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k帕克原子力显微镜
400-6699-117转1000
热门搜索:
分析测试百科网 > Park原子力 > 新闻动态 > ACS Nano I 用扫描探针显微镜表征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本征电学特性

ACS Nano I 用扫描探针显微镜表征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本征电学特性

发布时间: 2021-08-26 15:12 来源:Park帕克原子力显微镜

用扫描探针显微镜表征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本征电学特性

*以下应用说明基于 ACS Nano publication, 2021 15, 6, 9482–9494. 出版日期: May 27, 2021.



介绍

 

传统的平面硅晶体管(FET)中,向尺寸小于晶体管厚度栅极可控性弱,从而导致不利的短沟道效应,包括漏电流、沟道中载流子迁移率饱和、 沟道热载流子退化和 介质层时变击穿。因此,需要减小晶体管主体厚度以确保有效的栅极静电控制。理论研究表明,由于二维 (2D) 材料的原子厚度和表面懸鍵,特是二维过渡金二硫化物 (TMD) 为沟道材料的性能硅,能够实现原子级尺度优异静电门控,降低断电功耗,一步展摩尔定律。[1-6]

表征沉积态二维材料的内在物理和电学特性的适当技术是沉积态二维材料的质量与基于二维材料的电子设备性能之间的关键联系。此联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控制和改进基于二维材料的设备的性能。然而,在没有任何转移和图案化过程的情况下,在纳米尺度上分析沉积态二维材料的固有电学特性的技术是有限的。

      在本应用说明中,扫描探针显微镜 (SPM) 用于研究沉积态二维TMD 的固有电学特性。 导电原子力显微镜 (C-AFM) 无需任何图案化,直接在生长态二维材料表面进行扫描。 C-AFM 能够将生长态二维材料的电导率与其形貌相关联,从而将二维材料的电特性与其物理特性(如层厚度等)联系起来。所有这些,C-AFM为我们提供了沉积态2D材料的全面信息,并帮助我们评估这些固有特性对基于二维材料的纳电子学的影响。



实验细节

        Park NX-Hivac

1-1.jpg


在高真空(~10-5Torr)下,用 C-AFM 在 Park NX-Hivac AFM 上使用 Pt/Ir 涂层的硅探针(弹簧常数 k~3N/m,共振频率 f0~75kHz,PPP-EFM)评估蓝宝石上生长态 MoS2和WS2层的固有电学特性。高真空环境有助于减少样品上始终存在的水层。[4,6] 将C-AFM测量的偏压施加到样品卡盘上,并通过线性电流放大器测量产生的电流。收集所有 C-AFM 电流图所施加的偏压均为1 V。在样品的顶部和侧面涂上银漆,以确保电接触。



结果与讨论

      在 C-AFM 电流图(图 1b)中,同轴切割蓝宝石上沉积的 MoS2 层在整个表面上显示出非均匀导电性,尽管图 1a 中的形貌显示了完全聚结的单层 MoS2 ,其顶部约有~37%的表面晶体(命名为1.3 ML)。通过引入离轴 1º 切割蓝宝石作为衬底,MoS2 层的电导率变得更加均匀, 与它们更均匀的表面结构一致(图 1c 和 d)。 总体而言,离轴 1º 切割蓝宝石上约~83% 的单层 MoS2 具有更高的电导率,而使用同轴上切割蓝宝石仅占 51%。 [7] 电导率较低的区域在图 1b、d 中用粉红色标记,阈值电流约为 ~0.3 μA。 因此,通过引入离轴 1º 切割蓝宝石(图 1b、d 中的 49% 到 17%) 可降低较弱导电区域的密度。



2.png

1.(a,c)分在同离轴切割蓝宝石上生1.3 ML MoS2的C-AFM形貌图(b、 d)时与a,c)一起获得的 C-AFM 。通过电阈值~0.3μA),第一单层MoS2中的非均导电性较弱域以粉色突出示。经许像。[7] Copyright 2021,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通过跳过蓝宝石晶片的预外延处理过程,该密度可以进一步降低到约~6.5%(图 2a-b)。具有较低电导率的 MoS2 区域的形状不是随机的,而是对应于特定的下层蓝宝石阶地。离轴 1º 切割蓝宝石上具有较低 MoS2 电导率的区域对应于聚集在一起的阶地。在预外延处理和 MOCVD 过程中,台阶会分解和凝聚。台阶(变形)成型主要由预外延处理和 MOCVD 工艺中使用的高温驱动。正如对离轴 1º 切割蓝宝石所预期的那样,随着 Wterrace 变窄,阶梯聚束变得更可能发生。当单层 MoS2 沉积在离轴 1º 切割蓝宝石上而不进行任何预外延处理时,高导电区域的密度从 83%(图 1d)进一步增加到 93.5%(图 2b)。可以观察到成束台阶(具有更高的 Hterrace,图 2a 中的 5.8%)和导电性较弱的区域(图 2b 中的暗区为 6.5%)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从图 2c 中的地形和电流图提取的横截面轮廓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观察结果。然而,在图 2b 中没有完全去除导电性较弱的区域。这应该与生长温度(在我们的工作中为 1000 °C)有关,该温度足以在沉积过程中在蓝宝石表面引入阶梯聚束。[8-10]



3.png

图2. 蓝宝石上生长的MoS2的不均匀导电性. (a-b)C-AFM 形貌图,同时获得离轴1º切割蓝宝石上1.3 ML MoS2 的电流图. (c)(a-b)位置处的相应横截面高度(红色)和电流(蓝色)剖面. (d- e)形貌图,同时获得同轴切割蓝宝石上3.5 ML MoS2的电流图。经参考文献[7]许可,对图像进行了改编。 Copyright 2021,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关于观察到的 MoS2 电导率分布的不均匀性,我们发现非封闭顶层中 MoS2 晶体的存在不会影响电导率。 事实上,具有较低电导率的 MoS2 区域与 MoS2 层厚度几乎保持不变,因为它们也存在于 3.5 ML MoS2 中(图 2d-e):形貌和当前图像中黄色虚线区域的比较表明,MoS2 晶体具有非封闭顶层中方向错误的基面不会影响该区域的导电性。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电导区域的存在不仅出现在 MoS2 外延层中,也出现在蓝宝石上生长的 MOCVD WS2 层中,如图 3 所示。


4.png

3.(a-b)同轴切割蓝宝石的形貌图和同时获得的1.7 ML WS2经参考文[7]可,对图行了改 Copyright 2021,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因此,较低的导电性主要与完全闭合的第一MoS2单层有关,而不是与非闭合的顶层有关。图4a-b显示了两个第二层MoS2晶体,其中一些区域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而另一些区域具有较低的导电性,从而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点。



5-5.png

4.(a-b)在同轴切割蓝宝石上生的1.3 ML MoS2上第2-3MoS2导电性。(a)在同轴切割蓝宝石上生的MoS2的形貌及其相的(b)。白色的晶体示部分域具有高的导电性,部分域具有低的导电性,表明表面晶体对蓝宝石上MoS2的不均匀导电贡献不大。(c-f)切割蓝宝石上生的1.3 ML MoS2的降解。(c-d)MOCVD生后立即收集的1.3 ML MoS2的1 V下的形貌图及其相图。(e-f)在氮气柜存6月后,同一品在1 V下的形貌。在(c)中,但在(e)中MoS2被部分化,这总(f)中的较弱导电区经参考文[7]可,对图行了改 Copyright 2021,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结果表明,蓝宝石起始表面的状态是决定第一层MoS2单层物理和电学性能的关键参数之一。


结论

      通过 C-AFM 评估二维 TMD的固有电学特性,并将其与样品形貌联系起来。我们在沉积的二维 TMD 单层中发现了非均匀导电性,这可能源于:(i)TMD 层厚度变化导致的TMD 表面粗糙度; (ii)蓝宝石表面形貌引起的 TMD 应变;(iii)由于每个蓝宝石阶地的 TMD 形核率的依赖性,TMD 晶粒内缺陷率;(iv)蓝宝石表面结构和终端引起的 TMD 界面缺陷,可能导致不同的局部掺杂效应。进一步的研究正在进行中,将 C-AFM 与先进的光谱技术(如拉曼、PL和TOFSIM)相结合,以进一步探索外延二维材料的固有特性。


参考文献

 (1) Liu, Y.; Duan, X.; Shin H.-J.; Park, S.; Huang, Y.; Duan, X. Promises and Prospects of Two-Dimensional Transistors. Nature 2021, 591, 4353.

(2) Su, S.-K.; Chuu, C.-P.; Li, M.-Y.; Cheng, C.-C.; Wong, H.-S. P.; Li, L.-J. Layered Semiconducting 2D Materials for Future Transistor Applications. Small Struct. 2021, 2, 2000103.

(3) Akinwande, D.; Huyghebaert, C.; Wang, C.-H.; Serna, M. I.; Goossens, S.; Li, L.-J.; Wong, H.-S. P.; Koppens, F. H. L. Graphene and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for Silicon Technology. Nature 2019, 573, 507518.

(4) Agarwal, T.; Szabo, A.; Bardon, M. G.; Soree, B.; Radu, I.; Raghavan, P.; Luisier, M.; Dehaene, W.; Heyns, M. Benchmarking of Monolithic 3D Integrated MX2 FETs with Si FinFETs. In 2017

IE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 (IEDM); 2017; p 5.7.15.7.4.

(5) Smets, Q.; Arutchelvan, G.; Jussot, J.; Verreck, D.; Asselberghs, I.; Nalin Mehta, A.; Gaur, A.; Lin, D.; Kazzi, S. E.; Groven, B.; Caymax, M.; Radu, I. Ultra-Scaled MOCVD MoS2 MOSFETs with

42nm Contact Pitch and 250μA/Mm Drain Current. In 2019 IE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 (IEDM); 2019; p 23.2.123.2.4.

(6) Smets, Q.; Verreck, D.; Shi, Y.; Arutchelvan, G.; Groven, B.; Wu, X.; Sutar, S.; Banerjee, S.; Nalin Mehta, A.; Lin, D.; Asselberghs, I.; Radu, I. Sources of variability in scaled MoS2 FETs. In 2020 IE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 (IEDM); 2020; p 3.1.13.1.4.

(7) Shi, Y.; Groven, B.; Serron, J.; Wu, X.; Nalin Mehta, A.; Minj, A.; Sergeant, S.; Han, H.; Asselberghs, I.; Lin, D.; Brems, S.; Huyghebaert, C.; Morin, P.; Radu, I.; Caymax, M. Engineering Wafer-Scale Epitaxial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through Sapphire Template Screening for Advanced High- Performance Nanoelectronics. ACS Nano 2020, DOI: 10.1021/ acsnano.0c07761.

(8) Cuccureddu, F.; Murphy, S.; Shvets, I. V.; Porcu, M.; Zandbergen, H. W.; Sidorov, N. S.; Bozhko, S. I. Surface Morphology of C-Plane Sapphire (α-Alumina) Produced by High Temperature Anneal. Surf. Sci. 2010, 604, 12941299.

(9) Curiotto, S.; Chatain, D. Surface Morphology and Composition of C-, a- and m-Sapphire Surfaces in O2 and H2 Environments. Surf. Sci. 2009, 603, 26882697.

(10) Ribič, P. R.; Bratina, G. Behavior of the (0001) Surface of Sapphire upon High-Temperature Annealing. Surf. Sci. 2007, 601, 4449.


想要了解更多产品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Park原子力显微镜,或拨打400-878-6829联系我们


Park北京分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彩和坊路8号天创科技大厦518

  

 

Park上海实验室

 

上海市申长路518号虹桥绿谷C305 

 

 

Park广州实验室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200号天河北文创苑B211





                                                                                                                  1629962626385144.jpg 





标签:半导体 原子力 原子力显微镜
相关产品
移动版: 资讯 直播 仪器谱

Copyright ©2007-2024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