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植酸酶对水产动物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2024.5.08

黄可等(2011)研究结果报道,植酸酶预处理饲料还可以显著提高饲料中磷的表观消化率及鱼体椎骨磷含量,饲料中磷的表观消化率随植酸酶添加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且1,000U/kg和1,500U/kg组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鱼体椎骨磷含量以1,000U/kg组为最高,显著高于300和500U/kg组(P<0.05), 但与1,500U/kg组差异不显著(P>0.05)。刘行彪等(2012)在斑点叉尾鮰基础饲料中以Ca(H2 PO4)2提供外源无机磷,同时添加不同浓度植酸酶(300~2,000 U/kg)进行养殖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添加1,000~2,000 U/kg植酸酶能有效改善斑点叉尾鲴生长性能,有利于营养物质在鱼体中的沉积,促进骨骼矿化。以特定生长率为响应指标,植酸酶最佳添加量为1,435U/kg等效于添加了0.37%的有效磷;以椎骨磷为响应指标,植酸酶最佳添加量为1,226U/kg等效于添加了0.33%的有效磷。周金敏等(2012)研究表明,用植酸酶替代30%的磷酸二氢钙或者用400 g/t的植酸酶替代45%的磷酸二氢钙,可以显著提高斑点叉尾鲴对饲料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且各组的总磷消化率相比对照组提高了7.95%~16.71%。付锦锋(2012)研究表明,在尼罗罗非鱼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蛋白质和能量利用均有显著提高,磷的利用率也显著提高,但受添加水平和植酸酶源的影响不完全相同。另外,添加植酸酶组尼罗罗非鱼鳞片和骨骼中矿物质的含量得到显著升高。孟祥科等(2013)研究表明,植酸酶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红鳍东方鲀幼鱼对干物质的消化率,但不明显(P>0.05),添加1000U/kg植酸酶时,幼鱼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达到最高,而添加1,000U/kg、1,500 U/kg植酸酶时,能显著提高幼鱼的脂肪消化率(P<0.05),同时添加植酸酶后,幼鱼的磷消化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周理红等(2013)在草鱼饲料中用植酸酶替代磷酸二氢钙后,替代组的草鱼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性升高,各替代组除P25(25%被替代)组外其余组草鱼血钙显著性升高,血磷也有上升趋势。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