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仪器厂家>余热回收器仪器厂家

烟气余热回收器厂家

分析测试百科网为您提供烟气余热回收器厂家的厂家、厂商,经销商等信息,在这里,您可以发布余热回收器的供求信息,查询余热回收器的行业标准。我们从事各种余热回收器设备的研究

余热回收器-仪器信息

WELCH 过滤及液体回收泵;型号 2515C-75用于非强酸性或强碱性水溶液的抽滤。干式运行,通过手动调节装置来控制真空及压力配备了1.2 L 的液体收集瓶,真空管线及两个防水&防微粒的在线过滤器

Thermo Scientific™ 化学回收阱;化学回收阱套装,包括SCT120化学回收柱、DC120R一次性活性碳吸收柱和连接管产品特色● 使用一次性吸收柱,便于安装与更换● 固体式化学回收阱

WELCH 过滤及液体回收泵;型号 2511C-75用于非强酸性或强碱性水溶液的抽滤。干式运行,通过手动调节装置来控制真空及压力配备了1.2 L 的液体收集瓶,真空管线及两个防水&防微粒的在线过滤器

系统组成:由岛津自主开发的在线气体分析仪NSA-3080A,在线烟尘计RBV-DUST/Ⅱ,在线气体流量计VPT511BF-A及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组成的监测体系。 监测内容:固定污染源烟气中颗粒物

 系统组成:由岛津自主开发的在线气体分析仪NSA-3090,在线烟尘计RBV-DUST/Ⅱ,在线气体流量计VPT511BF-A及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组成的监测体系。 监测内容:固定污染源烟气中颗粒物

烟气余热回收器厂家相关资料

熔铝炉的节能分析及烟气的余热利用

热量约占炉子热负荷的60%左右,如果不充分利用这部分余热,将造成巨大的热能损失,同时带来周围环境的热污染和烟气污染。因此,应充分利用热传导和烟气余热,减少排放烟气带走热量,实现熔铝炉的节能,具体措施可采取:  1)采用高速均匀化烧嘴,对炉料

低温烟气余热换热器有几种

烟气余热回收换热设备分高温烟气余热回收换热设器、中温烟气余热回收换热设器、低温烟气余热回收换热设器,高温烟气余热回收换热设器适用于烟气温度在220℃~420℃范围内,中温烟气余热回收换热设器适用于烟气温度在  140℃~220℃范围内

轧钢加热炉中低温烟气的余热利用

了烟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又可以回收大量的热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下面就以某钢厂230t/h宽厚板加热炉余热回收案例来说明热管蒸发器在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中的应用。  2.1、加热炉参数概述(见表1)  2.2

高温烟气除尘温度与烟气来源

 在化工、石油、冶金、电力及其他行业中,常产生高温含尘气体。由于不同工艺需要或回收能量抑或达到环保排放标准,都需对这些高温含尘气体进行除尘。烟气中的热量以显热和潜热两种形式存在。热数量取决于烟气的温度和烟气组成成分的热容量。潜热数量取决于

浅谈脱硫烟气余热闪蒸自结晶废水零排放技术

能源哈密煤电有限公司在新疆采用脱硫烟气余热闪蒸自结晶废水零排放技术,达到脱硫废水零排放,蒸发出的干净水回用,固体颗粒物与石膏一起排出。通过上述工艺,既达到了资源综合利用,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一、项目背景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中,吸收塔

什么叫回收率?如何计算回收率?

选矿回收率是指精矿中的金属或有用组分的数量与原矿中金属的数最的百分比。这是一项重要的选矿指标,它反映了选矿过程中金属的回收程度、选矿技术水平以及选矿工作质量。选矿过程要在保证精矿品位的前提下,尽最地提高选矿回收率。其计算方法如下: 实际

国内外余热发电技术分析

  1国内主要的余热发电技术  国内无论哪个行业、哪家技术提供商的余热发电技术,其基本概念和方向是一致的,均是通过余热锅炉(热交换器)回收热空气/烟气等介质中的热量,并进行能量转移,加热给水产生过热/饱和蒸汽,冲动汽轮发电机组做功发电

如何更精准测算烟气中污染物,用它就够了!

CO2S——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该行业基准含氧量* 图片源自正版图片网站Pexels在某些石化行业硫磺回收装置的烟囱排口中CO在烟气中的含量非常高(有些高达1500mg/m3)①,原位氧化锆的测量为直接接触烟气测量,锆池的温度加热到700

烟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CEMS)认证检测合格厂家

   烟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CEMS)认证检测合格厂家名录(截止2017年09月30日)序号单位名称仪器名称报告编号检测项目1天津同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TY-021C型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4-104SO2

新标速递 | 电力行业标准《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公开发布

2021年12月22日,经国家能源局批准,电力行业标准《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DL/T2376—2021)公开发布,并于2022年3月22日正式实施。该标准作为首个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行业技术标准,填补我国发电领域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