2013  《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 GB51245-2017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 – 2015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 - 2019 《民用建筑能耗标准》GB/T51161-2016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GB/T 51255-2017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 10070 《低碳工业园区评价指南》 SZDB/Z308-2018 3.术语与定义 本指南围绕工业园区智慧能源与零碳技术共给出了3条术语,包括:工业园区、智慧能源、智慧零碳工业园区。现有的建筑和园区智慧、绿色、低碳等方面有较多的标准作为支撑,相关术语标准国内外有较多的研究,说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4.基本规定 基本规定部分包括一般规定、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建筑分类与基本原则三部分。 一般规定中强调,在进行设计和评价时,工业园区建设区位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批准的发展规划要求、通过相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环境违法事件的自我声明、各种污染物排放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等要求。以确保参与评价的项目具备资格。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确定了工业园区为评价对象,评价分为三星级,以各项指标得分为依据。建筑分类与基本原则参考《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分为一类和二类工业建筑,热工、光气候和环境设计参数应该根据相关标准选择。 5.技术措施与指标 本标准针对的园区技术措施包括:厂区及建筑系统、能源系统、智能与绿色生产系统、交通系统、水系统、废弃物处理系统、能源监测与控制系统、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以及附属设施系统。 1)厂区及建筑系统,针对工业园区的特点,包括园区厂房、办公以及其他各类配套设施建筑,建筑物的设计采光、设备设施选择、冷热源、园区植被、建筑体形系数和围护结构等性能提出了相关要求。 2)能源系统,包括供暖、通风、空调和生活热水等设备设施、余热利用、光热与光伏技术、地热技术、空调末端形式、新风热回收、电气系统和室内照明等相关技术指标提出了相关要求。 3)智能与绿色生产系统,包括园区的数字化模型、产品设计、制造装备数控化率、工业生产的消除或减少废污物的产生和排放技术,“废渣”、“废气”和“余热”的再利用技术,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等。 4)交通系统,包括物流运输形式的选择、组织合理、员工的交通、园区内部道路、实现生产、仓储配送(管道运输)、运输管理多系统的集成优化等方面。 5)水系统,包括计量、给排水系统、水资源回收利用、水泵、热水系统等方面要求。系统全面的对水系统提出相应要求。 6)废弃物处理系统,包括4.6.1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应获得批准,以及对废水利用、末端处理、大气污染物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危险废物处理等提出了相关指标,保障废弃物处理合理有效。 7)能源监测与控制系统,包括应建设安装能耗监测系统、建筑电能计量应分级和分项计量,在峰谷电价差较大的地区宜配套安装储能电池设备,以及空调、照明和多台电梯监测与控制等,实现智能化控制的同时,全面监测掌实际用能情况,以做出优化控制策略和调整。 8)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包括对园区整体环境、园区内各类建筑水质、大气和噪声等指标的监测。 9)附属设施系统,包括结合BIM技术建设园区安防消防监控系统,建立设备设施工单管理系统,公用设备和设施已建立完善的检修维护制度等,对前面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补充完善。 6.评价 评价指标涵盖低碳经济与低碳管理、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以及智慧化系统三个方面,和技术措施与指标部分进行呼应,参考国内外智慧与零碳方面评价指标,提供了完整的评价方法和流程。 1)一般规定,提出了对智慧零碳工业园区的整体评价流程贯穿设计、施工及运行全过程,对象是园区整体,包括各栋建筑和相关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组成,各项指标具有相应的评分依据。 2)评价指标,包括低碳经济与低碳管理、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以及智慧化系统三个一级指标,各一级指标下分别有相应的二级指标,与设计指标进行呼应,并加强对实际效果的重视。 3)评价方法与流程,智慧零碳工业园区评价方法为打分法,评价方式分为文件审核、现场审核和现场抽查三种方式,用以评价工业园区的智慧零碳发展水平。

Technical guide for designing and evaluating intelligent zero-carbon industrial parks

ICS
91.140.01
CCS
P
发布
2020-08-18
实施
2020-11-01

        承插型轮扣式钢管脚手架普遍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相对于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具有施工方便、便于保管等特点。该钢管型式不同于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件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231-2010)),无专用斜撑连接件,斜撑采用钢管和扣件的形式。由于其型式的特殊性,目前我国尚无承插型轮扣式钢管支撑架国家或行业规范,有部分省份发布了承插型轮扣式钢管脚手架地方标准,仍有部分省份处于无地方标准的现状,架体的生产、使用、验收等过程无标准可以参考。为规范承插型轮扣式钢管支撑架设计、施工、使用及管理等过程,特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分为10章,前3章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符号;第4-10章为主要构配件、荷载、结构设计计算、构造要求、施工、检查与验收、安全管理与维护。本标准内容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构配件的组成、材料、制作质量要求;2)荷载分类、荷载标准值、荷载分项系数、荷载效应组合;3)结构设计计算的基本规定、模板支架立杆稳定性验算、模板支架抗倾覆验算、地基承载力验算;4)承插型轮扣式钢管脚手架一般构造要求,有剪刀撑框架式支撑结构构造要求;5)支撑架搭设和拆除过程中规定;6)构配件、支撑架的检查与验收;7)支撑架的安全管理与维护。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of wheel coupler type steel tubular formwork support

ICS
91.060.01
CCS
P
发布
2020-08-18
实施
2020-11-01

《城市轨道交通信息模型成果技术规范》是为统一城市轨道交通信息模型成果的技术要求,通过对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中BIM模型的命名规则、模型精细度,交付物等做相关要求,针对各个环节,以及每个环节对应的LOD等级,应该包含哪些信息进行相关规定,比如轨道交通基本信息、属性信息、地理信息、围护信息、水电暖设备信息等等,使实施人员可以根据项目的进展,找到规范对应的模型精细度要求。通过规范模型成果的形式来更好地控制项目信息数据的管理和共享。 该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和施工阶段模型管理,主要内容包括BIM模型分类原则、各阶段的建模范围和详细程度、模型图元属性定义、模型工程属性定义和详细程度等,保证BIM建模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从而保证信息数据的有效共享和管理。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Information Model Result for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ICS
35.240.01
CCS
P
发布
2019-12-09
实施
2020-02-01

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urban comprehensive pipe gallery project

ICS
33.060
CCS
P
发布
2018-04-10
实施
2018-06-01

本规程适用于道路的裂缝、唧浆、松散、脱空、沉陷、路基强度不足、路基滑移等深层病害非开挖处治的检测、设计、施工及验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renchless treatment of road deep diseases

ICS
CCS
P
发布
2016-12-15
实施
2017-06-01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等施工中的碗扣式钢管双排脚手架和模板支撑架的设计、施工、使用与管理。

Technical code for safety of cuplock steel tubular scaffolding in construction

ICS
CCS
P
发布
2016-11-15
实施
2017-05-01

本规程适用于城镇供热监测与调控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验收和运行维护。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of urban heating

ICS
CCS
P
发布
2016-11-15
实施
2017-05-01

本规范适用于竣工验收后交付使用的城镇道路(包括车行道、人行道、停车场、广场及附属设施)的养护。

Technical code of maintenance for urban road

ICS
CCS
P
发布
2016-11-15
实施
2017-05-01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燃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施工与调试、验收、运行维护。

Technical code for autromatic system of city gas

ICS
CCS
P
发布
2016-11-15
实施
2017-05-01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