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北大尚永丰院士PLOS解析结肠癌治疗潜在靶标

2014.3.28

  北京大学尚永丰院士研究组与天津医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生物学综合杂志《PLOS BIOLOGY》(2013 影响因子为12.69;5年平均影响因子为13.447)上在线发表题为“JMJD6 Promotes Colon Carcinogenesis through Negative Regulation of p53 by Hydroxylatio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p53的一种全新的翻译后修饰,并支持将JMJD6作为一种潜在的侵袭性结肠癌生物标志物,以及作为结肠癌干预治疗的一个潜在靶标。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生王丰,通讯作者是尚永丰院士和孙露洋副教授。

  JMJD6(含有Jumonji结构域的蛋白6)是含有Jumonji C 结构域蛋白家族的一个成员。这个家族中的大多数蛋白都是组蛋白去甲基酶,参与染色质相关事件。有趣的是,JMJD6首先被确定为细胞膜上的一个磷脂酰丝氨酸受体。随后,研究人员认为JMJD6具有催化活性,也有一些报道称JMJD6具有赖氨酰羟化酶活性。这些发现都明确表明,JMJD6的生物学功能可能是多维的。当前对于含有Jumonji C 结构域蛋白在控制多种生物学功能中的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研究人员希望进一步了解JMJD6的重要性和众多细胞活性。

  P53蛋白对于细胞生物学的很多方面都非常重要,被称为“基因组的守护者”。在细胞水平上,p53能够阻止细胞在各种不利条件下进入或漫越细胞周期,而在分子水平上,p53能迅速积累,以应对基因毒性压力,充当序列特异性转录因子来激活一系列下游基因的转录。因此,P53的抗肿瘤效果是由控制各种细胞活性的靶基因产物所介导的。

  在正常的细胞生长条件下,p53蛋白通过许多负调节因子调节其稳定性而保持低水平。当前许多研究包括该课题组的研究表明,p53降解是由几种泛素连接酶介导,包括MDM3、Pirh2、COP1、ARF-BP1和JFK,有趣的是,p53分别和MDM3、Pirh2、COP1及JFK之间存在自身调节的负面反馈循环。然而,最近一项利用定量延时显微镜的人细胞研究发现,增生的细胞表现出p53的自发脉冲,这与细胞周期事件有关。有研究曾指出,p53 的量不是p53激活作用的唯一原因,并强调翻译后修饰在p53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P53的翻译后修饰都涉及到p53基因的稳定性和活性的调控。P53可以通过几种激酶的磷酸化而被修饰。P53的磷酸化可抑制其与MDM2的相互作用,或者将p53保留在核内,因而经常对p53通路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相对于正面调控p53活性的磷酸化和乙酰化作用的广泛描述,关于p53负调控的修饰的相关信息则相对较少。这一信息非常重要,因为激活作用和抑制作用之间的平衡,对于密切调控p53的转录活性至关重要。尽管有研究发现,p53可分别被赖氨酸370和382的SMYD2和SET8/PR-SET7/KMT5A甲基化,从而引起p53活性的负调控,但是对于翻译后修饰过程中的p53正/负调控,很大程度上还是未知的。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