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邢军武:食品安全的科技道德与社会责任

2010.1.20

  编者的话:

  2009年最后一天,上海市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信息称,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因涉嫌生产、销售三聚氰胺超过国家标准的乳制品,被监管部门依法查处。此前,陕西省公安厅也公布已成功侦破陕西金桥生产销售三聚氰胺超标奶粉案件。

  在过去一年里,相关部门已采取各种重大措施来提高食品质量,中国乳品行业也花了很大力气来恢复正面形象,但为什么三聚氰胺毒奶粉仍如幽灵般挥之不去?

 

  2008年9月8日,我的父亲邢健夫——一位抗战时期的老战士,因多器官衰竭停止了呼吸。他去世前一个月,单位的人前来探望,送了一箱三鹿奶。因父亲已不能吃饭,除了喝些奶,我还去超市买了亨氏婴幼儿营养粉与奶混合给父亲喂食。但父亲的生化检查显示蛋白严重不足。父亲去世后,我们看到三聚氰胺毒奶粉的报道,又看到亨氏婴幼儿营养粉也检出三聚氰胺。这意味着在父亲极度虚弱特别需要优质蛋白质的时候,他用来维持生命的奶和营养粉其实并没有蛋白质,而是有毒的化工原料三聚氰胺,由此导致不可逆的肾衰……

  父亲去世这天,正是三鹿毒奶粉在国内被正式披露的一天。这一天震动了世界,也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痛。在我父亲之前,还有许多孩子死去,数千婴幼儿患肾结石或肾衰,无数人受害。

  逝者已矣!正像每一次公共安全事件都使人们学到新知识一样,三鹿使我们知道了业内神奇的“蛋白精”和“三聚氰胺”这个化工原料,也使我们为自身与后代的安全担忧。今天,三鹿事件已经结束,但它留下了仍未解开的谜,也就埋下了仍会萌发甚至蔓延的根:谁将一个有毒化工原料变成了“蛋白精”?它的原创或始作俑者、“知识产权”所有者是谁?又是谁,让这个要命的东西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进入体弱的老人、患者以及母亲和婴儿的口中?

 

  从三聚氰胺看食品安全的科技背景

  众所周知,食品和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是其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蛋白质含量不仅是其产品是否合格的前提,还是其市场销售的卖点。食品或饲料企业面临一个自相矛盾的利益选择:一面是市场和国家标准要求其保持产品的蛋白质含量与质量,另一面则是成本和效益却驱使其尽量降低产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和质量,以获取最大投入产出比和利润空间。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寻找蛋白质的廉价替代品,该替代品必须满足如下条件:1.来源丰富、价格低廉;2.便于添加、无臭无味;3.能冒充蛋白质通过法定检测;4.对人畜无毒副作用。而能担此重任者则须具备如下条件:1.熟悉分析化学和国家法定检测技术;2.有丰富的化学、化工及食品工业知识和经验;3.具备良好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设备;4.有相关专业基础或外语能力。

  显然,具此条件者只能是专业科技人员。他们熟知食品蛋白质的法定检测方法是“凯氏定氮法”,该法通过测定样品的氮含量推算蛋白质含量。根据国家标准,将测出的氮含量乘以6.38,即为蛋白质含量。三聚氰胺分子式含氮量66.6%。添加三聚氰胺可几十上百倍地提高样品中的“蛋白质”检测值。以牛奶蛋白质含量为2.8%计,氮含量为0.44%,奶粉蛋白质含量为18%计,氮含量为2.88%。而三聚氰胺含氮量为牛奶的151倍,奶粉的23倍。因此每100克牛奶中添加0.1克三聚氰胺,就能提高0.4%的“蛋白质”检测值。且三聚氰胺无臭无味,掺杂后只要不引起中毒,就不易发现。而据早期文献,大鼠口服半数致死量大于3克/公斤体重。另有报道称大剂量三聚氰胺饲喂大鼠、兔和狗,未见明显中毒现象。这成为专家选择三聚氰胺的安全依据。于是,三聚氰胺被冠以“蛋白精”销售,成为食品行业牟取暴利和提高竞争力的利器,但对动物长期摄入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诱发膀胱癌的记载,专家却未予理会。这个有毒化工原料就这样变成了食品行业的“蛋白精”,成了牛奶巫师们点水成奶的法宝。直到2007年美国宠物因三聚氰胺食品中毒死亡,其毒性才为人关注。可见,所谓“蛋白精”的发明,完全是业内专家对法定蛋白质检测方法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研发。如无食品和饲料的法定蛋白质含量标准,则只需减少蛋白质用量即可。正是为了既减少蛋白原料的实际用量,又达到法定的“合格”标准,研发专家才利用法定测试方法的缺陷,完成了以三聚氰胺冒充蛋白质的重大“发明”。

  在饲料里首次发现三聚氰胺大约是1988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从俄亥俄州和科罗拉多州两家饲料公司生产的颗粒饲料中查出三聚氰胺。这些饲料主要用于出口。据此推测用三聚氰胺冒充蛋白质或源自美国,并很快被各国引进推广。有报道称:山东无棣十多年前加工“蛋白精”曾是公开体面的生意,多个村庄靠此致富,成为中国最大的鱼粉市场,附近化工厂的废料也因此极为抢手。这些“蛋白精”经过简单加工变成“高科技”蛋白粉公开销售并出口。2007年我国大陆分别从我国台湾地区的观赏鱼饲料,马来西亚、泰国、秘鲁的鱼粉,澳大利亚的宠物食品中检出三聚氰胺。可见该技术已在世界范围扩散。而从饲料到食品的大规模应用,使发生更严重事件成为必然。终于,2008年,毒奶粉事件全面爆发,大量食用含有三聚氰胺奶粉的婴幼儿发生肾结石甚至尿毒症,部分婴儿死亡。随后发现22家婴幼儿奶粉生产商的69批次产品和美国亨氏等著名婴幼儿营养粉产品含有三聚氰胺。

  美国宠物在中国的婴幼儿之前受害,但三聚氰胺的严重后果没有引起相关人员的良知发现,他们本来有机会召回产品,从而减少受害的人数和程度,也从而减轻自己的罪孽,但他们没有。所有的奶制品和相关食品企业、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的都没有。这就是奸商的特征。

  但是,还有一个群体在沉默,那就是研发和推广了三聚氰胺“蛋白精”的专家们。他们发明或引进这一技术成果并获利,却把这作为一个秘密掩藏起来。如果说在美国宠物事件之前,他们是基于对三聚氰胺毒性缺乏足够认识而进行的研发,他们研发的动机只是为牟利而非害人,那么当大范围的动物中毒发生之后,他们的沉默就比奸商更不可原谅。

 

相关专题:三鹿奶粉事件——中国最大的食品安全事件

http://www.antpedia.com/special/12-collection.html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