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实验动物技术> 实验动物基本参数>尸体剖检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尸体剖检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 尸体 剖检 准备来源: 互联网

尸体剖检是运用病理剖检学和其他有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检查尸体的各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来诊断疾病或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规律,直接为临床实践和科学实验服务。剖检时,必须对病尸的病理变化做到全面观察,客观描述,详细记录,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科学分析与推理判断,从中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病理学诊断。 通过尸体剖检,查明病畜死亡的确切原因,及早做出正确的诊断,提出妥当的处理意见,并对同群动物采取相应的应急防护措施,阻止疫情的蔓延,最大限度的降低经济损失。此外,尸体剖检资料的积累,为各种疾病的综合研究,可提供重要的数据。   尸体剖检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做好剖检前的准备工作和了解应注意的有关事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剖检的对象往往都是由于疾病严重,不能治愈而死亡的动物,其中有许多是患传染性疾病,有些传染病例如炭疽、结核和布氏杆菌病等,还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所以,剖检前,术者既要防止环境污染,造成病原的扩散,又要注意自身防御,预防本身的直接感染;既要注意剖检过程中所用器械的选择及准备,又要考虑到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种种意外的情况。只有在剖检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剖检工作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一般来讲,在进行剖检前应注意做好如下工作。        1  调查病史,做到心中有数。对死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动物,应先调查病畜所在地的疾病流行情况,死畜生前的病史,其中包括发病的时间、临床症状、化验结果和诊治情况等,以便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把握剖检时的重点。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查,使我们能更好的确定剖检的方式(是局部的还是系统的等);能否进行剖检(尚若怀疑是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如炭疽等,不仅禁止剖检,而且被其污染的环境或与其接触的器具、用品等,均应严格地彻底消毒)。 2  剖检的时间  总体来说,已确定剖检的尸体,其剖检的时间愈早愈好。一般在动物死亡后的3~24h内进行为宜,不可过迟,否则会因动物死后发生的腐败和自溶而失去剖检的意义。 另外,剖检的时间最好在白天,因为在灯光下剖检时,一些病变的颜色往往不易辨认,容易造成误诊。     3  剖检的地点选择  剖检时(特别是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尸体),为了便于消毒和防止病原扩散,一般在病理解剖室或室内进行为好。如果条件不许可,也可在室外进行。在室外剖检时,以选择距房宿、厩舍、畜群、道路和水源较远,地势较高而且较干燥的偏僻的地点为宜。在选择好即将进行剖检的场地一旁,常常先挖好两米左右的深坑(或就地利用枯井、土坑等),坑内撒一层生石灰。在准备进行剖检的地面上,最好铺上旧席子、塑料布或其他代用品,以便在其上剖检,借以减少环境污染的机会,这样还有利于对尸体及周围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4  尸体的运输  尸体一般多是用车辆搬运至剖检场地。搬运尸体(特别是炭疽、开放性结核和鼻疽等传染病)时,在搬运前必须先用浸透消毒液的棉花或纱布团块将尸体的天然孔予以堵塞,并用较浓的消毒液喷洒体表各部,在确认足以防止病原扩散的情况下方可搬运。此后,对运送尸体的车辆和与尸体接触的绳索等用具均应严密消毒。     5  剖检的器械和药品准备  最常用的器械有:剥皮刀、脏器检查刀、脑刀、外科剪、肠剪、外科刀、镊子、骨锯(板锯等)、斧头、骨凿、磨刀棒或磨石、探针、量尺、量杯、注射器、针头和天平等。如果没有上述剖检器械,也可用一般的刀、剪来代替。                    剖检时常用的消毒液有:0.1%新吉尔灭、0.05%洗必泰或3%~5%来苏儿及石炭酸等。常用的固定液有:10%甲醛或95%酒精。此外,为了预防剖检人员的感染或意外的伤害,还应准备3%碘酊、2%硼酸水、70%酒精以及脱脂棉、纱布和肥皂等。                            6  剖检人员自身防护推备  剖检时,术者虽可根据具体情况而进行着装,但一般均须穿着工作服、戴工作帽、穿胶鞋或胶靴。有条件时还可在工作服外罩上胶皮或塑料围裙,穿着胶皮衣、戴胶皮手套等。尚不具备此条件时,则应在手臂上涂抹凡士林或其他油类,防止血水等直接浸染皮肤而造成感染。在剖检过程中若不慎将手指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割伤或碰破时,应依情况而停止剖检,对伤口立即进行消毒并妥善包扎。如损伤较重时,不宜再继续进行剖检,而剩余的工作应由助手来完成。当血液或其他渗出物喷人眼内时,应用2%硼酸水洗眼或用清水立即冲洗干净。                7  剖检后尸体的消毒及处理  剖检完毕,应立即将尸体、垫料和被污染的土层等一起投入坑内,在其上撒布较厚层生石灰或喷洒较多的消毒液进行严格消毒,这在剖检传染病尸体时尤为重要。消毒后用土掩埋,坑表土层应高出地面 0.5m,而且坑围地面也应严密消毒。此外,在严冬季节,特别是东北和西北等地,常因冻土层较厚而不易挖坑时则可用木柴浇上柴油或汽油等将尸体焚烧。     8  剖检人员和器械的消毒  剖检完毕,参加剖检人员的双手应先用肥皂洗涤,再用消毒液浸泡几分钟,清水冲洗。为了除去粪便和尸腐的臭味,常可先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数分钟,再用2%~3%草酸溶液洗涤,令皮肤退去棕褐色之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剖检所用的器械和穿戴的防护衣等均须消毒并洗净。在消毒前,应先将附着于器械或衣物上的脓汁和血液等用清水洗净,然后再浸入消毒液中充分消毒,最后再用清水洗净。胶皮手套洗净后,须立即擦干,撒上滑石粉以备再用。金属器械经消毒后要擦干或再涂薄层的凡士林,以免生锈。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