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被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中,真正由卫生监督部门自己检查发现的似乎还不多,大部分是由媒体或网友先行发现,再由卫生监督部门查处。因此,有了严格的制度,还要有人去贯彻执行,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应该根据疾病信息和监督管理信息,对发现的添加或可能添加到食品中的非食用化学物质和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公布名录和检测方法,即“黑名单”。制定“黑名单”的目的,是告知消费者慎购或不要购买违法企业的食品,然后由有关部门对其调查取证,再行相应处罚。国务院办公厅最近下发文件称,要对非食用物质加大打击力度,对“黑名单”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尽量避免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反复发生。

  严格按标准

  如果没有添加剂,人们每天吃到的东西就回到上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长严卫星表示,过去人们只能吃到时令水果,季节一过,只能做成罐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每天吃的很多食品中进入了许多添加剂,新技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