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 周拓宇

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连续大力度投入,校级科研大平台——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目前已拥有5000余万元仪器设备,多为先进的、高精密的、跨学科的大型设备,部分重要仪器已实现24

应用方向:材料分析 微结构 环境质量 药物分析 元素分析 计量检定 有机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是学校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建立的一个面向全校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基地。中心现有建筑面积14700平方米,下设教育培训部、规划建设部、技术服务部、研究室、中心办公室和机械制造基础、电子电工基础、机械设计基础、创新实践、先进制造技术等五个实验室。拥

测试服务:激光测量 工业机器人

应用方向:语音识别技术 小型无人直升机 快速成型技术 仿人机器人

上海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拥有热能工程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所属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主要承担热能工程博士生、硕士生与本科生的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与热能工程领域的理论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工作。学科拥有一支21人构成

测试服务:热能工程

应用方向:热能工程 生物质能源 化石燃料 固体废弃物能

上海交通大学燃料电池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燃料电池研究所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首个在高校成立的专业燃料电池研究机构,曹广益教授担任首任所长。2001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委、上海电气集团公司的支持下,燃料电池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完成了1000瓦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发电系统试验。之后,陆续开展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测试服务:燃料电池

应用方向:燃料电池 膜材料 储能材料 再生燃料

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于2005年由NHGG(Neuropsychiatric and Human Genetics Group, 神经精神与人类遗传学研究室)和2000年成立的Bio-X生命科学研究基地经过重组凝练而成。自从谢绳武校长亲自宣布

应用方向:基因定位与克隆 功能基因组学 药物基因组学 精神疾病代谢组学 蛋白质组学 生物信息学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简称科研院),是主管全校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发展的业务部门,其职能包括:国家科研项目规划与管理,985科技创新平台、科研基地建设与发展管理,科技项目合作规划与管理,国

测试服务:科学技术

应用方向:科学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微生物学研究室

分子微生物学实验室成立于2000年,隶属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和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为邓子新院士,目前由5名教授、1名特别研究员、7名副教授和40余名研究生组成。我们主要利用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学、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手段,从事微生物次级

测试服务:分子微生物

应用方向:微生物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拥有制冷及低温工程国家博士点重点学科和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并承担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方向)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两个本科专业的教学工作。研究所在国际上享有声誉。学科现有教授12人、研究员3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高级工程师1人、行政助理1人和

测试服务:冷藏研究 制冷空调

应用方向:制冷空调 气体液化、贮运及低温工程 空调系统节能 食品冷冻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心实验室

化学化工学院中心实验室由测试中心和高分子材料加工中心两部分组成,是我院为科研教学争创一流水平而建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服务平台。它为我校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稳定、高效和较为全面的仪器设备条件,同时也为其它科研单位及企业提供测试分析服务。 中心实验室位于化学楼南二楼和北一楼,总面积700平方米。中心实验室

应用方向:高分子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凝固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凝固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下属二级机构。研究所历史可追溯到1996年,著名材料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尧和教授于上海交通大学创建“生态材料学”学术梯队,后由现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孙宝德教授成立“凝固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测试服务:凝固科学与技术

应用方向:凝固科学与技术 铝合金 高温合金

上海交通大学微波与射频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微波与射频技术研究中心(Center for Microwave and RF Technologies: CMRFT)”于2006年4月成立,其前身是电子工程系微波教研室。       

测试服务:微波与射频技术

应用方向:微波与射频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2年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1993年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以海洋工程水池为主体,与船模拖曳水池、空泡水筒、结构力学实验室和水下工程水池等其它有关配套设施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试验研究群体,构筑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科学研究的大平台。实验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

应用方向:海洋 海洋化学 海洋环境 海洋材料 海洋生态 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邓子新教授领军。自2005年11月获批建设以来,以微生物代谢途径揭示与改良为目标,开展微生物菌种的筛选、代谢产物的发现和鉴定、代谢基因的克隆、生化和调控机理的解析、新型代谢物的设计和组合生物合成、分解、代谢互作以及代谢产物的

测试服务:微生物代谢

应用方向:微生物代谢

上海交通大学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经国家计委批准于1996年4月在“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基础上建立的从事模具CAD以及数字化制造领域内科研和成果转化的研究开发机构。该“中心”依托于上海交通大学建设。    &nb

测试服务:模具CAD

应用方向:模具CAD

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微生物代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邓子新教授领军。自2005年11月获批建设以来,以微生物代谢途径揭示与改良为目标,开展微生物菌种的筛选、代谢产物的发现和鉴定、代谢基因的克隆、生化和调控机理的解析、新型代谢物的设计和组合生物合成、分解、代谢互作以及代谢产

应用方向:微生物菌种的筛选 代谢产物的发现和鉴定 代谢基因的克隆 新型代谢物的设计 生化和调控机理的解析 代谢产物的生物效应评价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其前身为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世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的支持下,1988年底开始立项筹建,1995年9月建成,同年正式对外开放运行。目前,实验室拥有1.1万m2实验场地,固定人员62名,其中工程院院士3名,&ld

测试服务:机械系统与振动

应用方向:机械系统与振动 振动试验 复杂制造系统的分析与控制、决策

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8年5月通过国家论证,并于1989年经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筹建,1991年底建成并通过验收,1992年正式对外开放,1997年3月和2003年3月分别通过了由国家科技部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评估。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由材料界著名专家学者15人组成,其中院士7人

应用方向:金属基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新型功能复合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转基因生物分子特征验证测试中心

国家转基因生物分子特征验证测试中心(简称中心),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获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批准并资助建设,“中心”是隶属于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和服务性机构。旨在建设成国际一流的转基因生物分子特征检测和验证中心,立足上海、服务全国,为我

测试服务:转基因生物分子 转基因产品成分检测 转基因生物分子特征分析 食品过敏源检测 动物源成分检测 标准物质制备 代谢组学分析

应用方向:转基因生物分子 生物学

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医学临床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数字医学临床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于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 依托于上海交通大学立项建设,并于2011年通过教育部验收,它是国内第一家聚焦于“数字医学”创新研究与临床转化的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研究中心面向临床需求,凝练数字医学内植物技术和数字化临床技术两大研究方向,开展数字

测试服务:个体化人工关节 数字化医学 生物材料调试与分析 运动仿真建模与分析

应用方向:数字化医学 医学 医用3D打印 生物材料 运动仿真

上海济拓科技

上海济拓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分析检测的公司。它面向中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社会各行提供专业,高效,价格实惠(传统检测机构价格的1/3-1/2)的分析测试。 昂贵的现代仪器,高额的测试服务费用以及测试数据的不确定性是中小企业和科研人员开发新产品的绊脚石。今后,这些都不再是问题,因为济拓公司

测试服务:RoHS 检测 配方破解 机械性能分析 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