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网格细胞的发展历程

2023.2.21

  动物跟人类一般靠三种类型的细胞来认路,分别是:方向细胞、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但人类一直尚未确定大脑中存有网格细胞。[1]

  2005 年Hafting 等人通过变换实验箱的几何外形和内径,记录大鼠在不同实验箱觅食过程中内嗅皮层的神经元放电活动,发现了具有强烈空间放电特性的网格细胞在有关嗅皮层参与空间记忆的早期实验探索中,研究者们发现嗅皮层存在空间放电特征的神经元,但较之位置细胞,嗅皮层神经元的放电比较微弱且放电野分散。因此,在长达30 年空间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中,多数学者只关注于海马体神经网络内部的研究。但有关研究发现在嗅皮层记录到微弱放电特征的细胞仅仅出现在内嗅皮层的中间及腹侧,更多研究证实嗅皮层背侧神经元具有强烈的空间放电活动,这一脑区神经网络的关键成分就是“网格”细胞。当大鼠在二维空间中活动时,网格细胞对应于一个特定的空间位置发生重复性规律放电,这个相对狭小的空间范围称为网格细胞的放电野,多个放电野相互交叠成一个个节点,即网格节点。连接网格节点形成相连接的三角形遍及整个空间环境,基于这种网格结构,将在dMEC 发生强烈空间放电特征的神经元称之为网格细胞。动物在活动空间中到达任一网格节点时,都有相应的网格细胞发生最大放电。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