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生物信息学技术> 数据库>极化子polaron

极化子polaron

关键词: 极化子来源: 互联网

从一端向另一端进行极性方向基因转换的染色体部分,称为极化子。这一现象称为极化子效应(po- laron effect),是 P. Lissouba和 G. Rizet( 1960)用 Ascobolus immersus作为研究材料而发现的。属于同一极化子的突变型彼此进行杂交,由于距着丝粒较远位置上的某一突变(由于极化子更靠近着丝粒)发生基因转换,可显有重组类型易于出现的倾向。有时一个突变位置不仅比其他突变位置更容易发生基因转换,而且本身也与其他位置一起进行转换。极化子效应可适用于说明有关重组的杂种 DNA模型。也就是说,在发生重纽时杂种 DNA部分并不是完全随机形成的,而是在染色体的某一特定部位开始形成,并且越靠近这个部位基因转换的频率越高。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