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新技术显示琥珀化石中存在DNA可能性极小

2013.9.13

  人们究竟能否克隆出早已从地球上灭绝的恐龙?据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12日(北京时间)报道,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生命科学系研究人员利用目前最先进的下一代测序技术证明,琥珀化石中存在DNA的可能性极小,想让恐龙再次行走在地球上基本不可能。相关论文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

  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科学家通过提取保存在琥珀里1.3亿年前的昆虫体内的DNA,创造出了多种恐龙。上世纪90年代初,许多科学家曾声称,他们已从琥珀中提取到1.3亿年前的DNA,但这些研究遭到了质疑。这些声称提取到的DNA,后来被认为是现代DNA污染物。

  曼彻斯特大学琥珀研究专家大卫·佩内和古DNA专家特里·布朗利用下一代测序技术对柯巴树脂(copal)中的昆虫进行了DNA测序。这种树脂可作为琥珀前身,是一种亚化石树脂。布朗说:“上世纪90年代用于DNA研究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会优先扩增现代的、未损坏的DNA分子,使已经部分分解的古老DNA提取物受到污染,最后给出错误结果。而下一代测序方法对古老DNA来说很理想,因为它能提供提取物中所有DNA的分子序列,而不管它们的长度,几乎不可能优先扩增那些污染的现代分子。”

  研究小组在相对较年轻(60年—10600年)的亚化石树脂昆虫中未能检测到古老DNA,这表明DNA在柯巴树脂中保存得并不好,因此幸存下来的可能性极小。这是对从琥珀化石昆虫中提取到DNA的重大质疑。

  佩内说:“从直观上讲,人们可能会认为昆虫是被树脂完全且迅速地包裹起来,瞬间死亡,这样可能有利于树脂中昆虫的DNA保存下来,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所以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恐龙场景只能留在科幻里。”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