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PNAS:比较基因组分析揭示熊猫遗传奥秘

2017.1.20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魏辅文研究员长期从事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研究,是大熊猫和小熊猫保护生态学等领域的权威科学家,2006年有关大熊猫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成果曾入选了年度美国Discover杂志12大生物科技新闻,去年其研究组还在Science上发文揭示大熊猫维持异常低能量代谢的机制。最新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刊发了魏辅文研究组的最新成果:通过检测一只雄性小熊猫的基因组序列,并把它与大熊猫的重组装基因组进行了比较,从而阐明了熊猫趋同进化的遗传基础,并提出了一个通过基因组比对分析阐明趋同演化的例子。

  尽管大熊猫和小熊猫都被分类为食肉动物,但它们是从食肉祖先单独进化出来的,在大约4750万年前相互分离,几乎完全依靠竹子生存,这种现象称为表现型趋同,在亲缘关系远的物种之间观察到了这种现象。此外,这两个物种都有一个伪拇指,这可以让这些动物灵巧地抓住竹子。

  为了分析这类趋同的遗传基础,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测定了一只雄性小熊猫的基因组序列,并把它与大熊猫的重组装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发现了大熊猫和小熊猫独立进化出诸如基于竹子的饮食以及伪拇指等共同特征的一个遗传基础。

  基因组分析揭示出了70个基因的适应性趋同的迹象,包括涉及伪拇指发育的两个基因DYNC2H1 和 PCNT的趋同的氨基酸取代。此外,涉及饮食蛋白质消化和氨基酸利用的酶,以及涉及维生素代谢与吸收的蛋白质,表现出了适应性趋同的迹象,这提示这些基因可能类似地进化出来,从而支持和补充一种基于竹子的饮食。

  大熊猫和小熊猫的基因组都有10个伪基因,这是在进化过程中退役的基因的版本。尤其是能让食肉动物尝到肉的鲜味的TAS1R1基因在这两个物种中都是伪基因,这反映了这些动物从食肉性到杂食性最终变为草食性的转变。

  此前,这一研究组与北京动物园和阿伯丁大学的学者合作,发现大熊猫每日能量消耗异常的低,几乎与树獭相似;并进一步从形态、行为、生理、遗传和基因组等方面系统揭示了大熊猫维持异常低能量代谢的机制。

  研究显示,大熊猫维持异常低水平的能量消耗与其耗能器官(如大脑、肝脏和肾脏)缩小、活动水平降低和甲状腺激素水平低等特征密切相关,而甲状腺激素水平低很可能与其基因组上调控甲状腺素合成通路中的一个特异遗传突变相关。因此,通过维持异常低的能量代谢,大熊猫可采食高纤维低营养低能量的竹子而得以生存繁衍,这可能是在长期演化中大熊猫对其食性特化(专食竹子)的一种适应。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