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细菌标本形态学检验常用技术和方法

2019.5.30

细菌标本形态学检验常用技术和方法:形态学检查方法是细菌检验中极为重要的鉴定手段之一,它不仅有助于细菌的初步识别,同时也是决定进行生化反应鉴定的重要步骤。如痰中的抗酸杆菌、脑脊液中脑膜炎球菌、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的淋球菌等。通过形态学检查得到初步的诊断。由于细菌体积小,无色透明, 因此利用光学显微镜直接检查只能观察到细菌的动力,对形态、大小、排列方式、染色特性及特殊结构的判定,还须借助于染色标本的观察。要研究其细菌的超微结构,还需用电

形态学检查方法是细菌检验中极为重要的鉴定手段之一,它不仅有助于细菌的初步识别,同时也是决定进行生化反应鉴定的重要步骤。如痰中的抗酸杆菌、脑脊液中脑膜炎球菌、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的淋球菌等。通过形态学检查得到初步的诊断。由于细菌体积小,无色透明, 因此利用光学显微镜直接检查只能观察到细菌的动力,对形态、大小、排列方式、染色特性及特殊结构的判定,还须借助于染色标本的观察。要研究其细菌的超微结构,还需用电子显微镜。

一、不染色标本检查法

不染色标本的检查用于观察活菌状态,常用以检查细菌的动力或运动状况。

1.湿片法:用接种环取细菌培养液两环, 置于载玻片中央,轻轻覆以盖玻片。菌液要适量,不可外溢,不可有气泡。高倍镜下观察。

2.悬滴法:加一小滴菌液在盖玻片中央,在另一凹玻片凹窝的周围涂少量凡士林,将凹面向下,对准盖玻片中央,盖在凹玻片上,迅速翻转玻片,用小镊子轻压,使盖玻片与www.med126.com凹玻片粘紧,密封凹窝边缘。高倍镜下观察。

3.毛细管法:本法适用于观察厌氧菌动力。先将待检菌接种在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经厌氧过夜培养后,以毛细管(长60~70nm ,管径0.5 ~1.0nm ) 接触培养物,使菌液进入毛细管中,用火焰封闭毛细管两端,将毛细管固定在载玻片上,镜检。

二、染色标本检查法

(一) 基本方法

细菌胞浆无色透明,不易识别。常用适宜的染料使细菌着色后,以观察其形态和特殊构造,且可按染色反应进行分类。

1.原理

(1) 物理吸附作用:由于毛细管现象和渗透作用, 使染料进入细胞内被溶解吸收。此外,细菌等电点较低,pH值2 ~5,在一般情况下细菌带负电荷,易和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相结合。

(2) 化学反应:菌体内某些化合物和染料相结合,发生化学反应使细菌着色,而且不易被脱色剂所脱色。

(3) 其他因素:细胞膜的通透性、膜孔的大小、细胞结构完整与否以及培养基成分,染色液中电解质含量、pH值、菌龄等都是影响细菌着色的因素。

2.方法

(1) 涂片:临床标本大多可直接涂抹在洁净的载玻片上。若是细菌的液体培养物,可直接加一小滴在载玻片,稍加涂布。若是从固体培养基上取细菌菌落,则应先用接种环取一环生理盐水置于玻片上,然后从培养基上取少许菌在盐水中轻轻磨匀,使呈轻微乳白浑浊,再涂布扩大至直径20 mm 大小的圆形,待自然干燥,也可加微热使其干燥。

(2) 固定:涂片干燥后,在火焰上迅速通过3 次加以固定。固定过程可杀死细菌,凝固细胞质和其他细胞结构,增加细菌细胞对染液的通透性,还可使细菌涂膜牢固,不被在染色过程中的流水冲洗脱落。

(3) 染色:一般用低浓度染色液(1%以下),滴加染液覆盖涂膜。分单染法和复染法。为促使染料与菌体结合,有的染色法可在染液中加入酚、明矾,有的在染色过程中加碘液,可起到媒染的作用,也有用加热法促进着色的。

(4) 脱色:一般应用乙醇、丙酮或酸类作为脱色剂。适当掌握脱色时间以获良好的效果。脱色剂可以显示出细菌与染料结合的牢固程度,具有鉴别染色的作用。

(5) 复染:复染液应与初染液的颜色不同,以形成鲜明对比。复染可使已脱色的细菌重新着色。

(二) 常用染色法

1.单染法

即用一种染液染色的方法。

(1) 染液①吕氏亚甲蓝液:以亚甲蓝乙醇饱和溶液(乙醇100 ml 含亚甲蓝2~5g)30 ml 加蒸馏水100 ml 及10%氢氧化钾0.1 ml 混合即成。②稀释石炭酸复红液:以碱性复

红乙醇饱和液(乙醇100 ml 含碱性复红3~7g)10 ml 与5%石炭酸液90 ml 混合, 配成石炭酸复红染液。再将此染液以蒸馏水作10 倍稀释即成。

(2) 方法:在已固定的细菌涂片上滴加吕氏美蓝液或稀释石炭酸复红,染1 分钟,水洗,干后镜检。

(3) 结果:以吕氏亚甲蓝染色, 菌体呈蓝色。以稀释石炭酸复红染色,菌体呈红色。

2.革兰染色法

为最常用的细菌复染法。

( 
 

1) 染液:第一液:取结晶紫乙醇饱和液(乙醇100 ml 含结晶紫7 ~14g)20 ml 与医学全在,线1 %草酸铵水溶液80 ml 混合过滤即成。第二液:碘1g ,碘化钾2g ,加少量蒸馏水,充分振摇,溶解后加水至300 ml 。第三液:95 % 乙醇或用乙醇、丙酮(7 ∶3) 混合液。第四液:稀释石炭酸复红液(同单染法) 或沙黄溶液(2.5 %沙黄乙醇液10 ml 加水90 ml)。

(2) 方法:将第一液滴加在已固定的细菌涂片上,染1 分钟,水洗。再以第二液媒染1 分钟,水洗。继以第三液脱色。轻摇玻片,到无紫色脱落为止,水洗。最后以第四液复染0.5 分钟,水洗,干后镜检。

(3) 结果:革兰阳性菌呈紫色,革兰阴性菌呈红色。

3.抗酸染色法

(1) 染液:①石炭酸复红染液:同单染法,但不需用蒸馏水稀释。②脱色剂:为盐酸乙醇。③复染液(吕氏亚甲蓝液) 同单染法。

(2) 方法:在涂片上滴加石炭酸复红染液,玻片远离火焰使微微加热而有蒸汽,染液因蒸发而减少,需随时补加染液,防止干涸。如此维持5 分钟。待冷后,水洗。滴加脱色剂,轻摇玻片,到无红色流出为止,脱色时间约1 分钟。水洗。再滴加复染液复染0.5 分钟,水洗。干后镜检。

(3) 结果:抗酸菌呈红色,背景及其他细菌呈蓝色。

4.金胺染色法

(1) 染液:① 金胺“O ” 染液: 金胺“O ”0.1g 溶于95 % 乙醇10 ml,另取石酸3 ml 加水87 ml 中。将上述两液混匀(若有浑浊,不必过滤),装人褐色瓶中,保存在室温中。②0.5 %盐酸乙醇。③0.5 %高锰酸钾液。

(2) 方法:在细菌涂片上加金胺“O” 染液,染15 分钟,水洗后用0.5 %盐配乙醇脱色2 分钟,水洗,再加0.5 %高锰酸钾液作用3 分钟,水洗, 待干,用荧光显微镜观察。

(3) 结果:抗酸菌呈亮黄色荧光。

5.阿尔培(Albert) 异染颗粒染色法

(1) 染液:第一液: 甲苯胺蓝0.15g , 孔绿0.2g 溶于95 % 乙醇2 ml 中, 加水100 ml 及冰乙酸1 ml ,静置24 小时,滤纸过滤。第二液:碘化钾3g 溶于蒸馏水10 ml ,加

碘2g ,溶解后再加水至300 ml 。

(2) 方法:在涂片上加第一液染色3 ~5 分钟,水洗后第二液染色1 分钟,水洗,待干后镜检。

(3) 结果:异染颗粒呈蓝黑色,菌体呈绿色。

6.奈瑟(Neisser) 异染颗粒染色法

(1) 染液:第一液:亚甲蓝100 mg 溶于无水乙醇2 ml 中,加入5 %冰乙酸98 ml ,充分混合,过滤。第二液:俾斯麦褐1g 溶于无水乙醇10 ml 后,加水至100 ml ,充分混合。过滤。

(2) 方法:在细菌涂片上滴加第一液,染色30 秒至1 分钟,水洗后,再以第二液染色30 秒至1 分钟,水洗,干后镜检。

(3) 结果:白喉杆菌菌体染成淡黄褐色,异染颗粒呈深蓝色。

7.黑氏(Hiss) 荚膜染色法

(1) 染液:①结晶紫染色液:结晶紫乙醇饱和液5ml 加水95ml 。②20 %硫酸铜水溶液。

(2) 方法:细菌涂片自然干燥后用乙醇固定。滴加结晶紫染液,加温染1 分钟,不

用水洗,用20 %硫酸铜溶液中冲洗后,以吸水纸吸干镜检。

(3) 结果:菌体呈紫色,荚膜为淡紫色或无色。

8.奥尔特(Olt) 荚膜染色法

(1) 染液:30 %沙黄水溶液(乳钵研磨溶化)。

(2) 方法:在细菌涂片上滴加染液,用火焰加温染色3 分钟,冷后水洗, 待干后镜检。

(3) 结果:菌体呈褐色,荚膜呈黄色。此法主要用于炭疽杆菌的荚膜染色。

9.芽胞染色法

(1) 稀释石炭酸复红液(同单染法),95 %乙醇,碱性亚甲蓝液(同单染法)。

(2) 方法:滴加石炭酸复红液, 加温染5 分钟,水洗后用乙醇脱色2 分钟,水洗,滴加亚甲蓝液染1 分钟,水洗,待干镜检。

(3) 结果:菌体呈蓝色,芽胞呈红色。

10.魏—张鞭毛染色法

(1) 染液:饱和钾明矾液5 ml ,5 %石炭酸液5 ml ,20 %鞣酸液2 ml ,三者相互混合。临用时加碱性复红乙醇饱和液1 ml ,混合后静止过夜,次日过滤后使用。此染液以
 

3 天内使用效果最佳。

(2) 方法:①先将细菌在肉汤培养基中传代6 ~7 次。② 取出斜面培养基管内的凝结水,换以无菌生理盐水2 ml 。③取细菌的肉汤培养物一环,接种在斜面琼脂与护士招聘网盐水交界处,再自该部向上划一直线。④ 在35 ℃ 培育7 ~16 小时, 若为变形杆菌, 则放在22 ℃~25 ℃下培育16 小时。⑤以接种环自交界处取出一环菌液,轻放在加有3 ~4 ml 水的小碟表面,使细菌自由分散,浮在表面,静置在温箱内4 ~5 分钟。⑥ 用接种环自液面取一环菌液,放在高度洁净无油的载玻片上, 切勿研磨和摇动。置37 ℃温箱内让其自干,不能以火焰固定。⑦滴加染液染色0.5 至1 分钟,水洗,待干镜检。

(3) 结果:菌体鞭毛均呈红色。

(4) 注意事项:①鞭毛染色的细菌需新鲜的培养物。②涂片的制作不可用接种环转动涂抹,应将细菌轻轻加在玻片上,防止鞭毛脱落。③载玻片要求高度洁净。

11.负染色法

本法使背景着色而菌体不着色。用以观察细菌及某种真菌的荚膜。

(1) 墨汁染色:用接种环取一环菌液(108 ~1010/ml) 放在洁净载玻片上, 然后在相距2 ~3 m m 处放已稀释2 ~3 倍的绘图用墨汁—接种环。覆盖盖玻片后镜检。也可将墨汁1 滴与待检标本1 滴混合于载玻片上的一端, 以作血膜推片的方法制片, 干后镜检。可见背景成黑褐色,菌体无色。

(2) 刚果红染色:在载玻片上置2 %刚果红水溶液1 小滴, 以极少量的培养菌与其混合,涂成均匀厚片,待干,以1 %盐酸乙醇洗涤,待自然干燥后镜检。可见背景为蓝色,菌体无色。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