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 实验室

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是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1994年正式批准成立的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建有国家层面的现代化大型技术平台,包括新药研发、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生物医学分析、食品和环境卫生分析等体系。中心已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可提供权威

应用方向:新药研发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生物医学 食品 环境卫生

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是一个集研究、服务和教学为一体的分析测试单位,是北京师范大学理科科研和教学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心主要承担有机定性与定量分析、无机定性与定量分析、高分子及生物分子的结构分析、材料结构与成分分析测试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任务。现有仪器包括500兆超导核磁谱共振

测试服务:生化分析 药物分析 环境分析 材料分析 表面分析 显微分析 质谱

应用方向:生化分析 药物分析 环境分析 材料分析 表面分析 显微分析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实验室简介 概况: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1979年,隶属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立足公共服务,支撑科技创新”的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活跃单元、首都公共服务的检测平台,是具有综合理化分析检测实力的公益性科研机构。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

应用方向:应急分析 RoHS 食品安全 药物残留 微生物分析 室内外环境检测 环境分析 水质分析 材料检测 药物分析 化工产品分析 贵金属分析

军事医学科学院药代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ADME/PK)是药理学科的重要分支,是多学科合作开展新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物代谢研究贯穿药物研究与开发始终。在药物合成、筛选前,采用计算机辅助预测化合物代谢性质,可尽早淘汰代谢性质不良的化合物, 缩小合成、筛选范围,提高新药发现概率。在药物结构优化阶段,采用多种体内、外代

应用方向:ADME/PK 药物代谢 药代动力学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2004年3月,是院级大型仪器科学研究的平台。满足本院及校内师生的科研测试要求的同时,中心也对国内外的各科研单位和公司研发机构开放,提供部分物质结构、成分与物性的分析测试服务。 天津大学化工学科体系完整,传统优势领域实力雄厚,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在

应用方向: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脂组学 中药指纹图谱 蛋白和核酸构象 分子设计 高分子 粒径分布

北京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1986年,是为教学、科研提供分析测试服务的重要基地。本中心拥有离子阱液质联用仪、四极杆液质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凝胶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核磁共振谱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及红

应用方向:结构分析 标准溶液 药代动力学 生物力学 分子生物学 红外显微 生物分析 病毒检测

北京大学研发服务基地(微构分析测试中心)

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微构分析测试中心)是一个集分析测试研究、分析测试服务为一体的独立单位,同时也是北京大学大型仪器及科研成果社会化开放的窗口。经过数年的运作、诸多老师的大力支持、单位员工的不懈努力,现已建立起了一支富有科研实力并充满活力和服务热情的骨干队伍,这支队伍承担起中心的分析测试任务。

测试服务:结晶度测定 元素定性 元素定量 表面元素分析 红外定性分析 热性能分析 薄膜厚度测定 表面电阻测定 表面粗糙度测定 石棉检测 分子筛测定 材料力学与物理性能测试 纳米材料形貌观察 比表面积/孔隙率 zeta电位 阴阳离子定量分析 有机元素定量分析 X射线衍射物相定性定量分析 表面形貌 单晶结构解析 原子力显微观察

应用方向:XRF X射线衍射 X射线荧光 材料分析 物相检测 元素分析 催化剂分析 表面分析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江南大学和南昌大学为依托单位,在两校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安全、食品科学)的基础上,以两校各自的“食品科学”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整合两所学校在相关领域的学科和研究基地的优势资源,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严格要求高标准地进行建设。该重点实验室填

应用方向:食品加工 食品安全 食品添加剂 食品科学

西南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西南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2006年,是学校设置的为教学、科研提供分析测试服务的校级公共平台,同时是分析测试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与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教学和实验基地。面向社会开放,积极为地方的科研、经济建设服务。中心将成为一个具备向校内外科学研究、样品鉴定、产品分析、案例判断等提供公正、权威分析

应用方向:物质成分分析 物相分析 结构分析 细胞分析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立于1987年,是国家教育部利用世界银行第二批“大学发展项目”贷款,在高校中建立的大型精密仪器测试中心之一。中心于1992年被正式批准为国家建材局开放研究实验室,1997年加入华中地区大型仪器协作共用

应用方向:材料体相分析 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分析 材料薄层中元素和化合物分析 材料分子结构分析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深圳天鉴实验室

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成立于1972年,其前身是成立于1960年的广东省中心实验站。1985年,经国家科委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作为以化学分析测试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和服务机构,已有40多年历史。

应用方向:RoHS Pops 油品检验 环保检测 化工 食品分析 农产品

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并经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国内从事食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仲裁的最高权威机构。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的产品检验范围覆盖了我国食品工业的大多数门类,包括焙烤食品、糖果、小食品、冷饮、饮料、儿童食品、罐头食品、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

应用方向:食品检验 食品安全 食品标签 产品保真

辽宁石油大学石油化工重点实验室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实验室是辽宁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地处我国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抚顺市,现有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仪器设备的总值已超过3500万元。与辽宁乃至全国的石化企业长期合作, 充分发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抚顺石化研究院和抚顺石化公司的条件优势, 以“立足辽宁、面向全国、服务

应用方向:油品 重质油 石化 助剂 绿色化学 催化 胶体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简介: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世纪70年代即率先在国内开展有毒化学污染物的相关研究和环境监测标准方法体系的建设,在环境分析方法与仪器设备研制、污染分布与演化趋势、污染物形态与环境化学行为以及生态毒理效应等方面完成了大量基础性的系统研究,在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方面做出

应用方向:环境微生物 环境检测 环境毒理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分析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土壤 土壤检测 土壤分析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

为发挥中国科技大学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和多年来形成的学科交叉的良好传统与氛围,增强创新能力,2001年10月,学校决定对中科院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选键化学重点实验室、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若干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组)、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国科技大学的原子分子物理实验室、理化分析实验室和低温强磁场

应用方向:原子分子科学 低维物理与化学 量子物理 量子信息 微尺度 生物信息学 材料 纳米 生物大分子 Bio-X 计算科学

大连化物所快速分离与检测实验室

  快速分离与检测实验室(简称RSD), 又称102组,  是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的学科带头人李海洋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为首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创新题目组,实验室围绕国家安全、环境监测及生命健康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   实验室科学研究方向一: 激光与物质相

应用方向:仪器研发 电子鼻 离子迁移谱 光谱成像 质谱成像 传感器阵列 质谱研发 在线检测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技术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实验技术中心” 成立于2006年,是学院大型设备共享开放与绩效管理的技术开发与服务平台。在学院实验室建设与专门管理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负责教学与科研仪器的论证、采购和规划配置以及大型设备的共享开放与绩效管理,为科研和教学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

应用方向:核酸检测 蛋白质分离纯化 细胞与显微分析 生物信息学 分子光谱学 细胞增值与调控 基因工程 蛋白质组学

中国科学院纤维素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纤维素化学重点实验室(LCLC)是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于1988年在原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纤维素化学实验室的基础上创建的,1989年正式对外开放。起初定名为纤维素化学开放实验室,2001年改名为纤维素化学重点实验室。 本重点研究室的前身纤维素化学实验室于1958年在中科院广州

应用方向:植物资源 纤维素

广东赛特检测

赛特检测(STT)是经广州市政府批准许可的,为应对WTO技术壁垒而成立的第三方专门检测机构。赛特检测(STT)已取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和广东省计量认证资质认定,在相关认可、认定领域可出具第三方公正的、权威的数据及检测结果,并使用CNAS或CMA标识向社会提供检测报告。 赛特检测(S

测试服务:鳗鱼

应用方向:室内环境 土壤 放射性检测 环境分析 建材 日用品 水质分析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 饲料 食品 水产品 鳗鱼 农残 兽残 日本肯定列表

西部资源环境化学重点实验室

西部资源环境化学重点实验室是河西学院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该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4年9月,中国科学院李灿院士担任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任重点实验室主任岳国仁博士。现有研究人员2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

应用方向:天然产物 功能化工 微藻 有机合成 资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