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古今文化结合得最完美的城市

科学研究渴望学术批评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03 10:40:50/ 个人分类:目标

张国清  
浙江大学教授

  前不久,复旦大学主动公布了三起学术违规事件。欣喜之余,我不由想到,如果多一些健康的学术批评,少一些无原则的吹捧,也许这些学术违规事件就可以避 免。推而广之,中国科学家难以摘取诺贝尔奖等重大国际奖项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学家之间相互“攻击”得太少。

  长期以来,在学术共同体中,关起门来,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不关心学界纷争,曾被认为是科研工作者的一大美德。许多人对同行的科研进展关注不够,也懒 得批评他人。一些科研工作者只关注两点,首先是自己的成果能否在权威刊物上发表,其次是它在发表后能否被别人所引用。而作为对科学进步起着重要作用的学术 批评,或者一项成果可能引起的同行共鸣和反响被降格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

  真正的学术批评不是介绍,更不是吹捧。在中国学术界,单纯的、非功利的、为了学术共同体利益的学术批评难得一见,很多学术批评已经变了味,不再是以学 术问题为重心,而是以人际关系为重心;不再是以学术为重,而是以人情为重。结果便出现了一种“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情形,尤其是出现了一种按照对方社会身 份而非学术成果的实质水平来批评其学术水平的情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样的“批评”表面是学术的,实际是人际的;表面上有利于学术进步,实际上却成为学 术进步的一大障碍。

  目前的学术环境似乎偏爱吹捧型的批评而不欢迎攻击型的批评。其实,当我们听说某位学者是“学术骗子”的时候,它起码可以让整个学术界保持高度警惕,这 样的声音,能够让科学研究更接近其本来面目。相比之下,当我们听到一些人被称赞为学术泰斗时,他本人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样的评价,其他人也会因为这个特殊 的称谓而丧失了对其学术进行辨别的勇气。

  为了科学,我们与其相互吹捧,不如相互“攻击”。因为前者容易让人忘乎所以,只有后者才能让人更看清自己。总之,过分赞美比过激批评更容易毁掉科学事业。

TAG: 学术研究科学

hongjingzi 引用 删除 hongjingzi   /   2010-03-03 10:53:48
5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