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例核苷类经治耐药及干扰素经治复发慢乙肝患者换用...

2022.3.11

一例核苷类经治耐药及干扰素经治复发慢乙肝患者换用TDF治疗临床分析



病史


一般资料:董某某,女,35岁,高中文化程度、已婚。

主诉:发现乙肝标志物阳性13年。

现病史:患者于2002年体检发现乙肝标志物阳性,当时查肝功能正常,无任何自觉症状与不适,未治疗。2011年7月7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厌油腻,来我院门诊就诊,查转氨酶升高,乙肝五项定量示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阳性,HBV DNA 9.94E+06 IU/ML,诊断为“慢乙肝”,给予Ldt口服抗病毒治疗,病情缓解。2012年12月10日再次来我院复诊,查转氨酶升高,HBV DNA 1.87E+07 IU/ML,行乙肝耐药基因检测示:对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替卡韦耐药,后加用阿德福韦酯(名正)联合抗病毒治疗,HBV DNA渐下降,转氨酶渐恢复正常。半年后查转氨酶再次升高,HBV-DNA 6.44E+03 IU/ML,换用短效干扰素α-2a(迪恩安,QOD,ih)联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一年半后表面抗原及HBV DNA阴转,转氨酶复常,遂停用干扰素单独服用阿德福韦酯治疗,2015年7月31日查转氨酶再次升高,表面抗原阳性,HBV DNA>108IU/ml。

既往史:平素体健,无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献血史;预防接种随社会进行。

家族史:无乙肝家族史,无肝癌家族史。


检查结果


体格检查: 身高:158cm,体重:56.2kg,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心肺腹部无明显异常体征,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  ALT 293IU/L、AST 149IU/L;HBsAg(+)18667 IU/ML、 HBeAg(+)357.64 PEIU/ML、HBeAb(-)COI、HBcAb(+)10.86 S/CO;HBV-DNA >108 IU/ML;HCV-Ab阴性、 HIV-Ab阴性。

超声检查: 肝胆胰脾超声:肝实质弥漫性轻度损伤。


诊断


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eAg阳性轻度(核苷类与干扰素经治)

鉴别诊断:无


治疗思路


➤ 诊疗经过:

患者对多种核苷类药物耐药,干扰素经治复发,给予TDF口服300mg QD 抗病毒治疗。

患者应答良好,治疗至48W时乙肝DNA及表面抗原阴转,治疗60W时出现乙肝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其后继续巩固治疗8W后停药。

➤预后:

患者达“临床治愈”标准后停药。整个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


治疗经过---NAs


治疗经过---NA+IFN


治疗经过---停IFN


治疗经过---TDF


病例分析/讨论


患者为青年女性,初诊时已知乙肝病毒感染9年,出现乏力、厌油腻等肝病相关症状,HBsAg、HBeAg阳性,ALT>2UNL,HBV DNA>2000IU/ML,无饮酒及药物应用史,行HAV、HCV、HDV、HEV、HIV、EBV、CMV、HSV等相关病毒学检查、肝脏及血管超声、血脂、铜蓝蛋白检查等排除其它病毒感染、血管因素、威尔森氏病、脂肪性肝病所致肝损伤,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成立,并具有治疗适应症 。


初诊时患者30岁,有生育需求,根据指南意见1及药物说明书注明的妊娠期用药安全性分级,以及药物的可及性(当时TDF尚未进入中国),选择LDT 600mg QD口服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方案是合理的。


患者应用LDT抗病毒治疗期间未监测HBV DNA,依丛性存在问题,1年余后才首次复诊,此时查ALT明显升高,HBV DNA上升至1.87E+07IU/ml,首先考虑发生了耐药,最后经病毒耐药基因检测证实对LAM、LDT、ETV产生了耐药。根据当时指南建议,对LAM、LDT、ETV发生耐药者,可联合ADV治疗。因此,随后的治疗方案调整为LDT+ADV联合抗病毒治疗。


患者应用LDT+ADV联合抗病毒治疗24W,HBV DNA下降到6.44E+03IU/ml,治疗12W时转氨酶水平曾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但在24W随访时,转氨酶再次升高。通过病史询问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排除了其它原因引起的转氨酶升高。此时考虑治疗中出现反弹,同时可能发生了ADV的耐药,因HBV DNA水平较低,未能进行耐药基因的检测。鉴于此种临床状况,随后的治疗方案调整为IFN+ADV联合抗病毒治疗。


患者应用INF+ADV联合治疗12W,转氨酶水平下降,但HBV DNA无明显变化,推测可能已产生ADV耐药,DNA水平未进一步上升可能是IFN的作用,这也表现在HBsAg水平的下降上。

治疗24W时转氨酶复常、HBV DNA阴转,表面抗原与e抗原水平明显下降,预示患者继续干扰素治疗可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IFN+ADV治疗48W,患者转氨酶维持正常,HBV DNA持续阴性,表面抗原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并出现了e抗原的阴转,疗效得到进一步肯定。根据指南意见,为提高疗效,此时建议患者延长疗程1。

治疗72周时患者出现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达到临床治愈标准,随后停用IFN,但保留了ADV,并随访观察。


患者停用IFN保留ADV随访24W,ALT、HBV DNA明显反弹,出现治疗后复发。此时对ADV的耐药应该比较明确,因此患者拒绝了耐药基因检测。


治疗到此阶段,患者对多种NAs耐药,IFN经治复发。根据2015版慢乙肝防治指南1,对于NAs发生耐药者,改用PegIFN-α治疗的应答率较低,此时可以选择ETV+TDF联合抗病毒治疗。但是患者因之前的治疗已经推迟了生育计划,此时有迫切的生育需求,因此最终选择了TDF单药治疗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患者TDF单药治疗12周转氨酶复常,24周时表面抗原先于HBV DNA出现阴转,HBV DNA至36周时才转阴。疗程48周时,表面抗原与HBV DNA持续阴性,60周时出现了表面抗原的血清学转换,其后继续巩固治疗8W后停药。停药4周后仍然维持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HBV DNA检测不到的状态。


心得体会


➤ 对低耐药基因屏障NAs,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以尽早发现耐药的发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病情反弹致重症肝炎甚至肝衰竭等严重事件的发生。

➤ 对多种NAs耐药患者,换用TDF治疗,仍有良好的疗效,并且安全性良好。

➤ 通过IFN治疗即使是获得临床治愈,仍有复发的可能,停药后需密切监测。

➤ IFN治愈后复发,序贯NAs治疗,仍有部分患者可以获得临床治愈的机会。

➤ IFN治愈后即使复发,也可能改变了机体的抗乙肝病毒免疫,为之后接受TDF治疗能够获得治愈打下了基础。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