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 共聚焦拉曼 赵

北京理工大学光谱实验室

光谱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分子光谱实验室成立于2003年,隶属于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实验室拥有Renishaw共聚焦拉曼光谱仪、Nicolet红外光谱仪、VERTEX  80V真空红外光谱仪、Nicolet iN10显微

应用方向:分子光谱 拉曼 红外 电化学

北京理工大学微纳技术中心

为适应物理、材料、光机电等相关交叉学科研究的需求,探索在纳米尺度下物质的变化规律、新奇的物理性质和在信息、能源、生物等领域的应用,促进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经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会议研究,于2010年9月17日成立北京理工大学微纳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微纳技术中心位于理工大学良乡

北京理工大学杨荣杰课题组

课题组负责人杨荣杰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阻燃材料研究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中国阻燃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中国消防协会理事、《兵工学报》常务编委。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高分子材料、阻燃材料等的发明专利15项,著作6部,成功

北京理工大学阻燃材料检测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阻燃材料检测中心具有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证书、中国国家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MA认可证书和国防科技工业室认可委员会DILAC认可证书,专门从事塑料、橡胶、纺织品和建材的阻燃防火性能、燃烧性能、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检测。目前已运行6年,为国内外相关单位做了大量检测服务工作。 经过几年的发展

测试服务:电子电器检测 纺织品检测 非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检测 建材检测 陶瓷

北京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

实验室建立于1997年,设有8个分室:环境材料设计实验室、绿色二次电池基础研究实验室、高功率型动力电池实验室、环境净化材料研究实验室、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室、环境工程基础实验室、环境工程技术开发实验室、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实验室。2001年评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05年通过北京市教委的验收。

应用方向:环境材料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固废处理与资源化 环境监测与毒物分析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是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的专业实验室,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等,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名学生上课,主要负责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 本实验室拥有一支

应用方向:水中污染物监测 常规大气污染物监测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生物分离分析开放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生物分离分析开放实验室始建于2002年,在“985”工程、“211”工程等支持下,通过整合现有设备资源,依托学校的人才技术优势和企业的专业化实验室管理经验,已经建设成为一个科学研究与学生创新实践相结合的共享实验室服务平台。 目前利用

应用方向:生物分离分析 蛋白质组学 生物材料 医学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创新中心(网址:http://baicirs.bit.edu.cn/index.htm ) 英文名称:Beijing Advanced Innovation Center for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BAICIRS) 北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实验中心

        化工与材料学院实验中心成立于2007年,系化工与材料学院旗下专门从事实验教学和科研的单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实验中心由中心主任1人,实验员6人组成,主要负责全院各专业实验教学的辅

应用方向:环境工程学 发酵工程 高分子材料 精细化工

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分离与分析技术研究室

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分离与分析技术研究室现有教师5名,从事固相萃取技术,天然产物提取,食品及药物分析方面的研究,现有完善的分离分析仪器,可从事相关领域的研发和技术服务。

应用方向:环境分析 食品 药物分析 稀土金属提取 中药及天然药物提取 重金属分析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室

生物工程实验室是化工学院生物工程的专业实验室,包括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室、发酵工程实验室、微生物接种培养室、生物仪器室等,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20名学生上课,负责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及相关专业的化工综合实训教学任务。   本实验室拥有一支业务素质好、动手能力强、梯队

应用方向:生物化学 微生物化学 食品分析 细胞工程 蛋白质与酶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先进炭材料实验室

北京化工大学先进炭材料实验室是于1999年7月建立,主要开展前沿性先进炭材料的合成、形成机理、结构设计、性能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芳烃重油的综合加工利用,炭纳米材料及其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和介孔炭材料。现以形成稳定的科研团队,其中教授2人,工程师1人,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28人

应用方向:介孔炭材料 新能源材料 炭纳米材料及其复合材料 芳烃重油的综合加工利用

北京化工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化工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是北京化工大学组建的校级跨学院的四大科学研究中心之一,其涵盖单位包括化学工程学院、材料学院、理学院、生命学院等。北京化工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有中高级研究人员60余人,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0人,副教授20余人,讲师近30人,在全部科研人员中85%以上的研

应用方向:化工材料开发利用 环境材料开发利用 环境催化与分离过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技术 水污染环境处理与生态修复

北京化工大学有机材料表面工程研究室

“有机材料表面工程研究室”隶属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教育部“211”工程建设项目“聚合物表面分子工程”的主要单位,属“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一个年富力强、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具

应用方向:梯度聚合 光引发非均相聚合 可控性表面接枝聚合 新型有机材料表面光化学反应 聚合物表面三维微/纳米结构构造

北京化工大学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

北京化工大学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Center of Advanced Elastomer Materials, CAEM)始建于1975年,依托于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博士点学科、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隶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成型加工重点实验室&rd

应用方向:弹性体的新型增强技术 特种弹性体复合材料 功能性弹性体复合材料 绿色弹性体材料 具有生物功能弹性体材料

北京迈康斯德

成立于1998年, 位于美国加里佛尼亚州圣地亚哥的美国迈康斯德(MicroConstants Inc.)是世界领先的专业从事药代动力学和药物生物分析的技术合同服务公司(CRO)。自创建以来, 它一直追求在其核心竞争领域—药代动力学、药物生物分析、配方分析和免疫分析等方面为客户提供出色的高

应用方向:药代动力学研究 GLP生物样品分析 毒理学给药浓度分析 药代动力学报告 临床试验 生物样品分析 数据管理 质量体系培训 QA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