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免疫学技术> 抗体抗原实验>内源性抗原肽的转运

内源性抗原肽的转运

关键词: 抗原 转运 内源性来源: 互联网

内源性抗原肽的转运       经蛋白酶体降解产生的内源性抗原肽必须进入内质网才能与I类分子结合,这一转运过程依赖抗原加 工相关转运物(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TAP)。这是一种位于ER膜上的跨膜蛋白,属ABC转运蛋白家族,由两个亚单位TAPl和TAP2组成,编码基因位于HLAⅡ类基因区中PSMB基因的近旁。每个亚单位反复穿越ER膜6次。TAPl的两个穿膜段和TAP2的两个穿膜段在ER膜上围成一个孑L道,胞质内的内源性抗原肽即通过这一孔道进入ER腔。TAPl和TAP2胞质一侧近C端各有一个ATP结合部位,它能催化ATP降解,为TAP转运内源性抗原肽提供能量。 抗原加工相关转运蛋白的结构和抗原肽进入内质网腔       内源性抗原肽首先与胞质一侧TAP结合,在ATP作用下,孑L道的胞质侧开放,内源性抗原肽穿越孔道进入内质网腔。TAP选择性转运8一12肽,这种长度正是MHC I类分子抗原结合槽所能容纳的最适长度。TAP对这些肽末端残基的性质有一定的要求,即优势选择C端为碱性、极性或疏水性残基的肽段,而这些残基也是与I类分子结合肽的锚着残基。由此可见,TAP特别适合于运输能与I类分于结合的抗原肽。在大鼠和人类的某些肿瘤细胞株中发现,TAP2表达缺陷与肿瘤细胞表面MHC I类分子表达减少有关,由此造成的肿瘤抗原提呈功能缺陷可能是其逃逸免疫监视的原因之一。需要指出的是,非经典性I类分子HLA-E发挥提呈作用时,在内质网中与I类分子引导序列的结合不依赖TAP。     最新有研究揭示,免疫应答过程中存在不依赖TAP的交叉提呈途径。该途径需要的是半胱氨酸蛋白酶而不是蛋白酶体来消化抗原。两条不同途径的同时启动,有助于增加提呈到细胞表面抗原肽的多样性和总量,扩大免疫应答的范围,可以有效地防止病毒利用反监视机制(counter-surveillance)阻断其中一条通路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