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刘东团队强力旋轧技术(PTR)破解国内高端轴承钢难题

2021.5.27

  从汽车、高铁、飞机到仪器仪表、机械装备,你几乎能从所有旋转的机械中寻找到一个共同的核心部件——轴承。而制造轴承所需的材料——轴承钢,被誉为“钢中之王”。一直以来,高质量的轴承钢的生产技术被国外巨头卡脖子。很多国内企业无法从国内厂家寻求到符合高使用需求的轴承钢,不得不花高价进口,这使得他们叫苦连连。拥挤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摆脱对国外的依赖,一直是人们的愿望。虽然我国很早就已经成为了“钢铁大国”,但是距离“钢铁强国”的梦想还有一段路要走。一直以来,我国所生产的轴承钢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以夹杂物为例,国外产品夹杂物尺寸完全小于等于10微米,而国内最大粒径达到50-52μm,大小相差五倍之多。轴承的工作环境严峻而复杂,不仅需要高速稳定的旋转,而且还要承受强力的挤压、摩擦,甚至超高温的历练。因而对轴承钢的质量和可靠性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就在今年,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刘东教授和其团队研发的强力旋轧技术(PTR),打破国外巨头技术垄断,突破我国轴承钢“卡脖子”技术,成功了破解行业难题。如何生产高质量的轴承钢?一是内部足够纯净,夹杂物质越少越好;二是足够均匀,材料内的颗粒物尽量细小、弥散。“强力旋轧技术”利用曼内斯曼效应,在径向轧制的同时施加强力旋转,依靠连续局部压扭复合变形,实现轴承管材碳化物均匀细小弥散。就像在揉面的时候让面的3个方向都变形,而且变形数值非常大,这样就可以把面揉的又透又劲道。刘东教授和团队“十年磨一剑”,经过不断攻关测试,终于突破技术瓶颈,研究出3个世界首创,申请到66项发明ZL,强力旋轧技术就是其中一项。运用强力旋轧(PTR)技术,晶粒尺寸可由原来的50μm细化至10μm,碳化物尺寸仅为原先的1/10。首次将100年来,一直徘徊在600-700HV的GCr15轴承钢硬度提高至900HV以上,处于世界顶尖水平。除此以外,采用该技术后轴承寿命和可靠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平均寿命达到计算寿命的26倍,可靠性达99.9%。更令人惊喜的是,本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材料利用率,且生产流程可缩短2/3,真正在绿色发展上见实效。通过这项技术改性后的轴承钢已在多个项目中得到运用,完全能够满足高端质量要求,将该技术运用到其他材料中,也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运用于钛合金和高温合金中属于世界首创。 

banquan13.jpeg

较于传统技术,PTR技术单道次晶粒细化程度高

另外,经过长期的科研攻关,刘东教授团队还先后突破近10项关键技术,极大地提升了航空发动机性能,让着颗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更亮、更耀眼。出于保密原因,这些关键技术叫什么名字,通过哪些工艺实现,笔者在这里不得而知。唯一知晓的是在2020年1月,因为这项贡献,团队负责人刘东教授在人民大会堂,从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国家级获奖证书。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