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PNAS:科学家发现梭菌毒素的大门

2014.4.18

banquan19.jpeg

  大的糖基化修饰毒素是不同种类致病梭状芽孢杆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原型是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毒素A和B,可导致抗生素相关的腹泻和伪膜性结肠炎。当前的毒素作用模型表明,结合的重复寡肽(CROP)的C-末端结构域可介导受体的结合。这个模型受到了糖基化的梭菌产气荚膜杆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大细胞毒素(TpeL毒素)的挑战,这种毒素缺乏CROP结构域但仍然能够使细胞中毒。

  目前,德国佛莱堡大学实验和临床药理学及毒理学研究所的Klaus Aktories教授和Panagiotis Papatheodorou博士,发现了负责将产气荚膜杆菌毒素运入细胞的受体。TpeL是由引起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的病原体C. perfringens生成的毒素。它与梭菌属(Clostridium)的许多其他医院细菌所产生的毒素非常相似。该毒素可结合表面分子并蔓延到人体细胞中,在那里它们会导致细胞的死亡。

  Aktories教授指出:“为了阻止毒素进入细胞,很有必要找到作为‘看门人’的受体。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这个关键分子的搜寻工作仍然没有取得成功。”现在,佛莱堡大学的研究人员与美国杜塞尔多夫和荷兰的同事合作,首次发现了这类梭菌毒素的一个受体。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4月15日的《PNAS》杂志。

  梭菌(Clostridia)可在人和动物中引起肠道和伤口疾病,这些疾病往往是致命的。Aktories解释说:“目前,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是医院的一个特别问题。疾病往往会随着抗生素的治疗而出现,通常会导致腹泻,而且还会引起致命的内脏炎症。”毒素强行进入宿主细胞,通过在这些细胞开关上附加一个糖分子,关闭信号分子。一旦这一信号通路已被关闭,细胞就会死亡——感染组织相继死去。

  为了找到受体,研究人员应用一种遗传选择程序,一种所谓的筛选,在这种程序中,来自人类癌细胞株细胞中的单个基因被随机关闭。利用这一程序,研究人员发现,当LRP1蛋白的编码基因在细胞表面被关闭时,细胞就对TpeL毒素产生免疫力。LRP1(代表低密度的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通常会吸收作为血液中lipidsfats运输工具的那些蛋白。研究人员指出,LRP1是长期广受欢迎的关键分子:它还能调节毒素TpeL的摄入。

  该研究团队还提出了一种新模型,Aktories解释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有两种受体蛋白参与了其他糖携带梭菌毒素的影响。”研究人员可以使用这些结果,开发对抗梭状芽孢杆菌的新药物。Aktories希望,这些发现也将为研究人员提供新的动力,去进一步发现毒素受体。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