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京沪先行试验中医药综合改革

2011.2.28
  京沪两地“试验区”作为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的“试验田”,为全国其他各省中医药发展、改革工作做出了许多突破性的尝试,提供了一些创新的思路。

  中医药服务便民进社区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服务,一直是老百姓的梦想。在北京和上海两个“试验区”的各项工作中,中医药服务进社区的有关项目成为了工作重点之一。

  北京市东城区副区长毛桂芬介绍,东城区作为全国的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依托区内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北京中医医院的临床优势,以社区为突破口,不断推进中医药服务工作。持续开展“社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组建中医药科普知识专家宣讲团。目前,社区卫生机构100%开展了中医药服务,积极推广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2010年,全区中医门诊量占到总门诊量的32.5%,中医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59.64%。

  2008年6月,浦东新区卫生局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合作,开展中医“治未病”进社区推广项目。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局副局长李荣华介绍,区内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训和推广了耳穴贴压技术等8个“治未病”社区服务项目,培养了社区“治未病”专业人才数百人,服务群众数万人次。2010年4月正式启动的“浦东新区中医‘治未病’(社区)中心1+3试点工作”,以浦东新区中医医院为“治未病”中心,周家渡、潍坊、上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治未病”社区中心,截至2010年12月,共服务群众近1.1万人次。

  侧重人才培养学术继承

  有了相应的中医药基础设施,开展中医药服务同样少不了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参与。在对新生代人才的培养以及对传统的继承上,北京和上海的“试验区”更是做足了功课。

  上海浦东新区在教育和学术继承上下大力气,该区副区长张恩迪介绍,充分发挥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资源优势,新区中医药专业留学生到2010年已达到2000多名。“十一五”期间上海浦东新区开展了“挖掘与抢救民间民方”项目。2010年7月,以曙光医院为牵头单位的项目组编写出版了《浦东新区名医名方集萃》,其中收集了浦东地区名医50名,名方70张,系统总结了浦东民间名医的学术思想、诊疗特点、辨证思维和临床经验。

  北京市东城区充分利用区内的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资源,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的支持下,开展了“薪火传承3+3工程”、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等工作,启动了“一经、一书、一园、一操、一网、一班”的“六一”中医药文化校园普及工程。其中,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宏志中学签约成立的国内首个高中中医实验班――“杏林实验班”独具特色。据介绍,该班名额为40人,招收对中医药文化有兴趣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学生除完成普通高中阶段全部课程外,还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基础知识等课程,提高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