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漫谈北大发展与2011年院士增选(一)

2011.12.23

  2011年两院院士增选落下帷幕,110名科技工作者迈入这一中国科技界最高权力家族,其中北京大学新增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一位院士就是一座大山,作为中国两年一度的科技界权势新陈代谢榜,实有必要对其进行一点分析,特别是对北京大学未来理工医科未来发展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

  第一,笔者对院士的定位是中国学术界最高权势谱系,无论院士具有多少舆论争议,短期内院士的权势地位不会改变。所以必须在这个前提下开展下面的讨论,因此本文讨论的是学术权势问题,而非学术本身;对此话题不感冒者或者持有"自己搞好自己的学术就可以了,别闲扯淡"的观念者可以跳过,但请不要以一颗纯洁的心来指责我将学术界污名 化。

  第二,由于笔者整理的关于中科院的资料较充足而工程院比较少,同时北大在工程院方面长期弱势,短期内这一局面不会改观,故下文只针对中国科学院的情况进行评述,欢迎探讨。

  一、

  本届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呈现两大特点:第一,当选人数迅速上升;第二,新科院士普遍年轻。这两个特点来自于一个大背景,需要多费一点笔墨来阐述。

  两院自2007起为了提高院士门槛而开始实施大多数同意制度,即需现有非资深院士中的2/3投票同意方可当选。这一门槛的骤然提高,使得当年两院分别只选出了29人和3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们立即发现情况不对,2009年选出了48人,而中国科学院仍然只选出了35人。到2011年,中国科学院终于坐不住了,白春礼院长在院士大会上提醒各位院士:"年初学部主席团研究了院士队伍的结构问题,学部现有院士678位,平均年龄超过76岁,其中资深院士超过1/3。如果今后几次新当选院士仍保持近两次的数量和平均年龄,一些学部符合常委基本任职条件的院士将低于规定的数额,可参加增选工作的院士数量也将明显减少。" 白院长这番话不可谓不严重,数据显示:不含2011年增选,现有的676位院士中(自他的讲话到本文撰稿期间,又有黄纬禄和张滂两位院士分别以95和94岁高龄谢世),资深院士(80岁以上,本文以1931年及以前出生为准)有232位,而1932-1935年间出生的院士则达到125人,1936-1939年间出生的院士有118人,也就是说,未来四届增选中,无论老院士们如何努力达成共识,都改变不了中国科学院非资深院士负增长的 趋势。不仅如此,院士中的30后有295人,而40后骤降至111人--两院增选均对高龄候选 人有严格限制(工程院规定65岁及以上的候选人只能通过院士提名且只能参选一次,科 学院把年龄线放宽到70岁,且不限次数),开始迈入70岁的40后们在未来院士增选上将 十分困难--谁来接过中国科学界的领军大旗?难怪乎80高龄的赵鹏大院士在投票结束后 兴奋地发微博宣布:"在这个会议室,中科院地学部经过几天紧张的工作,终于诞生了十 名新院士,2011年院士增选工作于昨日中午结束。"同时感慨到:"现在地学部院士的数 量是负增长,每两年过世及资深院士的数量远超过新增的数量,前两次增选本可增加20 名,但实际只选出11名,今年是很少有的用足了10人的名额,现在很多地质学科在中科 院院士队伍中已面临断层危机,如矿床学就没有院士在非资深队伍中了,想当初:冯景 兰,袁见齐,郭文魁,张炳熹。 。 。" 文革的断层终于缓缓移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这 个层面上。

  平心而论,20世纪以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而作为最高学术权威代表的 院士队伍反而出现负增长,的确是不合适的。中国的院士制度有两大特点:第一,数量 少。两院每届(两年一届)总共增加最多120人,涵盖那么多学科,使得院士成为极其稀 缺的资源。相比之下,美国光国家科学院每年都要增选70余人,更别提工程院、医学院了 。第二,权势大。自1955年建立学部委员制度起,院士(学部委员)就不仅仅是国家最 高学术荣誉,更被赋予了国家最高的学术咨议的权力。如此一来,会造成一个结果:在 同一个学科方向上不可能有多位院士,大多数人不愿意有人来影响自己的权威,除非是 自己的亲信,以增加自己的权威。(比如,今年产生了一位烟草院士,在他之前只有一 位烟草院士,恰恰又是他的导师,师徒二人一脉相承,把持这个领域的最高话语权。)

  但是,现实终于让老院士们认识到:无论自己权势多么大,也不能带进棺材;现在最重 要的问题不是拒绝他人来危及自己的权势,而是要挑选合适的接班人以延续权势。因此 ,本届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增长到了51人,而50岁及以下的院士达到了29人!从这个角 度来看,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千人们在本次院士增选中大面积的折戟沉沙--回国时间那么 短,无论你海外学术地位多高,能否承担起中国科技界领军人的重任(这个并非仅仅是 学术成果的问题),尚需时间考察。如果选出来的人是要来革我的命的,那我先否决你 发起革命的权力。

  所以,每一位院士的当选或落选,都是有理由的。特别是那些经过通讯评审能进入第二 轮的人,基本都是这个学科比较突出的人物,谁比谁差多少呢?谁是必上不可的人物呢 ?如果实力真的那么突出,为啥两年前选不上?难道两年之内,学术成果就突飞猛进了 ?光把院士增选视为大佬之间的博弈、比拼候选人能"混"的程度是有失偏颇的,它实际 上有很现实的学科建设的考虑。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一下:鉴于上述赵鹏大院士的担忧, 估计下一届就会产生矿床学方面的院士了。(从这个角度讲,身为矿床学博士的陈骏校 长是得多不招院士们待见啊……)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