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微生物检测不能成抗菌药物管理“短板”

2018.12.20

为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提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细菌真菌感染诊疗能力的通知》文件精神,提高我国三级医院细菌真菌感染诊疗能力,日前,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评价专家委员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主办、辉瑞中国支持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建设基本要求专家共识及调研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加强实验室建设 检测是“哨兵”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广谱强效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恶性肿瘤的放化疗、导管插管、器官移植、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等,真菌在临床病原菌中的占比逐年升高,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医疗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在《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临床微生物检验在多学科抗菌药物管理中的作用,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人才培养,联合使用传统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检验方法,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能力。”

国家高度重视检测工作。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推出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加强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各环节的管理和控制,促进临床微生物学的发展。目前已有的抗菌药监测网络、新药监测网络、感染质控中心和医院感染建设网络等,都可以较为精准的获取全国抗菌药使用的新耐药发生的数据,借助网络平台也可指导地方了解最新情况。“ 国家和地方综合调整包括技术完善都是以检测为切入点开展工作,检测角色的重要性相当于哨兵可及时报告前线情况,不容忽视。与此同时,我们也通过对医疗系统医院管理人员和公众宣传普及如何慎重对待抗菌药物,来提升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意识。”医政医管局医疗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

直击检测短板 《共识》给出建议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可鉴定患者感染的真菌种类并评估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在疾病的预防控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诊断技术得到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但是,我国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整体诊断水平较低,重视程度不足,检查时机及人员能力仍有待提高。

现场讨论交流

杨启文教授在解读中表示,要完善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组织构架,条件较好的三级综合医院可考虑设置单独的真菌检测工作区域及设备,做好真菌检测的物理分区;暂不具备先进真菌检测条件的医院可与各省或邻近地区检测能力较强医院,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紧密合作。真菌检测人员要加强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技能,使其能够应对微生物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及时处理标本,满足临床需求。此外,还要加强各地区医院间的学术交流,逐步规范临床检测标准。检验的操作流程也应采取进一步的规范优化,丰富真菌鉴定、诊断、药敏手段;进一步提高非培养诊断的比例,从而加快诊断效率。希望更多区域能够持续性地开展真菌检测能力的质评工作,不断提高检测质量,提升综合医院真菌感染诊疗水平。

促进检验水平整体提升 满足医患多方需求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徐英春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徐英春教授表示:“《共识》是根据‘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建设现状调研’的结果编撰而成,共十个板块。客观反映了我国当前医疗机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基本标准,对提高综合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推动真菌诊断技术的普及和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临床微生物专业的队伍和能力建设提升了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整体能力和水平,对抗菌药物科学化、专业化管理及临床感染性疾病合理诊治至关重要。从表面上看,可能微生物检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高,但是从整体来看,病原学诊断提高了感染性疾病精准诊断和治疗的水平,改善了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由此减少住院天数,遏制细菌和真菌的耐药性,降低病人的死亡率,从整体上最大限度地节省了医疗资源和费用,对提升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发挥积极作用。

据悉,本次发布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建设基本要求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于2017年11月开始筹备相关资料, 2018年8月完成全部编写工作,共有27位专家, 446家医院(其中348家三级综合医院)参与其中。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