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血沉仪的发展历史

2021.4.30

  红细胞沉降率(ESR)早在1921年即由Febreaus Westrygren等创立,历经90余年,仍被广泛应用。血沉是指60min是时红细胞产生沉降后的“刻度”。

  1965年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血液专家对血沉标准化方案进行审定,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魏氏法,使用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其他还有肝素等做抗凝剂,由于对使用枸橼酸钠和肝素的抗凝结果有差异,故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和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也推荐改良魏氏法,使用EDTA抗凝测血沉。

  血沉的测定在临床医学的应用有悠久的历史,1921年 Westrygren比容等在Hewson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魏氏法。测定方法主要有魏氏法、斜管法、快速法、微量法和血沉仪自动测定法。但ICSH在1993年发表的测定标准办法只有魏氏法,卫生部医政司也推荐魏氏法。ICSH于1973年发表了第一个参考办法,1977年又发表了第二个方法。1988年又作出了一些新的规定,1993年发表了综合性的ICSH血沉推荐方法。,将血沉的测定法方进一步明确分为参考方法、标准方法和选定方法,后者又称为常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建立在 Westrygren法的基础上。血沉的测定已经从传统的魏氏法向自动测定法发展。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