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实验动物技术> 实验动物解剖>22 下肢总结

22 下肢总结

关键词: 下肢来源: 互联网

 

 

在解剖操作结束后,对所获得的知识从下列内方面进行综合归纳,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一、运动下肢各主要关节的肌肉

1.运动髋关节的肌肉

髋关节是多轴性的杵臼关节,可作一方向的运动。

(一)屈:从髋关节水平冠状轴前方跨过的肌肉具有屈髋关节的作用,重要的屈肌有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耻骨肌和阔筋膜张肌,在屈膝时,髋关节最大屈度可使大腿与腹前壁相接触,而伸膝时,股后群肌则限制了该关节的屈度。

(二)伸:从髋关节水平冠状轴后方跨过的肌肉都具有伸的作用。主要的伸髋关节肌有臀大肌、半膜肌、半腱肌和股二头肌长头。

当下肢与躯干位于一个垂直线时髋关节即处于伸位,再向后伸的度数很小,而当髋关节处于屈位或躯干前屈时,则伸的度数加大。髂股韧带是限制过度后伸的强韧结构。

(三)内收:从髋关节水平矢状轴下方跨过的肌肉,都可使髋关节内收。髋关节内收的作用很强,主要作用肌有耻骨肌,内收长肌、内收短肌、内收大肌和臀大肌的下部。内收运动为另一侧大腿所限制,若微屈时,则可超越此限制。此时髂股韧带则成为制动的因素。

(四)外展:从水平矢状轴上方跨过的肌肉,均可歙髋关节外展。主要的外展肌为臀中肌、臀小肌及梨状肌。臀大肌上部纤维和阔筋膜张肌有协同作用,髂股韧带是限制外展的结构。

(五)旋内:从垂直轴前方跨越的肌肉具有旋内的作用,由于在发育过程中下肢内旋(拇趾位于内侧和上肢处于中间位时拇指位于前方相比较内旋了90°),直立姿势时下肢也处于内旋位,因而没有专门的旋内肌。下列一些肌肉具有较弱的旋内作用,它们是臀中、小肌的前部纤维、阔筋膜张肌、大收肌起于坐骨结节的部分及半膜肌和半腱肌。

(六)旋外:从垂直轴后方跨越的肌肉具有旋外作用。髋关节的旋外肌强于旋内肌,主要是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的后部纤维,梨状肌、闭孔内、外肌、股方肌和缝匠肌。

2.运动膝关节的肌肉

膝关节是不典型的滑车关节,在屈时可做轻微的旋转运动。

(一)屈:主要的屈肌有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腓肠肌、�肌和跖肌起协助的作用,最大屈度可使小腿与大腿相贴,髌韧带和后交叉韧带是强有力的限制结构。

(二)伸:引起伸膝关节的主要肌肉是股四头肌。限制伸的结构为胫侧和腓侧副韧带及前交叉韧带。

(三)旋转:当漆关节处于屈位时,股骨髁与胫骨上端的关节面间形成一对球窝关节,因而具有一定的旋转能力。旋内由半膜肌、半腱肌、缝匠肌、股薄肌和�肌参与,旋外则由股二头肌完成。

3.运动足关节的肌肉

踝关节、距跟关节和距跟舟关节组成足关节。踝关节属滑车关节,可沿水平冠状轴做屈、伸运动,叫做蹈屈和背屈;距跟关节属平面关节,距跟关节为球窝关节,二者以跟骨后面中点至距骨颈中点的连线为轴进行转动,叫做足的内翻和外翻。

(一)背屈:背屈的肌肉较弱,它们是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肌以及第三腓骨肌。

(二)跖屈:跖屈的肌肉强而有力,主要为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趾长屈肌和腓骨长、短肌协助。

(三)内翻:从距跟关节和距跟舟关节运动轴内侧通过的肌肉具有内翻的功能,它们是胫骨前、后肌,还有拇长屈、伸肌,趾长屈肌协助。

(四)外翻:为从足关节轴外侧通过的肌肉,主要为腓骨长、短肌,还有第三腓骨肌和趾长伸肌协助。

二、股骨干骨折错位与肌肉牵引的关系(图22-1)

图4-26 股骨骨折因肌力牵引所致的错位

1.股骨干上1/3骨折时,近侧断端由于髂腰肌和臀部肌肉的牵引,呈前屈、外展和外旋位,远侧断端因内侧肌群的牵引而向上、向内和向后移位。

2.股骨干中1/3骨折时,骨折断端除有重叠畸形外,无一定规律,视暴力的方向而异。当骨折断端有接触而未重叠时,因骨折线上、下方者有内收肌群的止点,由于它们的牵引,使骨的两断端不能完全分离而向外突形成成角畸形。

3.股骨干下1/3骨折时,由于腓肠肌的内、外侧头起于股骨内、外侧髁的后面,远端断端受它的牵引向后错位,因此可能损伤与骨面紧贴的�动脉。

三、下肢的动脉、静脉和淋巴

1.下肢的动脉主干及分支

营养下肢的动脉大部分来自髂外动脉,只有少数(髂腰动脉、臀上动脉、臀下动脉、闭孔动脉)来自髂内动脉。

髂外动脉经腹股沟中点的深面血管腔隙入股部,称股动脉。股动脉伴股静 脉经 股三角入收肌管,穿收肌腱裂孔到�窝,改称�动脉。�动脉在胫神经和�静脉的深面下行,到�肌的下缘要为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胫后动脉在小腿后面浅、深两层肌肉之间伴胫神经下行,经内踝后方转入足底,分为足底内、外侧动脉;胫前动脉向前穿小腿骨间膜上部至小腿前面,然后沿骨间膜的前面、小腿前群肌之间伴腓深神经下行至足背,改称足背动脉。足背动脉的足底深支穿第一骨间背侧肌至足底,与足底外侧动脉吻合成足底弓。

下肢动脉的分支见图22-2及图22-3

图22-2 下肢动脉示意图

图22-3 下肢动脉及其分支简表

2.下肢主要动脉的压迫止血点

(一)股动脉:可在腹腹沟中点向后压迫至骨盆缘。

(二)胫后动脉:可在内踝与跟腱之间向外压迫。

(三)足背动脉:可在拇长伸肌腱的外侧向深面压迫。

3.下肢的静脉

(一)下肢的浅静脉: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

(二)下肢的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除股静脉、�静脉为一条外,胫前、后静脉等均有两条;除臀部各静脉汇入髂内静脉外,其它均经股静脉汇入髂外静脉。

4.下肢的淋巴结

(一)腹股沟浅淋巴结:分为上、下两群,它们的输出管均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

(二)腹股沟深淋巴结:约3-4个,沿股血管的近侧段排列,接收腹股沟浅淋巴结和�淋巴结的汇入,它们的输出管经股管汇入髂外淋巴结。

(三)�淋巴结:5-6个,沿�静脉排列,收集小腿后面的淋巴,汇入腹股沟深淋巴结。

四、下肢的神经及主要神经损伤的症状

下肢的神经来自腰丛和骶丛

腰丛位于腹后壁腰大肌深面,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和第1-4腰神经前支构成。由它发出至下肢的主要神经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和闭孔神经(图22-4),分支支配股前群肌、股内侧群肌、股前内侧面皮肤、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皮肤。

图22-4 股神经与闭孔神经

腰神经损伤时,其所支配的股前群肌瘫痪,导致屈髋无力,不能伸膝和跳跃,感觉障碍见于大腿前面和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

骶丛位于盆腔侧壁,由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和第5腰神经前支组成的腰骶干和骶神经的前支构成。由它发出至下肢的神经主要有臀上神经、臀下神经、阴部神经、股后皮神经和坐骨神经(图22-5)。支配臀部诸肌、股后群肌、小腿肌和足肌,分布于臀下部皮肤,股后部、�部、小腿后部和前外侧面及足部(除足内侧缘)的皮肤。

图22-5 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在�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胫神经分支支配小腿后群肌和足底肌,小腿后部、足底、小趾外侧缘皮肤(图22-7)。胫神经损伤时,小腿后群肌及足底肌瘫痪,致足不能跖屈,内翻力明显减弱,呈仰足畸形并伴外翻(图22-6),不能以足尖站立;感觉丧失区主要出现于足底。腓总神经可分为腓深神经和腓浅神经,其中腓深神经以肌支为主,分支支配小腿前群肌和足背肌,皮支只分布于第一趾蹼的相对缘;腓浅神经则以皮支为主,分布于小腿前外侧、足背及足趾皮肤(除腓深神经分布的小区域外),肌支仅支配腓骨长、短肌(含第三腓骨肌)(图22-8)。腓总神经由于行程中贴近腓骨小头下方的骨面,损伤的机率较大,该神经损伤后致小腿前群肌、外侧群肌和足背肌瘫痪,其中前群肌瘫痪,足不能背屈,趾屈曲并伴有内翻;腓骨长、短肌瘫痪,外翻力锐减,致足跖屈、内翻,叫做马蹄内翻足(图22-6),患者行路时呈高抬跨阈步态。感觉障碍表现于小腿前外侧面及足背。

图22-6 畸形足

图22-7 胫神经

图22-8 腓总神经

五、下肢各截面及层次结构(图22-9,10,11,12,13,14,15,16,17,18,19)

图22-9 股部中1/3横断面(左侧、远侧面观)

图22-10 小腿中1/3横断面(左侧,远侧面观)

 

图22-11 腹股沟下区(浅层)

图22-12 股三角

图22-13 臀部

图22-14 股后部

图22-15 �窝

图22-16 小腿后面

图22-17 小腿前面(浅层)

图22-18 小腿前面(深层)

图22-19 足底

六、下肢皮神经分布区及其节段性分布(图22-20,21)

图22-20 下肢皮神经分布区

图22-21 下肢皮神经节段性分布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