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危害因素分析

2021.12.26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危害因素分析是对从原料采购到产 品加工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危害进行分析,以建立起有效监测监督程序。

目的是控制生产环节中潜在的危害, 将主要精力放在关键加工点上,这样预防显得更为有效。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危害因素以副 溶血性弧菌为主,其次是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实验室未检出相应病原菌有 4 起,未检出病原菌的原因主要有:由于食物中毒上报滞后,往往等检验人员到 达现场后,可疑样品已被销毁或现场已被破坏。病人往往已用药而不能检出病原菌。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只进行 了常见的致病菌的检验,对近年来新报道的致病菌如单增李斯特氏菌、空肠弯曲菌等并未作检验,不能完全排除此类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可能。 

从检出病原菌的样品类别来分析,直接由被污染食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占 27. 2%,进入熟食间的食品被污染 是导致这类食源性疾病的原因。与从业人员有关的占 3l. 9%, 表明从业人员的带菌是引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主 要原因。这类带菌者往往在熟食间进行操作时,污染了冷食 食品。控制污染食品进入熟食间和不定期的对厨师预防性 健康体检是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关键因素。 

第三季度食源性疾病发生率占全年 63. 6%,为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搞好夏秋季节的食源性疾病预防,加强食 品卫生措施对降低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非常重要。夏秋季有效控制细菌繁殖是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关键因素。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