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新路:从卖资源到卖技术

2012.10.29

  曾因汞储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三而被誉为“中国汞都”的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汞矿累计生产汞和朱砂3.2万吨,占全国同期汞产品的60%以上。然而上世纪末期,由于资源逐步枯竭,万山陷入困境,2009年被列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新路,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发展汞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了汞系列精细化工产品、汞产业和汞文化的逐步振兴。

  从“卖资源”到“卖技术” 汞产业逐步振兴

  万山红晶汞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亚雄曾是原贵州汞矿科研所所长,2001年贵州汞矿破产关闭后,他与人合作投资100万元建起了红晶汞业公司。经过奋斗,目前公司年销售收入达2亿元,上缴税金2000万元。

  张亚雄领着记者参观了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家ZL技术——竖式自燃节能炉,即用电代替煤为燃料的锅炉式加温生产工艺和设备。这一设备改变了传统汞生产和加工工艺流程,解决了从含汞废料中提炼汞的难题,使汞产业实现了从传统原料中提炼“原生汞”向从含汞废料中提炼“再生汞”的转型。

  “技改前,生产1吨触媒(生产煤化工等化工产品的催化剂)需半吨标准煤和1000千瓦时电,现在只需500千瓦时电,不需要煤,而且实现了无渣、无污水和废气‘近零’排放。”张亚雄说,这一技术获得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肯定。

  红晶汞业有限公司的转型升级,是万山工业转型的缩影。

  作为历史悠久的汞生产基地,万山充分利用当地人才、技术、设施优势,打响了从“卖资源”到“卖技术”的转型战役,实现了汞产业的再次振兴:一是汞的循环利用率达到60%以上,用于汞化工生产的汞原料主要从废矿、废渣和含汞的废弃物中提取;二是汞化工系列产品已形成规模,生产企业超过10家,氯化汞触媒、硫酸汞、氧化汞触媒等精细化工产品超过20个;三是汞产业的产值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11年产值超过6亿元,产品占了全国80%的市场份额。

  此外,万山在新材料、冶金方面也取得进展,锰系合金、铝系合金、镍多合金等合金新材料产业,钾资源综合开发新兴产业以及服装等特色轻工业初具规模。

  据万山区区长张吉刚介绍,目前全区已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家,今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2亿元,相当于2010年全年总量,预计今年工业总产值将达30亿元。

  从“卖产品”到“卖文化” 探索文化旅游发展新路

  绝壁上开凿的洞口、石梯、隧道、刻槽、标记、矿柱和“以火攻石”遗迹,长达970多公里的采矿坑道……走进万山汞矿遗址,古代、近代、现代的矿区遗存保存完好,向世人展示着当地人民的奋斗史、技术进步史和工业文明发展史。

  充分利用独具特色的工业遗址和工业文化,变“卖产品”为“卖文化”,发展第三产业,成为万山转型的又一亮点。几年来,万山汞矿先后申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山国家矿山公园,建立了万山汞工业文化遗产博物馆,高起点对汞矿遗存进行保护。

  目前,相关部门正按照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规划,编制《万山汞矿文化遗存保护规划》和《万山汞工业遗产利用规划》。

  万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慧英说,目前大多数矿区居民由于年龄偏大、技能单一、就业渠道不宽,生活水平改善不明显,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既能更加有效地保护文化遗产,又能为矿区居民找到了一条发展新路。

  城市扩容异地转型 生态农业积极推进

  为拓展万山转型发展空间,2011年贵州省政府将一些地方划归万山区管辖。目前,万山国土面积由过去的338平方公里扩大到842平方公里,总人口由6.7万人增加到16万人。

  记者在距万山老城区30余公里的谢桥新区看到,两条主干道路基工程已完成,体育馆和游泳馆主体工程、廉租住房等已基本建成,示范性高中、规范化医院已完成基础工程。到“十二五”末,万山要建成1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新城。

  同时,万山还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以抓工业的理念来抓农业产业,使传统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转型。

  万山蜜枣是当地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区委区政府积极引导农民通过土地入股、出租等形式,组建了万福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带动产业发展,今年新增枣园8400亩,目前全区蜜枣种植面积已达到2万亩。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