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实验仪器使用技术> 色谱>薄层色谱分析法对赤芍与伪品地榆的比较鉴别

薄层色谱分析法对赤芍与伪品地榆的比较鉴别

关键词: 棒状薄层色谱来源: 互联网

【摘要】 探索有效鉴别出中药赤芍饮片中地榆混伪品的方法。对赤芍和地榆饮片的外观性状和显微特征,用薄层色谱分析法,鉴别赤芍中掺有的地榆混伪品。

【关键词】 赤芍 薄层色谱分析法 伪品 地榆 饮片 比较鉴别

  Abstract:To effectively identify fake burnet in red peony medicinal slices.Make identification to the fake burnet in red peony on micro features and external appearance with thin�layer chromatographic method and careful observation.

  Key words:red peony;HPLC;fake;burnet;medicinal slices;comparison and identification

  赤芍系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具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的功效。赤芍的混伪品情况比较简单,主要是美丽芍药的根(俗称狗头赤芍)等数种同属植物的根。最近,我们在工作中发现赤芍的饮片样品中常可见掺有不同比例的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根的饮片。现市场上地榆的价格远较赤芍便宜,有不法商人在赤芍饮片中有意掺入地榆饮片。由于地榆饮片的外观特征与赤芍的饮片有点相似,一般不易辨别发现。但地榆功能为凉血止血和解毒敛疮,二者的功效有区别,不可混用。因此为了正确把握赤芍与掺伪品地榆的鉴别要点,笔者对赤芍和地榆的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等方面进行了比较鉴别,其中性状和显微特征以比较表形式列出,主要显示二者的区别点,介绍如下。

  1  材料

  赤芍对照药材粉末,批号121093-200405,地榆对照药材粉末,批号121286-200410,芍药苷对照品批号110736-200527,均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供粉末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鉴别用。赤芍和地榆饮片为宁波明贝中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样品,赤芍批号20070506,地榆批号20070315,经笔者鉴定为正品赤芍和地榆,仅供性状和横切面显微鉴别比对用,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

  2.1  外观性状和显微特征比较鉴别,见表1。表1  赤芍和地榆的性状与显微特征的比较(略)   2.2  薄层色谱鉴别   称取赤芍、地榆对照药材和赤芍掺地榆样品(按1:1比例)粉末各0.5g,分别加乙醇10ml,超声处理1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称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4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醋酸乙酯(8:4:1)为展开剂,以氨蒸气预饱和10min后展开,展距为8cm,取出,晾干,以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在105℃的烘箱中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3  结果

  赤芍对照药材、赤芍掺地榆样品在与芍药苷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一个相同的紫褐色斑点,而地榆对照药材在与芍药苷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不具斑点。赤芍掺地榆样品的色谱中,芍药苷斑点的下方较赤芍色谱多出紫色和棕色的二个斑点。而赤芍对照药材在此二个斑点的位置处无任何斑点。可见此二斑点为地榆所含的特有成分。(见图1)。

  4  讨论

  4.1  赤芍和地榆分别属于毛茛科和蔷微科,亲缘关系较远,地上部分的特征大相异趣,但药材饮片的性状却相差不多。将一种饮片掺入到另一种饮片中是伪充现象中最复杂的类型,必须非常细心地进行辨别鉴定。虽然二者外观相似,但区别点还是可以找出的,尤其是气味的差异更加显著。问题是赤芍具香味,地榆不具,赤芍中掺入地榆便不能发现。倘若情况相反,则问题就简单了。而从显微特征看,赤芍的淀粉粒极多,草酸钙簇晶较小较少;地榆却具棒槌形的淀粉粒,草酸钙簇晶又多又大。借此可以轻易区别二者。   4.2  由于二者在外观上有相似之处,却具有不同的理化成分,可用目前最为常用的薄层色谱方法进行鉴别。我们曾按《中国药典》地榆项下的薄层方法进行鉴别,结果赤芍和地榆均可检出没食子酸,且其它色谱斑点也十分相近,可见二者的鞣质成分较为相似,不能用此法进行鉴别。后改用《中国药典》赤芍项下的薄层方法进行鉴别,结果赤芍和地榆的斑点虽有差异,但斑点的分离效果不理想。最后经摸索后,以氨蒸气预饱和10min,这一步很重要,用本方法的展开系统,结果斑点集中,相互分开,可达到鉴别掺伪掺杂品的目的。      本薄层色谱的方法是根据样品是混杂品的实际情况,分别设置赤芍、地榆和它们的掺杂品作为供试品,把芍药苷作为对照品,可进行相互比对,找出三者之间的相同点和区别点。由于掺伪样品本身含有正品成分,可检出芍药苷,因此仅采用药典赤芍项下的薄层方法是无法检定出掺伪成分的。若同时设置赤芍对照药材的话,则可非常容易发现样品中是否掺有地榆等其它中药或杂质。作为赤芍的药材标准,不设置赤芍对照药材是可以的。但对于赤芍饮片的质量标准,如《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的鉴别项下,就应该同时设置芍药苷对照品和赤芍对照药材,保证药材饮片的纯净度。这是用芍药苷含量测定项目所无法替代的。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第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83,109.   [2]肖培根.新编中药志[M].第一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496.   [3]张贵君.常用中药鉴定大全[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3:303,415.   [4]王盛民,张英.实用中药材鉴别检索手册[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2:151.   [5]张继,陈德昌.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M].第二卷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134.   [6]刘训红,王玉玺.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4.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