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免疫学技术> 抗体抗原实验>其他诱导移植耐受的策略

其他诱导移植耐受的策略

关键词: 诱导 移植 抗原来源: 互联网

其他诱导移植耐受的策略       过继输注Treg     同种抗原特异性CD4+CD25+Treg可抑制T细胞介导的同种移植排斥反应,诱导移植物长期耐受。其机制为:①Treg抑制同种反应性CD8+T细胞的胞毒作用;②Treg直接或间接下调DC表达共刺激分子或 黏附分子,抑制同种反应性T细胞激活、增殖,并诱导其失能或凋亡。实验研究表明:对已产生移植耐受的小鼠,采集其Treg并过继输入未产生耐受的同系动物体内,可使后者也产生对同一供者移植物的耐受,此即传染性耐受(infectious tolerance)。     DC相关的诱导耐受策略     DC在细胞免疫应答中(包括移植排斥反应)发挥关键作用。近年发现,DC是一群异质性细胞,其中包括某些具有负调节功能的亚类,例如,①未成熟DC,其表面仅表达低水平共刺激分子(CD86、CD80)和MHCⅡ类分子,可使特异性T细胞由于缺乏活化信号而失能或凋亡;②表达IDO的DC,其通过产生和分泌IDO而发挥负调节作用;③调节性DC,其表型为CDllcl。CD45RBhi。上述DC被统称为耐受型DC(tolerogenicDC),它们在外周T细胞耐受的诱导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通过诱生或过继耐受型DC或使IX;维持在未成熟状态,均有可能诱导移植耐受。     定向调控Th细胞亚群分化一诱导免疫偏离     一般认为,Thl型细胞因子(如IL-2和IFN-γ)是参与排斥反应的重要效应分子;而Th2型细胞因子(如IL-4、IL-lO等)可拮抗Thl细胞并抑制CTI。功能,从而诱导移植耐受。因此,阻断Thl细胞及其所分泌细胞因子的效应,或增强Th2细胞及其所分泌细胞因子的效应,将有利于建立移植耐受。但是,由于细胞因子作用存在网络性,目前对于这种诱导耐受策略的应用前景尚存在争议。     阻断效应细胞向移植物局部浸润     趋化因子是参与急性、慢性排斥反应的重要介质。移植物局部产生的CXC、CX亚族趋化因子等可分别募集、激活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从而介导对移植物组织的损伤效应。     文献已报道,通过阻断免疫细胞浸润和归巢,可明显延长移植物存活,例如,①CCR7基因敲除可阻断DC和初始T细胞向外周淋巴组织归巢,通过抑制同种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启动,明显延长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②通过抑制某些趋化因子(如MCP-1、MIP-lα、IP-10、CCL22、RANTES、CCIAl等)及其受体(如CXCR3、CCR5等)表达,可干扰T细胞、DC和嗜酸粒细胞向移植物局部募集,从而延长皮肤移植存活;③阻断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策略与CsA联用,可降低免疫抑制剂用量,且显示更佳的抗排斥效应。      文献报道,应用非细胞毒性抗CD4单抗(non-deleting anti-CD4 mAb)也可有效诱导移植耐受,其可能的机制是:①调节Thl/Th2细胞平衡,促使II.-4、IL-10等Th2型细胞因子的产生,影响Thl细胞分化和功能,从而抑制移植排斥;②诱导T细胞失能,而给予IL-2可打破耐受;③诱导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     研究表明,小鼠抗CD4单抗所诱导的移植耐受也具有“传染性”,即耐受的T细胞可将其耐受性传递给初始T细胞,从而维持长久的外周耐受。 细胞毒性抗C1)4抗体诱导传染性耐受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