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纤维素酶的分类及作用

2024.5.08

饲用纤维素酶的分类

  纤维素酶的种类很多,根据功能的差异分为3类,即内切纤维素酶、外切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4]。①内切纤维素酶(又称内切-β-1,4-葡聚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主要作用:在纤维素酶分子内部随机断裂β-1,4-糖苷键, 将长链纤维素分子截短,产生大量小分子纤维素,如纤维素糊精、纤维二糖及葡萄糖;②外切纤维素酶(又称外切-β-1,4- 葡聚糖酶、微晶纤维素酶或纤维二糖水解酶)。主要作用:可将短链的非还原性末端纤维二糖残基逐个切下。③β-葡萄糖苷酶。主要作用:可将纤维二糖及其他低分子纤维糊精水解成葡萄糖或芳基残基。

  实际上在分解晶体纤维素时任何一种酶都不能单独裂解晶体纤维素,只有这3 类酶共同存在、协同作用方能完成水解过程。

  饲用纤维素酶的作用

  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自身能够合成一定量的纤维素酶, 使粗饲料的消化吸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有研究证实,外源酶在瘤胃和十二指肠内都具有稳定的活性[5]。外源性纤维素酶可以提高纤维素在瘤胃内的消化率,增加可利用能量的摄入[3]。使用酶制剂可以:①打破细胞壁。纤维素是植物体内的重要结构性多糖,是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细胞壁阻碍畜禽体内消化酶与细胞内营养物质的接触, 纤维素酶与半纤维素酶、果胶酶等协同作用,可破坏植物的细胞壁,使细胞内营养物质外泄,从而被淀粉酶和蛋白酶等内源酶进一步降解, 所以除了细胞壁被降解供能外,还提高了胞内物质的消化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饲料的有效能值。②补充内源酶不足。反刍动物体内虽有一定量的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存在, 但其产生的纤维素酶有限。添加纤维素酶可补充内源酶的不足,提高动物对粗纤维的利用率。③消除抗营养因子。日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后,在半纤维素酶、果胶酶等共同作用下,可将植物性饲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单糖和寡糖,从而加速内源酶的扩散,增大酶与营养物质的接触面积,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