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华理硕士生意外死亡:教授能堂堂正正做老板吗

2016.6.02

  大学教授能不能堂堂正正做“老板”?华东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在导师创办的企业里实习意外死亡事件,引发关注并带来更多思考。

  近年来,国家调整了高校教师开办企业的相关政策:高校、科研院所应批准并支持科研人员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市教委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叶波长期跟踪沪上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及交易,他坦言,在一些理工科类高校中,得益于观念的转变,如今,教授持股并不鲜见,而这种方式恰恰推动了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

  事实上,在科技发达国家,教授当老板、教授参股,是一种常态。在美国的硅谷,每天都有大量的创业资本和先进的技术成果在相互选择,科研成果的高转化率造就了诸如微软、英特尔等高科技企业。许多企业是由教授和他们的学生创办,而一些大公司在收购科研成果时,也承诺给研发者高额的股权。东华大学一名“千人计划”学者告诉记者,“在国外读书时,教授的名片后面往往加了总经理、董事长等头衔,希望这种情况在中国也会大量出现。这对激活高校老师的创新创业能力是一大利好。”

  松江大学园区某高校一位科技处处长认为,教授创业办企业,在宏观层面上符合国家整体利益。现在问题是,具体的政策始终没有落地,其中,应有相关制约机制,比如,教授课时不能少,研究生培养不能流于形式等等;还要有微观层面的规定,比如,研究生提供服务,报酬如何,保障如何,等等。希望在国家出台宏观鼓励政策时,地方政府及时推出配套规范,让教授既当好教师,也能堂堂正正做“老板”。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