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研究利用磁共振巨噬细胞影像示踪治疗脑胶质瘤

2020.3.23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也是目前治疗难度最高的肿瘤之一。目前临床上胶质瘤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包括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但其总体预后仍不容乐观,5年生存率不足10%,中位生存期仅为12-15个月。如何提高胶质瘤患者的术后生存期成为临床治疗研究的重要方向。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团队在磁共振影像示踪细胞治疗脑胶质瘤领域取得新进展。该团队研究发现利用免疫系统中重要的中性粒细胞,作为穿越血脑屏障的靶向细胞载体,同时结合具有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性能和载药能力为一体的磁性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得到具有MR成像性能的载药中性粒细胞。当通过静脉注射到达术后脑胶质瘤炎性区域后,高度激活的载药中性粒细胞可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同时释放载药纳米颗粒并进入到浸润的肿瘤细胞,成功实现了对术后脑胶质瘤的诊疗可视化。相关论文“MR imaging tracking of inflammation-activatable engineered neutrophils for targeted therapy of surgically treated glioma”(《磁共振影像示踪的中性粒细胞药物输运体系靶向治疗术后脑胶质瘤》)于11月14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该研究工作获得科技部“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