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效义说,现在世界范围内的合成生物学还处于初期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制定过多的措施没有必要。可以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逐渐制定相应的措施,那才是现实的。“目前看来,合成生物学的伦理和安全问题可能存在,但不能过分夸大。”王效义表示。

  针对公众对“人造生命”的恐慌和担心,军事医学科学院副研究员凌焱说:“这些技术被用于真正创造人造生命,其实还有很远的路。毕竟,创造人工生命远不像拼接电路、垒积木那样简单。”

  对此,杨焕明也表示,千万不要故意渲染合成生物学的安全防范问题,“合成生物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对于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会有很大作用,大家都应该相信科学发展带来的新机会”。

  “我真希望合成生物学的讨论,不管是涉及生物安全、道德伦理还是生态问题,不要走转基因那条路,如果那样就糟了。”杨焕明说,干细胞、转基因在发达国家关于伦理的讨论中基本是负面的,而且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误导,这个误导需要很大的精力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