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粒细胞的功能简介

2019.8.15

    (1)渗出性和游走性  中性粒细胞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间隙处逸出到血管外,称中性粒细胞的渗出性,同时,中性粒细胞在组织内具有游走性。

    (2)中性粒细胞黏附作用  黏附作用包括细胞-细胞、细胞-细胞外基质的黏附。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是中性粒细胞能穿过血管壁的基础,也是炎症前期的准备。
    (3)趋化作用  机体损伤部位的代谢产物,其中有强烈刺激中性粒细胞向该部位游去的可溶性物质,这些物质称为趋化因子或化学吸引剂。体内有多种趋化因子,其与中性粒细胞质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推动粒细胞按化学吸引物的浓度梯度移行到炎症感染部位而发挥其杀菌作用。

    (4)吞噬作用  可分为表面吞噬和调理吞噬。表面吞噬是粒细胞伸展伪足向细菌颗粒周围包绕,形成了颗粒-中性粒细胞受体之间的吞噬体。调理吞噬是体液中的调理素(补体或抗体)处理异物后,通过抗体分子的FC段与粒细胞膜上的FC受体或C3b受体结合而吞噬细菌。

    (5)非氧和依氧的杀菌作用

    1)非氧杀菌型:在吞噬体移动过程中,首先是中性粒细胞内的特异颗粒迅速移向吞噬体并与之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特异颗粒即在细胞质内消失,此过程称为脱颗粒作用。胞内的特异颗粒、嗜天青颗粒、白明胶酶颗粒依次均发生脱颗粒作用。颗粒中含有的多种水解酶释放,进行非氧杀菌消化过程。脱颗粒作用导致的膜易位及膜上的多种受体均可促进中性粒细胞的黏附、趋化、吞噬杀菌及呼吸爆发作用。

    2)依氧杀菌:主要环节是呼吸爆发作用及ROS生成。NADPH氧化酶从NADPH上获得电子使氧分子(O2)还原转变为超氧阴离子(O2。),这一过程伴随着氧消耗量的骤然增高,这种大量耗氧生成O2。的生理行为称呼吸爆发作用。中性粒细胞的依氧杀菌在吞噬后数秒内开始,中性粒细胞被激活后导致产生高毒性的活性氧物质(ROS)。包括O2-、H2O2、OCL-,OH等。以上物质都具有极强的杀伤力。一般把O2 、OCI- 途径称为MPO途径或MPO系统。

    (6)ROS除对异物有极强的破坏作用外,微量的ROS参与信号传导的调控、调节转录因子的活化、基因表达及调节凋亡;因此把ROS也看作第二信使物质。OCI-与胺反应又生成的氯胺有极强大的杀菌作用,同时,在炎症反应中氯胺也具有信号调节功能。

    (7)活性氮物质  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中有氧化氮合酶(NOS),粒细胞也能够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氮自由基,即NO。NO具有杀菌作用,但NO能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因此,该杀菌作用可能仅是在中性粒细胞正常的杀菌功能有缺陷或受损伤时的替代。

    (8)嗜酸性粒细胞颗粒主要含有大多数的溶酶体酶及组胺酶、毒性蛋白(ECP)、神经毒素(END)、嗜酸粒细胞过氧化物质酶(EPO)等。嗜酸粒细胞可吞噬多种小异物如:细菌、真菌、免疫复合物、致敏红细胞及惰性颗粒等;毒性颗粒可直接注入寄生虫体内杀灭它。在超敏反应中,嗜酸粒细胞颗粒内容物释放,如释放出组胺酶,其能灭活组胺而限制嗜碱粒细胞在Ⅰ型超敏反应中的活动,所以,这对超敏反应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9)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含有组胺、肝素、慢反应物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组胺能使小血管扩张;慢反应物质与哮喘发作有关。嗜碱粒细胞功能主要是在过敏性慢反应中起作用。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