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生物信息学技术> 数据库>先天性尿道瓣膜

先天性尿道瓣膜

关键词: 先天性尿道瓣膜来源: 互联网

  该病是指由于先天因素引起尿道腔内的机械性梗阻。但真正的病因还不清楚。严重的病例,除了尿道内瓣膜外还常合并肾和肺的畸形,此类患孩多不能存活。后尿道瓣膜病的特点是经尿道正常排尿困难,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但从尿道口往膀胱插管却能顺利进入膀胱,似无梗阻表现。该病的确诊主要依靠尿道造影和尿道膀胱镜检。治疗都是靠手术才能治愈。

临床表现   1.如婴儿期就出现症状,则全身一般情况较差,发育不良,食欲差。 2.患儿排尿时哭闹,排尿困难,合并感染则出现发热等。 3.体查见膀胱异常充盈,如出现肾积水则上腹部可触及囊性肿块。 4.插导尿管能顺利进入膀胱,并引出大量尿液,尿潴留症状缓解。

诊断依据   1.婴幼儿有排尿困难的病史; 2.体查发现膀胱尿潴留和肾积水的体征; 3.试插导尿管能顺利插入膀胱导尿。 4.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和尿道膀胱镜检查发现后尿道有瓣膜。

治疗原则   1.经尿道镜下行瓣膜电切术或直视下行瓣膜切除术。 2.保证尿路通畅,治疗肾功能不全。

用药原则   1.使用抗生素主要在于预防感染。 2.如肾功能不明显损害,可口服抗生素,如有肾功能不全或感染,则主静脉用药,并且加施护肾治疗。

辅助检查   先天性尿道瓣膜要明确诊断,必须排除下尿路梗阻的其他疾病,如膀胱颈梗阻;精阜肥大;结石症;先天性膀胱输尿管返流等。要鉴别这些疾病,尿道膀胱镜检查是必须做的,该检查可直接观察到上述各种病变,并且能在镜检同时切除尿道瓣膜,达到治疗目的。

疗效评价   1.治愈:瓣膜切除,排尿通畅,感染控制,肾功能改善。 2.好转:排尿好转。 3.未愈:症状未解除,仍旧排尿困难。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