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常见实验室化学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

2021.11.26

1.火灾或爆炸 

单独分析

2.灼伤

灼伤指由腐蚀性化学品,如强酸、强碱等所致的组织损害,主要发生在眼睛和皮肤,而无论灼伤何处,用水冲洗是最有效的应急处理方法。灼伤眼睛时应先用清洁纱布擦去溅在眼外的试剂,再用蒸馏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冲洗时必须用细水流,且不能直射眼球。若是碱性试剂,需再用饱和硼酸溶液或1%醋酸溶液冲洗;若是酸性试剂,需再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然后滴入少量蓖麻油。严重者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3.冻伤

冻伤是指由寒冷侵袭或冰冻物体,如实验室常用的液氮、干冰等制冷剂所致的组织损害。迅速脱离低温环境并快速复温是冻伤效果最显著而关键的应急处理方法,即迅速将冻伤部位放入37~40℃左右(不宜超过42℃)的温水中浸泡20~30min,时间不宜过长。若冻伤部位不便浸水,如面部、耳朵等,可用37-40℃左右的温水浸湿毛巾,进行局部热敷。若无温水,可将冻伤部位置于自身或救助者的温暖体部,如腋下、腹部或胸部,进行复温。此外,用酒精、辣椒水、5%樟脑酒精、各种冻疮膏涂擦,也有一定的疗效,但切勿用火烘烤冻伤部位,也不要包扎任何东西。

4.中毒

实验室化学品中毒的方式主要有吸入、食入、沾到皮肤、进入眼睛等。

(1)吸入

最常见的中毒方式。有毒气体,如硫化氢、氟化氢、氯气、一氧化碳等,实验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氯化氢、氨气等,以及有机溶剂的有毒蒸气,如乙醚、苯、硝基苯等,通常以气体蒸气、粉尘、烟雾的形式被人体的呼吸道吸入,进入肺部,再被肺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引起中毒。中毒表现多为喉痒、咳嗽、流涕、气闷、头晕、头疼等。若中毒很轻,可立刻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衣领和纽扣,安静休息,注意保温;呼吸困难时吸入氧气,呼吸停止时进行人工呼吸,待呼吸好转后,立即送往医院救治。若中毒较重,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2)食入

不常见,主要是误食,如进行有毒化学品操作后,未经漱口、洗手就饮食,或在实验操作中误将有毒化学品食入,进入肠胃道而引起中毒。中毒表现多为痉挛或昏迷等。若化学品溅入口中尚未咽下,应立即吐出,并用大量清水冲洗口腔;若已咽下,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几种应急处理方法。

①稀释法

可饮食牛奶、豆浆、鸡蛋清、食用油、米汤、面粉、淀粉、土豆泥的悬浮液或水等,以降低胃中毒物的浓度,延缓毒物被人体吸收的速度,缓和刺激并保护胃黏膜;也可于500ml蒸馏水中,加入50g活性炭,用前再加400ml蒸馏水,充分摇动润湿,分次少量吞服,一般10~15g活性炭可吸收1g毒物。若磷中毒,不可饮牛奶。

②催吐法

若神志清醒且食入非腐蚀性化学品和烃类液体,可用手指、匙柄、筷子、压舌板、棉棒、羽毛等刺激软腭、喉头或舌根,引起反射性呕吐;也可用2%~4%盐水、淡肥皂水或芥末水催吐;必要时可用0.5%~1%硫酸铜25~50ml灌服。若食入酸、碱等腐蚀性化学品或烃类液体,易产生胃穿孔且胃中的食物一旦吐出易进入气管造成危险,因此不能催吐。

③解毒法

可根据毒物性质给予相应的解毒剂;也可服用万能解毒剂,即2份活性炭、1份氧化镁和1份丹宁酸的混合物,用时取2~3茶匙,加入一杯水,调成糊状。

(3)沾到皮肤

某些溶于水的有毒化学品,如氰化物、硝基苯、苯胺、有机磷、有机汞等,接触皮肤后,易侵入皮肤,并随血液循环迅速扩散,引起中毒。中毒后,应立即脱去被污染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如自来水管、紧急喷淋器等,彻底冲洗,然后用肥皂水洗净,再涂一层氧化锌药膏或硼酸软膏以保护皮肤。若毒物与水能发生作用,如浓硫酸等,应先用干布或毛巾擦去毒物,再用水冲洗。切勿用热水,以免增加毒物的吸收;也不要使用化学解毒剂。

(4)进入眼睛

立即撑开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如洗眼器等,或低浓度医用氯化钠(食盐)溶液彻底冲洗。若毒物与水能发生作用,如生石灰、电石等,应先用沾有植物油的棉签或干毛巾擦去毒物,再用水冲洗。切勿用热水,以免增加毒物的吸收;也不要使用化学解毒剂。

5.泄漏

泄漏重在预防,如应经常定期检查化学品容器是否有泄漏、腐蚀和密封损坏,化学品用完后应密封好盖子等。一旦发生泄漏首先应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或报警,然后将附近人员紧急疏散和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若已有人员受伤,如中毒、窒息、冻伤、化学灼伤,位进行现场急救或立即送往医院救治。若有可能,可在专业人员到达之前对泄漏进行适当的处理,以尽量减少污染和危害。

(1)气体泄漏的处理

①通风:用合理的通风使气体泄漏物扩散而不至积聚。

②液化:喷洒雾状水使气体泄漏物液化后处理。

③稀释:采用水枪或消防水带向气体泄漏物喷射雾状水,加速其向高空安全地带扩散。但稀释将产生大量的被污染水,因此必须疏通污水排放系统。最好应对污染水进行一些处理,降低毒性,避免直接排进污水系统。若泄漏物为可燃物,可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

(2)液体泄漏的处理

①吸附:若少量液体泄漏,可用细沙、锯末、吸附棉或其他不燃吸附剂吸附,收集于容器后进行处理。

②中和固化:吸附剂具有选择性,如强氧化性泄漏物不能用锯末吸附,否则可能起火。因此最好采用非常通用的(没有选择性或选择性极少)的中和固化剂来中和固化泄漏的液体。中和后,pH值变为中性,毒性和危险性大

大降低;固化后,便于清理。

③覆盖和冷却:若液体泄漏物易挥发,可将泡沫或其他覆盖物覆盖在泄漏物表面形成覆盖层,或将冷却剂散布于整个泄漏物表面固定泄漏物,然后进行转移处理。常用的冷却剂有二氧化碳、液氮和冰。覆盖和冷却可抑制挥发性液体泄漏物向大气蒸发,从而降低其对大气的危害,防止可燃泄漏物发生燃烧。

④筑堤和转向:若大量液体泄漏并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可筑堤堵截或引流到安全地点,再进行处理。确定筑堤的地点很重要,既要离泄漏点足够远,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在泄漏物到达前修好围堤;又要避免离泄漏点太远,使污染区域扩大。

⑤围堵:采取有效措施修补和堵塞容器裂口,制止化学品的进一步泄漏;或用一个更大的不会泄漏的容器盛装正在泄漏的、损坏的化学品容器,从而控制泄漏。

(3)固体泄漏的处理

用适当的工具收集泄漏物,然后用水冲洗被污染的地面。

(4)处理泄漏物时的注意事项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如穿防静电产生的服装等,化纤和带铁钉的鞋子不能进入泄漏区域;若泄漏物是易燃易爆化学品,现场应严禁火种;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必须有人配合,必要时可用水枪、水炮掩护;封闭下水道、雨水口和一切可能逃出的路径;把所有泄漏的、损坏的化学容器或污染的物体放入有毒物质密封桶,等待专门处理;所有的防护设备、救援工具、衣服、眼镜、人员都要充分的洗消,防止二次污染。洗消水也必须放入有毒物质密封桶等待处理。不能够洗消干净的,应全部销毁。

6.放射性事故

放射性事故是指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等辐射源失控引起的放射性物质丢失、人员超剂量照射、放射污染等异常事件。根据其危害程度通常分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紧急情况三类。

(1)一般事故

指发生的少量放射性物质溅洒等异常情况,操作者能够利用实验室内的去污剂短时间内自行处理,不会造成扩散和辐射伤害。一般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为:立即使用吸附纸和吸附剂覆盖,并围堵泄漏物,隔离事故现场,防止不必要的污染扩散和人员照射。使用辐射监测仪检测人员皮肤、衣物实验仪器和场地的污染情况,并妥善清理和清洗污染场所。

(2)重大事故

指发生的大量放射性物质溅洒、高毒性核素或大面积污染、皮肤沾污、气溶性放射性物质污染、有放射性物质扩散出限制区等情况,操作者应立即向实验负责人和主管部门报告。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为:立即通知事故区内的所有人员撤离。使用吸附纸和吸附剂覆盖,尽可能屏蔽污染源,但不要试图清洁去污,离开并锁好受污染的实验室,并隔离所有可能被污染的人员,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脱掉所有受污染的衣服集中存放,在专家指导下进行去污;并用温水和肥皂自上而下清洗皮肤。

(3)紧急情况

指发生的严重危及生命健康的辐射事故,伴随火灾、爆炸等的事件,出现严重人身伤害和死亡、火灾、爆炸和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等事故,以及可能涉及辐射伤害的情况。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方法为立即通知事故区内的所有人员撤离,呼叫紧急救援组织,并等待救援人员的指令。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