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31 标准查询与下载



共找到 206 条与 相关的标准,共 14

本文件规定了香山之品大麦粉的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食用大麦粉。

Xiangshan quality barley flour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10-31
实施
2023-10-31

本文件规定了香山之品全麦粉的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食用全麦粉。

Xiangshanzhipin whole wheat flour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10-31
实施
2023-10-31

本文件规定了香山之品莜麦粉的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食用莜麦粉。

Xiangshan's premium oatmeal flour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10-31
实施
2023-10-31

本文件规定了香山之品甘薯粉的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食用甘薯粉。

Xiangshanzhipin Sweet Potato Flour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10-31
实施
2023-10-31

本文件规定了香山之品三乡濑粉的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以优质粘米粉为主要原料,与热水拌和成稠度适中的粉浆,经挤压工艺成型的细长且很有韧性的圆条状鲜粉。

Xiangshan's product Sanxiangse powder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10-31
实施
2023-10-31

本文件规定了香山之品腐竹的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以大豆为原料,经去皮、浸泡、磨浆、滤浆、煮浆、揭皮、沥浆、晾晒、烘干、分级、检验、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而成的豆制品。

Xiangshan's product beancurd stick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10-31
实施
2023-10-31

本文件规定了香山之品黑麦粉的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食用黑麦粉。

Xiangshanzhipin rye flour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10-31
实施
2023-10-31

本文件规定了香山之品荞麦粉的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食用荞麦粉。

Xiangshan's top quality buckwheat flour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10-31
实施
2023-10-31

本文件规定了香山之品大米粉的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食用大米粉。

Xiangshanzhipin rice noodles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10-31
实施
2023-10-31

本文件规定了香山之品玉米粉的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食用玉米粉。

Xiangshanzhipin corn flour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10-31
实施
2023-10-31

本文件规定了香山之品高粱粉的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食用高粱粉。

Xiangshan quality sorghum flour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10-31
实施
2023-10-31

1、关于可溶性总糖(以葡萄糖计)含量指标   制定可溶性总糖(以葡萄糖计)指标,目的是用于判定甜脆玉米的甜度,甜度适中的甜脆玉米,体现了甜脆玉米的成熟度和适口性,成熟度不够和老熟的玉米,甜度偏低,不适合作为预制菜食用。成熟度不够,固形物含量不足,产量低,淡而无味;成熟过老,糖类转化为淀粉,口感粗糙无味。呈甜感物质的含量是体现甜味的必备条件,包括单糖和有甜味的多糖,玉米中主要包含有: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等。只有可溶性糖类才能体现甜味,多糖类物质淀粉、果胶等不具有甜味,通过生产过程中的风味评定总结,可溶性总糖(以葡萄糖计)不低于 3g/100g。如果低于3g/100g表明玉米过嫩或过老,不适合用于预制菜食用。 关于可溶性总糖(以葡萄糖计)偏差大的说明:由于甜脆玉米不同植株的生长存在一定差异,植株强壮程度不同,光照和水分,肥料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不可能同一时间成熟,导致乳熟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只要80%以上符合甜度要求即可。甜脆玉米乳熟营养成分的变化描述如下:  甜脆玉米乳熟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是甜脆玉米加工采收的重要时期,它决定了加工产品的感官特征、营养价值和商品性。 (1)水分的变化:乳熟期玉米籽粒均处于脱水状态,即授粉(后)16天含水量开始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超甜玉米日平均脱水率约1.88%,普甜玉米日平均脱水率约1.27%。由于脱水率的大小与籽粒固形物的积累成正相关,这就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同时,籽粒的含水量还受气候、灌溉等条件的影响。籽粒的含水量常被用来作为甜玉米采收的指标之一。 (2)可溶性总糖(以葡萄糖计)的变化:乳熟期总糖的变化总体是先升后降。甜脆玉米的采收一般在总糖含量最高时采收,这样可以保证其良好的风味和口感。蔗糖和果糖也有类似的变化趋势,而葡萄糖的变化是在授粉后16~22天就逐渐减少。 (3)淀粉的变化:乳熟期淀粉的含量呈直线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糖不断地向淀粉转化的结果。这种转化使甜脆玉米失去应有的风味和良好的口感。所以,淀粉含量对甜脆玉米适时采收很重要。 (4)蛋白质的变化:乳熟期蛋白质总的变化是先升后降,变化幅度较小,品种之间有较大的差异。不同类型玉米籽粒中氨基酸总量、蛋白质态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及赖氨酸、色氨酸含量变化趋势相同。 (5)维生素的变化:在乳熟期甜脆玉米的维生素含量变化规律为抛物线型。普通玉米变化较平缓,且甜脆玉米的多数维生素含量变化规律高于普通玉米,特别是维生素 E 、维生素 C 的含量。所以,甜脆玉米能充分表现出其水果和蔬菜的品质特征。 (6)脂肪和脂肪酸的变化:甜脆玉米中80% 的脂肪为不饱和脂肪酸。玉米粒成熟初期,便合成大量脂肪。 2、关于污染物限量  依据 GB 2762-2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 4.1.1 中表1中第一条的表示,“谷物及其制品[麦片、面筋、粥类罐头、带馅(料)面米制品除外]”,铅限量(以Pb计,mg/kg)≤0.2;铅限量超出0.2mg/kg即为不合格。  通过对云南的土壤情况调查,部分地方土壤含铅量超标,从而导致种植的农作物含铅量超标,所以,通过抽样检验,发现铅超标的地块,不适于甜脆玉米的种植,种植和收购过程中应加以控制。 3、关于真菌毒素   依据GB 2761-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中的规定,黄曲霉毒素 B1 限量 玉米、玉米面(渣、片)及玉米制品,20μg/kg,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谷物及其制品 玉米、玉米面(渣、片) 1000μg/kg,赭曲霉毒素 A谷物及其制品 谷物a 5.0μg/kg,玉米赤霉烯酮 谷物及其制品 玉米、玉米面(渣、片) 60μg/kg,通过抽样检验,检验结果都符合要求。 4、关于微生物   采用NY/T 418-2014《绿色食品 玉米及玉米粉》中的指标,致病菌依据GB 29921-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制定。

Premade Sweet Crispy Corn

ICS
67.230
CCS
C131
发布
2023-10-27
实施
2023-11-01

本文件规定了高筋湿面生产流程规范的术语和定义、生产设施、原料要求、生产要求、生产管理、生产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高筋湿面生产流程及管理。

High-gluten wet noodle production process specifications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10-18
实施
2023-10-31

本文件确立了内蒙古兴安盟生态产品速冻面米与调制食品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生产管理、工艺要求及质量控制、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兴安盟区域内生态速冻面米与调制食品产品的生产经营及评价认定。

Inner Mongolia Xing'an League ecological products quick-frozen noodles and prepared foods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10-10
实施
2023-11-10

本文件规定了高筋雪花粉加工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高筋雪花粉的加工技术及检验。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cessing high-gluten snowflake powder

ICS
67.020
CCS
C131
发布
2023-09-27
实施
2023-10-12

本文件规定了特级特精粉加工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工艺、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特级特精粉的加工技术及检验。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cessing special grade extra fine powder

ICS
67.020
CCS
C131
发布
2023-09-27
实施
2023-10-12

规定了花色挂面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贮存

Colorful noodles

ICS
67.040
CCS
C131
发布
2023-09-27
实施
2023-09-27

本文件规定了小麦加工小麦粉过程中的术语和定义、选址与厂区环境、厂房和车间、设备与设施、卫生管理、原辅料、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产品的包装、储存、运输、销售、产品召回管理、培训、管理制度和人员、记录与文件管理的要求。 本标准各项技术内容的依据 本文件中的技术内容主要是针对小麦加工这一特定的生产行为,对GB 13122-2016中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同时补充了有利于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的新技术。 第1章范围。规定了本文件中标准化对象及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制粉用小麦经机械等物理方式加工成小麦粉过程中原料采购、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本文件适用于食用小麦粉加工的质量安全管理。 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引用的文件中,注日期的,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本文件中部分条款引用了GB 14881-2013和GB 13122-2016中特定条款,为了确保不会因为标准更新给文件使用者带来困扰,采用了标注日期引用。 第3章术语和定义。GB 1351、GB/T 1355和GB 14881-2013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前3章内容为GB/T 1.1-2020规定的固定章节。 第4章至第7章涉及选址、厂区环境、厂房、车间、设备、设施以及卫生管理等,现行国家标准GB 14881-2013和GB 13122-2016中的规定满足使用要求,因此本文件在涉及相关内容时对标准中的条款进行了引用。 第4章选址与厂区环境。选址应符合GB 14881-2013中3.1的规定;厂区环境应符合GB 14881-2013中3.2的规定,本文件对于厂区空气质量要求作了进一步明确——空气质量不低于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二类区标准。 第5章厂房和车间,应符合GB 14881-2013中第4章的相关规定。 第6章设备与设施。设施应符合GB 14881-2013中5.1的规定,设备应符合GB 13122-2016中5.2的规定。 第7章卫生管理。其中管理制度应符合GB 14881-2013中6.1的规定;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应符合GB 13122-2016中的6.2规定;厂房及设施卫生管理应符合GB 13122-2016中6.3的规定;食品加工人员健康管理和卫生要求应符合GB 14881-2013中6.3的规定;虫害控制应符合GB 13122-2016中6.5的规定;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GB 14881-2013中6.5的规定;工作服管理应符合GB 14881-2013中6.6的规定。 第8章原料要求。为保证终端产品质量,要求小麦应符合LS/T 3109的规定(质量指标严于GB 1351),同时出于对产品安全的考虑,要求小麦中热损伤粒、霉变粒、麦角、毒麦应符合GB 2715中第3章的规定。另外由于小麦易受到污染物、真菌毒素、农药残留的污染,本文件规定小麦中污染物的限量应符合GB 2762的规定,真菌毒素的限量应符合GB 2761的规定,农药残留应符合GB 2763的规定。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应符合GB 2760的规定,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GB 14880的规定。 本文件第9章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生产过程中涉及产品污染风险控制、生物污染的控制、化学污染的控制、物理污染的控制以及生产过程中通过适宜加工工艺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等。其中产品污染风险控制、生物污染的控制、化学污染的控制、物理污染的控制参考GB 13122-2016第8章内容,分别引用了GB/T 14881-2013中8.1-8.4的规定。 在“十三五”“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专项项目“粮食污染物综合处理技术集成与示范”的成果显示,新型色选机和柔性擦皮真菌毒素消减设备能够有效减低或消除真菌毒素在终端产品中的残留量,相关技术成果通过了中国粮油学会的评价。因此针对小麦粉加工过程中真菌毒素污染的控制,本文件将利用新型色选机以及柔性擦皮技术降低原料中真菌毒素污染水平的加工方式列为推荐性条款(9.5.2和9.5.3),供生产企业选择使用。同时,根据评审专家的意见,以注的形式补充了柔性擦皮的相关信息。 本文件第10章产品质量要求。随着粮食加工业的细化发展,小麦粉根据其制品形式,分为多种小麦粉,如面包用小麦粉、面条用小麦粉、饺子用小麦粉等。根据现行相应产品标准要求,本文件第10章产品质量要求,引用了对应产品的要求。质量要求的证实方式,由于产品不同,要求不完全一致,难以在本文件中详细描述,故要求“根据产品对应标准执行”。 第11章检验规则。一般规则,按GB/T 5490执行,并规定“检验组批”定义——“同原料、同工艺、同设备、同日期加工的同种产品为一批次。”受产品种类不同,涉及的检测要求不同,对于出厂检验规定“出厂检验项目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规定。”判定规则要求“根据相应产品标准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新型色选机,区别于传统的利用可见光识别异色粒技术,是采用了“可见+近红外”技术,经过这种新型色选机的筛选,能够有效降低原料中真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EN)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称呕吐毒素,DON)的污染水平。利用柔性擦皮技术同样可以降低小麦中真菌毒素污染水平,实验验证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柔性擦皮处理前后小麦中DON的含量变化 物料                  DON污染水平μg/kg        脱除率% 小麦                         2588.62                      - 处理一次           687.52                        73.4 处理二次                 567.20                        78.1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heat processing quality and safety

ICS
67.020
CCS
C131
发布
2023-08-31
实施
2023-10-20

3. 风险预警等级划分 选择小麦原粮、入润麦、入磨麦、中路粉、后路粉、成品小麦粉、小麦麸等小麦加工关键节点。其中小麦原粮、成品小麦粉分为3个风险预警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低”、“中”、“高”;入润麦、入磨麦、中路粉、后路粉分为2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低”、“高”;小麦麸分为5个风险预警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低”、“中低”、“中”、“中高”、“高”。每个关键节点的风险预警等级均设置对应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要求,以及后续加工及利用建议。 明确了小麦不同节点物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预警阈值确定方法。 此外,小麦加工风险等级划分还包括“生产设备”、“生产用水”、“取样”和“检测方法”四个部分。为使预警过程获得结果具有一致性,生产设备和设施应满足GB 13122和GB 14881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取样点并非越多越好,充分考虑加工过程中各个节点物料的采集难度、适用性和可靠性,最终确定小麦原粮、入润麦、入磨麦、中路粉、后路粉、成品小麦粉和小麦麸作为关键节点,用于取样分析其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检验方法明确各个关键节点物料的检测参照的方法,其中食品用的检验对象参照标准GB 5009.111或LS/T 6113,非食品用的检验对象参照标准GB/T 30956或LS/T 6113,由此获得的检测数据具有可比性。 4. 小麦加工风险预警流程 根据小麦加工过程及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的变化,绘制风险预警流程图。其中关键节点为小麦原粮、入润麦、入磨麦、中路粉、后路粉、成品小麦粉和小麦麸。以小麦原粮为例,测定小麦原粮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含量。若≤250 μg/kg,则为低风险预警等级,该原粮安全性较强,在后期无需进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的检测,工序可选性较强,可用于生产食用小麦粉、食用小麦麸或食用全麦粉;若250~900 μg/kg,可进入清理工段;若>900 μg/kg,则为高风险预警等级,可对其拒收。其他关键节点预警方法同上。对小麦加工关键节点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的风险预警,有助于指导小麦加工过程,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情况下节粮减损。 5. 小麦加工风险预警发布 小麦风险预警发布一共分为两步。首先进行风险预警响应,向质量控制部门发出风险预警通报,提醒相关生产人员参照风险预警流程图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预警等级节点的物料实施响应措施后,接下来在下一批次再次测定该节点物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含量,并对该节点的风险等级进行重新评估:若该节点判定为低风险预警等级,该节点的风险预警应予以解除;若该节点判定为中低及以上风险预警等级,该节点的风险预警等级应进行动态调整,并执行与之对应的响应措施。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isk early-warning of deoxynivalenol in wheat processing

ICS
67.060
CCS
C131
发布
2023-08-31
实施
2023-10-20

2.2 本标准各项技术内容的依据 本文件中的技术内容主要是针对玉米加工这一特定的生产行为,对GB 13122-2016中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同时补充了有利于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的新技术。 第1章范围。规定了本文件中标准化对象及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食用玉米糁、玉米粉加工过程中原料采购、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本文件适用于食用玉米糁、玉米粉加工。 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引用的文件中,注日期的,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本文件中由于玉米糁、脱胚玉米粉、全玉米粉的定义引用自NY/T 418-2023,为了确保文件使用者对定义的准确理解,不会因为标准更新给使用者带来困扰,引用时标注了日期,同样的原因GB 14881、 GB/T 20570和GB 13122也保留了日期。 第3章术语和定义。NY/T 418-2023和GB 14881-2013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前3章内容为GB/T 1.1-2020规定的固定章节。 第4章至第7章涉及选址。厂区环境、厂房、车间、设备、设施以及卫生管理等,现行国家标准GB 14881-2013和GB 13122-2016中的规定满足使用要求,因此本文件在涉及相关内容时对标准中的条款进行了引用。 第4章选址与厂区环境。选址应符合GB 14881-2013中3.1的规定;厂区环境应符合GB 14881-2013中3.2的规定,本文件对于厂区空气质量要求作了进一步明确——空气质量不低于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二类区标准。 第5章厂房和车间。应符合GB 14881-2013中第4章的相关规定。 第6章设备与设施。设施应符合GB 14881-2013中5.1的规定,设备应符合GB 13122-2016中5.2的规定。 第7章卫生管理。其中管理制度应符合GB 14881-2013中6.1的规定;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应符合GB 13122-2016中的6.2规定;厂房及设施卫生管理应符合GB 13122-2016中6.3的规定;食品加工人员健康管理和卫生要求应符合GB 14881-2013中6.3的规定;虫害控制应符合GB 13122-2016中6.5的规定;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GB 14881-2013中6.5的规定;工作服管理应符合GB 14881-2013中6.6的规定。 第8章为原料要求。为保证终端产品质量,要求原料玉米不仅其质量符合GB 1353的要求,还要达到LS/T 3110-2017《中国好粮油 食用玉米》的要求(主要是脂肪酸值干基时应不超过40mg/100g,以KOH计)。对于原料玉米的采购、运输、储存应符合GB 13122-2016中7.2的规定。由于原料玉米容易受到污染物、真菌毒素、农药残留的污染,本文件规定原料玉米中污染物的限量应符合GB 2762的规定,真菌毒素的限量应符合GB 2761的规定,农药残留应符合GB 2763的规定。 本文件第9章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生产过程中涉及产品污染风险控制、生物污染的控制、化学污染的控制、物理污染的控制以及生产过程中通过适宜加工工艺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等。其中产品污染风险控制、生物污染的控制、化学污染的控制、物理污染的控制参考GB 13122-2016第8章内容,分别引用了GB/T 14881-2013中8.1-8.4的规定。 在“十三五”“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专项项目“粮食污染物综合处理技术集成与示范”的成果显示,新型的光电分选设备和基于脱皮提胚工艺的真菌毒素消减机能够有效减低或消除真菌毒素在终端产品中的残留量,相关技术成果通过了中国粮油学会的评价。因此针对玉米糁、玉米粉加工过程中真菌毒素污染的控制,本文件将利用新型色选机以及脱皮提胚技术降低原料中真菌毒素污染水平的加工方式列为推荐性条款(9.5.2和9.5.3),供生产企业选择使用。 本文件第10章产品质量要求。参考了GB/T 10463-2008《玉米粉》和NY/T 418-2023《绿色食品 玉米及其制品》的要求,其中脂肪酸值还参考了LS/T 3110-2017《中国好粮油 食用玉米》中的限量要求, 3个标准中对于脂肪酸值的限量要求对比如表1所示。本文件对原料终端产品采用了与NY/T 418-2023一致的限量要求。 表1 脂肪酸值的限量要求对比 标准编号 对脂肪酸值(KOH)干基的限量要求 GB/T 10463-2008 脱胚玉米粉:≤60 mg/100g 全玉米粉:≤80 mg/100g NY/T 418-2023 玉米: ≤40 mg/100g 玉米糁:≤80 mg/100g 脱胚玉米粉:≤60 mg/100g 全玉米粉:≤80 mg/100g LS/T 3110-2017 玉米:≤40 mg/100g 本文件第11章,是依据第10章的要求,提供的证实方式。 11.1 扦样、分样:按GB/T 5491执行。 11.2 水分测定:按GB 5009.3执行。 11.3 粗脂肪测定:按GB 5009.6执行。 11.4 含砂量测定:按GB/T 5508执行。 11.5 磁性金属物测定:按GB/T 5509执行。 11.6 脂肪酸值测定:按GB/T 20570中附录A执行。 脂肪酸值测定,目前现行有效的方法有GB/T 5510-2011《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脂肪酸值测定》和GB/T 20570-2015《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附录A。其中GB/T 5510-2011提供了两种测定方法——苯提取法和石油醚提取法,均为手工滴定法,苯具有易挥发、易燃的特点,其蒸气有爆炸性。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可引起急性中毒,对环境也不友好;石油醚极易燃烧,其蒸气或雾对眼睛、黏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GB/T 20570-2015采用无水乙醇提取,对检测人员伤害小,对环境友好。GB/T 5510-2011发布相对较早,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检测设备有了新的更新,GB/T 20570-2015附录A中除了提供手工滴定法外,还提供了仪器法——电位滴定仪法和自动滴定仪法,其中自动滴定仪可自动计算脂肪酸值。综合考虑,脂肪酸值测定与LS/T 3110-2017中的方法一致,采用GB/T 20570-2015《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附录A的方法。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quality and safety of processing of edible corn grits and corn meal

ICS
67.020
CCS
C131
发布
2023-08-31
实施
2023-10-20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