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 中心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8年5月通过国家论证,并于1989年经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筹建,1991年底建成并通过验收,1992年正式对外开放,1997年3月和2003年3月分别通过了由国家科技部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评估。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由材料界著名专家学者15人组成,其中院士7人

应用方向:金属基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新型功能复合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心实验室

化学化工学院中心实验室由测试中心和高分子材料加工中心两部分组成,是我院为科研教学争创一流水平而建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服务平台。它为我校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稳定、高效和较为全面的仪器设备条件,同时也为其它科研单位及企业提供测试分析服务。 中心实验室位于化学楼南二楼和北一楼,总面积700平方米。中心实验室

应用方向:高分子材料

细胞分化与凋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发展历程 1956年,上海第二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组在章德馨副教授的领导下建立,并得到初步发展。1977-1989年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王振义教授(1992年任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教研室主任,致力于动脉粥样硬化和止血与血栓的研究,取得系列成果,如在国内首先提

应用方向:肿瘤细胞 干细胞 细胞分化 细胞凋亡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2年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1993年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以海洋工程水池为主体,与船模拖曳水池、空泡水筒、结构力学实验室和水下工程水池等其它有关配套设施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试验研究群体,构筑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科学研究的大平台。实验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

应用方向:海洋 海洋化学 海洋环境 海洋材料 海洋生态 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工程

国家环境保护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国家环境保护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国家环境保护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环保总局直属的重点实验室,建于 1999 年,于 2002 年 7 月通过环保总局验收,并予以正式命名和授牌。 该重点实验室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专门从事恶臭污染控制研究的实验室,长期开展恶臭污染防治技术和仪器的开发、改良等研究工

应用方向:恶臭 污染物 恶臭污染物 水污染

上海交通大学微波与射频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微波与射频技术研究中心(Center for Microwave and RF Technologies: CMRFT)”于2006年4月成立,其前身是电子工程系微波教研室。       

测试服务:微波与射频技术

应用方向:微波与射频技术

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

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坐落于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文选医学大楼。1985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87年通过国家验收,并同年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以“开放、流动、联合、竞争”为运行管理机制。 现任实验室主任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是学校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建立的一个面向全校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基地。中心现有建筑面积14700平方米,下设教育培训部、规划建设部、技术服务部、研究室、中心办公室和机械制造基础、电子电工基础、机械设计基础、创新实践、先进制造技术等五个实验室。拥

测试服务:激光测量 工业机器人

应用方向:语音识别技术 小型无人直升机 快速成型技术 仿人机器人

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是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成立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为隶属校本部的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该中心是集生物、医学、物理、工程、数学、信息、计算等不同学科,集研究、教育、开发及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科研机构。中心由国际著名血液学家和分子遗传学家陈竺院士主持,以系统生物学的方法为基础,大

测试服务:生物医学

应用方向:生物医学

上海食品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食品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依托上海交通大学而建的工程技术研究和社会服务平台。中心瞄准世界食品安全科技发展前沿,以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食品产业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开展食品安全检测新方法、新产品的研发,食品

测试服务:食品安全 果蔬类食品 绿色食品检测 食品 食品微生物测试 食品检测

应用方向:食品安全 有机食品 食品工艺 食品微生物 食品相关产品

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医学临床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数字医学临床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于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 依托于上海交通大学立项建设,并于2011年通过教育部验收,它是国内第一家聚焦于“数字医学”创新研究与临床转化的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研究中心面向临床需求,凝练数字医学内植物技术和数字化临床技术两大研究方向,开展数字

测试服务:个体化人工关节 数字化医学 生物材料调试与分析 运动仿真建模与分析

应用方向:数字化医学 医学 医用3D打印 生物材料 运动仿真

上海市激光制造与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

“激光制造中心”作为中国与德国政府间 重大“科技合作”项目,2004年在两国总理见证下于柏林签约,2005年10月底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落成,2006年2月底完成设备安装调试正式投入运行。中德双方参与激光合作项目有国际知名大学、研究所和企业集团,德

应用方向:激光技术 材料改性

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微生物代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邓子新教授领军。自2005年11月获批建设以来,以微生物代谢途径揭示与改良为目标,开展微生物菌种的筛选、代谢产物的发现和鉴定、代谢基因的克隆、生化和调控机理的解析、新型代谢物的设计和组合生物合成、分解、代谢互作以及代谢产

应用方向:微生物菌种的筛选 代谢产物的发现和鉴定 代谢基因的克隆 新型代谢物的设计 生化和调控机理的解析 代谢产物的生物效应评价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转基因生物分子特征验证测试中心

国家转基因生物分子特征验证测试中心(简称中心),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获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批准并资助建设,“中心”是隶属于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和服务性机构。旨在建设成国际一流的转基因生物分子特征检测和验证中心,立足上海、服务全国,为我

测试服务:转基因生物分子 转基因产品成分检测 转基因生物分子特征分析 食品过敏源检测 动物源成分检测 标准物质制备 代谢组学分析

应用方向:转基因生物分子 生物学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其前身为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世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的支持下,1988年底开始立项筹建,1995年9月建成,同年正式对外开放运行。目前,实验室拥有1.1万m2实验场地,固定人员62名,其中工程院院士3名,&ld

测试服务:机械系统与振动

应用方向:机械系统与振动 振动试验 复杂制造系统的分析与控制、决策

上海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拥有热能工程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所属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主要承担热能工程博士生、硕士生与本科生的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与热能工程领域的理论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工作。学科拥有一支21人构成

测试服务:热能工程

应用方向:热能工程 生物质能源 化石燃料 固体废弃物能

上海交通大学凝固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凝固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下属二级机构。研究所历史可追溯到1996年,著名材料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尧和教授于上海交通大学创建“生态材料学”学术梯队,后由现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孙宝德教授成立“凝固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测试服务:凝固科学与技术

应用方向:凝固科学与技术 铝合金 高温合金

健康科学研究所

健康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联合”,跨科学院与高等医学教育系统创立,冠名健康科学中心,2002年4月开始实体化运作,2005年更名为健康科学研究所。 通过十年来的不懈努力,健康科学研究所产生了

测试服务:健康科学

应用方向:健康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微生物学研究室

分子微生物学实验室成立于2000年,隶属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和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为邓子新院士,目前由5名教授、1名特别研究员、7名副教授和40余名研究生组成。我们主要利用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学、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手段,从事微生物次级

测试服务:分子微生物

应用方向:微生物

四川大学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概况:     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Birth Defects and Related Diseases of Women and Children   (Sichuan University), Minis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