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100071 国家重点实验室 病原菌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简况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原中国科学院高分子物理联合开放研究实验室(化学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经连续两次 (1995 和1999年)国家评估为优秀实验室后, 组合了两所若干高分子化学研究方向和队伍, 由中国科学院推荐,专家论证,2000年2月经科技部批准组建,2001年3月正式

应用方向:高分子材料 聚合物材料 高分子凝聚态 高分子结构 聚合物动态过程和性能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4年批准立项建设,是我国开展病毒学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培养病毒学高层次人才、促进病毒学及其相关领域国际国内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之一。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田波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陈焕春院士,实验室主任吴建国“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应用方向:病毒遗传变异与分子流行病学 病毒的免疫与致病机理 病毒病的防治基础研究 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分子机理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2004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管部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依托单位是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室主任曹务春研究员,副主任杨瑞馥研究员、祝庆余研究员、曹诚研究员。 实验室以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为研究方向,以国家生

测试服务:病毒检验

应用方向:病原 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检验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经国家计委和教育部审批立项,原冶金工业部批准,依托于北京科技大学,1991年11月开始筹建,经过四年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于1995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开始正式运行。1998年通过了受国家计委和国家科技部委托,由教育部负责对世行贷款依托高校所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2

应用方向:新金属结构材料 新金属功能材料 新一代基础金属材料 材料制备新技术新工艺 计算机模拟与辅助设计 能源电站材料与寿命评估

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流体力学中的湍流被认为是经典物理中最后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作为复杂流动现象的湍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从日常生活到宇宙尺度都存在湍流运动,湍流运动是构成世界丰富多彩的一个重要因素。湍流的研究也带动了许多相关学科,如数学,物理,计算技术和实验技术的发展,因此湍流研究是自然科学中重要的基础科学研究。同时

应用方向:湍流结构 材料设计和控制 生物流动 生态系统核算

北京大学生命学院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膜生物化学与膜分子生物学分室、清华大学膜生物物理与膜生物工程分室和北京大学膜离子通道与受体分子分室。实验室自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于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11年通过国家评估验收,2015年由原名称&

北京大学生物膜及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膜生物化学与膜分子生物学分室、清华大学膜生物物理与膜生物工程分室和北京大学膜离子通道与受体分子分室。实验室自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并于1996年、2001年和2006年以"良好"的成绩通

应用方向:膜蛋白结构与功能 生物膜能量转换 膜生物工程 细胞跨膜信号转导

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史可追溯于1953年1月成立的以戴芳澜院士为主任的真菌植病研究室。在此基础上,1956年12月成立中国科学院应用真菌学研究所,并成为于1958年12月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建所基础,原“应用真菌研究所”成为微生物所的“真菌研究室

测试服务:真菌

应用方向:真菌

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1990年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拨款开始建设,1994年通过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验收通过并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发展的主导思想是:加强小空间、小时间尺度的微加工和物理测量手段的建设,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和需求,力争在发扬自主创新的精神下,做到既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

应用方向:介观光学 软凝聚态 纳米光子学 超快光谱

北京大学工学院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室定位于湍流和力学复杂系统的基础研究;研究方向为湍流基础与应用,复杂流动,以及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目标为立足湍流和力学复杂系统学科前沿,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的重大需求,为解决工程实际中与力学相关的核心技术难题,作出基础性的贡献。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49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1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筹建,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1999年、2004年和2009年三次通过国家评估。现任实验室主任为王建国研究员,副主任为李永旺研究员,朱珍平研究员,李文研究员。学术委员会由14名国内外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何鸣元院士,副

应用方向:煤直接转化过程的化学与工程基础 煤经合成气转化的一碳化学与工程 煤转化利用中的环境化学与工程 煤转化中的理论计算与工程模拟 煤转化相关的能源环境新材料与新技术

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SKLTP)依托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其前身为成立于2008年的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前沿重点实验室。经科技 部批准于2011年10月正式进入筹建期。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教授,实验室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岳良研究员,常务副主任为邹冰松 研究员。现有固定

测试服务:粒子物理 量子凝聚

应用方向:粒子物理 量子凝聚 量子物理 引力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化工程(Biochemical Engineering)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涉及规模化制备生物产品过程的理论和应用基础,是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学科。 1988年,在我国生物学家和化学工程学家的联合建议与支持下,国家计委批准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原化冶所)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筹建生化工程国家重

测试服务:蛋白分离纯化 层析柱 层析填料

应用方向:生化工程 蛋白分离纯化 生物能源 生物医药 生物转化 生物化学过程 生物质工程 仪器研发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9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2年10月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是唯一的国家级冻土工程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单位。实验室具有持续科技创新与发展能力、特色鲜明的国家冻土工程基础和应用研究基地,它的研究方向是土、岩等介

测试服务:冻土环境与全球变化的综合集成研究 冻土与工程相互热 力学作用行为和机制研究

应用方向:冻融土、岩的力学性质研究 水、质、热、力耦合过程研究 寒区化学、生物作用探索性研究 寒区岩土工程稳定性及可靠性研究 人工冻结、冷能综合利用研究 寒区地基处理研究 冻土环境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研究 冻土区工程环境监测与评价系统研究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内配套投资兴建的我国火灾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研究机构。1989年通过立项论证,1992年获准边建设边对外开放,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在2003年、2008年、2013年三次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两次优秀、一次良好。2004年,在“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4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87年底建成,1987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第一任主任是郭燮贤院士,第二任主任是徐奕德研究员。现任实验室主任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主席李灿研究员;邀请国际著名催

应用方向:催化反应的探索 催化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理论催化基础研究 催化研究新表征技术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摩擦、磨损与润滑实验室。1987年在该实验室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固体润滑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10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2001年4月建成并通过验收。1997年固体润滑开放研究实验室被国家人事部和中国科学院命

应用方向:特殊工况润滑材料与技术 高性能润滑材料及其摩擦化学 材料摩擦磨损与表面工程 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

北京大学医学部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精神性疾病及病毒感染等重大疾病,以核酸、蛋白、糖类和微量元素等内源性物质为基础,以医学和生物学的进展为依托,围绕药物发现过程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开展与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北京大学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7年开始筹建,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开始正式运行并向国内外开放。2001年评估结束后实验室领导换届,由许智宏院士担任新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朱玉贤教授为实验室主任。实验室现有各类科研人员50人,有独立运行的课题组20个,有教授、博士生导师21

应用方向:生物大分子 生物药物研究 植物发育 功能基因研究 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 生物信息 基因进化

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空间天气学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日球物理数值开放研究实验室”,于1994年12月批准正式对外开放。1999年空间中心经过对空间物理相关分支学科的整合,组建&ldquo

应用方向:空间灾害性天气及其对人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