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PEA植物效率分析仪数据处理方法教程

2020.4.14

言及原理:

Kautsky和Hirsh(1931)最先认识到光合原初反应和叶绿素荧光存在着密切关系。他们第一次报告了经过暗适应的植物绿色材料照光后,叶绿素荧光先迅速上升到一个最大值,然后逐渐下降,最后达到一个稳定值。此后,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中蕴藏着丰富的信息。

图1 用脉冲调制式荧光仪测定荧光参数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

(注:参考许大全著《光合作用效率》2002)

1553675197523530.png

图1是用脉冲调制式荧光仪(FMS-2)测定的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从曲线上我们可以得到Fv/Fm、ΦPSII、qP等荧光参数,这些参数除了FV/FM反映了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上升过程的O-P(从Fo-Fm)段外,其它都是反映P点之后的下降过程。

1553675239865980.jpg

由于光合作用的碳同化能反馈影响原初光化学反应,调制式荧光仪主要通过测量光合作用的原初光化学反应的情况来反映光合作用的碳同化等反应启动后的光能捕获、转化及利用情况。而对于碳同化反应活化前PSⅡ的光化学变化,所获得的信息就很少了。

1553675348767202.jpg

随着记录分辨率的提高,当记录速度达到了十万次每秒,我们从O-P(从Fo-Fm)上升过程中捕捉到更多的荧光变化信息,如O-P变化过程中的另外两个拐点(J点和I点)。从10μs最长到300s(PEA)内不同时间的荧光信号都能被按时记录。

图2 用连续激发式荧光仪测定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

(引自李鹏民等文章《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在光合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1553675411644950.png

(图A: 时间坐标为线性形式;图B: 时间坐标为对数形式)

在对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作图时,为了更好地观察J点和I点,一般把代表时间的横坐标改为用对数坐标,使呈现出O-J-I-P诱导曲线(图2B)。

与调制式荧光仪相比,连续激发式荧光仪有以下很多优点:获得信息量大、操作简便快捷、测定易于多次重复、仪器便于携带、存储量大、价格低廉。

1553675493307400.png

植物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中包含着大量关于PSⅡ反应中心原初光化学反应的信息,从动力学曲线上我们可以得到大量的原始数据,为了能更好地反映动力学曲线和被测样品材料的关系,Strasser 和 Strasser(1995)以生物膜中能量流动理论为基础,建立了JIP-Test以及数十个参数。

1553675455987398.jpg

JIP-测定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被测样品材料的信息,如光合器官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结构、功能的变化等。Hnady PEA在抗性光合生理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如何获得标准化的OJIP曲线并做出精美的荧光参数雷达图呢?

1586866988983177.png

1586866988360578.png

1586866988430048.png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