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我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抗癌蝙蝠

2024.3.12

  1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近期在众多的蝙蝠中,发现一种抗癌蝙蝠。这不仅为蝙蝠物种有癌症抗性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还为揭示哺乳动物癌症抗性的自然机制提供了启示。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著名国际期刊《自然·通讯》。

  蝙蝠是哺乳动物中适应性演化最成功的类群之一。目前,全球共发现蝙蝠1400多种,是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类的第二大目。与其他大部分哺乳动物相比,蝙蝠演化出了多种独特的适应性表型,包括飞行、回声定位、抗病毒等。其中最引人注目是,许多蝙蝠物种的寿命都比相同体型哺乳动物的寿命更长。这引发了人们对蝙蝠能够抵抗癌症的猜测,因为许多长寿哺乳动物都表现出具有天然抗肿瘤的能力,例如裸鼹鼠、盲鼹鼠等。但这一假说尚未得到系统的研究。

  为了验证上述假说,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振,博士生华绒、马苑硕、杨陆等人合作,将致癌基因HRAS和SV40L分别插入到7种不同蝙蝠物种的成纤维细胞的基因组中,先进行体外培养,再移植到小鼠体内培养。结果发现,在这些蝙蝠中只有大足鼠耳蝠的成纤维细胞没有出现恶性增殖的现象,这提示大足鼠耳蝠演化出了抗癌能力。

  光发生因子9复合体第5亚基(COPS5)是一种进化保守的多功能蛋白质,在信号转导、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基因组不稳定和DNA损伤修复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分子演化理论,研究人员整合分析转录组、基因组等数据,并结合功能实验,揭示了大足鼠耳蝠在COPS5基因上游,丢失了一个低氧诱导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导致其表达下调,进而使大足鼠耳蝠产生了抗癌能力。这为研究哺乳动物抵御癌症的自然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