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粪便检验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三)

2021.4.24

      4.3  粪便隐血试验

       4.3.1  粪便隐血试验的临床意义

       隐血试验常作为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肠道肿瘤筛选试验。阳性见于消化道疾病如溃疡、药物(如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吲哚美辛)、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钩虫病、结肠息肉、消化道肿瘤(如胃癌、结肠癌)。隐血试验阴性是判断出血完全停止的可靠指标。粪便隐血试验最好是连续检查3天。

       4.3.2  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
        4.3.2.1  化学法隐血试验的原理
        利用血红蛋白中的含铁血红素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作用,可氧化色原而使之呈色。BASO公司的双联试纸中的化学法应用的是愈创木酯法,其灵敏度为6-10ug/ml,有20%的假阳性[8]。食用维生素C和动物肉类对化学法检测便隐血的结果影响很大,可使结果出现假阳性,但对单克隆抗体法无影响[9]。
        4.3.2.2  化学法隐血试验的干扰情况
         4.3.2.2.1  假阳性:食用动物性食物、生食蔬菜;
         4.3.2.2.2  假阴性:服用大量维生素C、血液在肠道中停留过久。

       4.3.3  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
        4.3.3.1  免疫法隐血试验的原理
        将抗人血红蛋白或抗人红细胞基质单克隆抗体和标志物(如胶体金)结合,再与人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特异性反应,来检测标本中血液成分。可以检出最低量为0.2ug/ml的血红蛋白。本方法不受饮食限制,能准确检测无症状、少量、持续、肉眼和显微镜下看不到的消化道出血,并且不受动物血和铁剂等药物的干扰,但灵敏度也较高,可造成一定的假阳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10]。
        4.3.3.2  免疫法隐血试验的干扰情况
         4.3.3.2.1  假阳性:灵敏度过高,如胃肠道生理性失血(>2ml/24h),或服用刺激胃肠道药物(2—5ml/24h);
         4.3.3.2.2  假阴性:血红蛋白在胃肠道被消化酶、细菌分解,使免疫原性减弱、消失。大量出血时,血红蛋白浓度过高,造成后带现象。

       4.4  容易与粪便中寄生虫卵混淆的物质

       4.4.1  植物花粉:不同的花粉形态、大小各异,由于形态特殊,常被误认为寄生虫蠕虫卵,使原本正常状态或消化不良误诊为寄生虫感染。其中以松花粉、蔬菜花粉粒最为常见。

       4.4.2  植物导管和植物细胞:植物导管及植物细胞(蔬菜、中药等)形态随植物种类而异。导管有梯形、网状或具缘纹孔、螺旋和环纹。植物成分也常被误认为寄生虫,应加以鉴别。

       4.4.3  灵芝孢子:灵芝孢子呈椭圆形,外壁较厚,无色,无卵盖,平滑,内壁有小刺,淡褐色或近褐色。临床上常将灵芝孢子误认为华支睾吸虫卵,将本是正常排泄物误诊为肝吸虫病。华支睾吸虫卵似芝麻,黄褐色,一端较窄且有卵盖,盖周围的卵壳形成肩峰,另一端有一小棘,卵内含毛蚴。

       4.4.4  淀粉颗粒:为同心圆或不规则颗粒,无色透明,大小不一。容易将其误认为酵母菌,将本是消化不良误诊为霉菌感染或菌群失调。

       5  小结

       目前,采取粪便标本的过程要由患者来完成,而患者的医学知识往往较少,又由于患者粪便标本的留取缺少检验科人员的指导。这就需要临床医生和护士根据检查项目的不同,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全面的指导,把好粪便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这一关,以避免由于粪便标本采集方法不正确,使发出的报告不准确,延误临床医生对患者疾病做出正确的判断[11]。粪便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多样性、普遍性、复杂性,严重影响着粪便检验的质量,必须引起广大医生、护士和检验工作者的足够重视。黄软便、黄稀便阳性率6.5%,占总阳性的43.3%,提示外观为黄软便、黄稀便者,容易被人们忽视,应引起足够重视[12]。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责任心,加强职业道德和业务知识学习,严格执行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统一检验方法,纠正粪便检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粪便检验质量,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致谢:本文是在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张时民老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此致以诚挚的感谢!

参 考 文 献

1  孙艳.进行临床分析前质量管理及对策的探讨.中国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18):1961-1962.
2  石凌波,崔伟历,张凤川.检验医学分析前质量控制.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16.
3  刘明旭,肇晓光.1235例粪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报告.哈尔滨医药,2002,22(3):62-63.
4  张克敏.谈谈临检三大常规质量控制.中国当代医学,2006,5(24):75-76.
5  鄢盛恺,李萍.临床医学检验专业技师(医师)系列资格考试复习指导.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28.
6  马娜.浅谈婴幼儿粪便性状异常的临床意义.中华临床医药,2004,5(15):92.
7  石玉,蒋开敏.浅谈药物对尿液、粪便色泽的影响.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95,12(3):77.
8  黄彦,刘燕玉,王娜.粪便隐血两种方法的结果比较.福建医药杂志,2006,28(1):178-179.
9  章有翠.粪便隐血检测方法的比较.中国校医,2002,16(5):398.
10  蒋军,杨文权,王南华等.免疫胶体金法检测粪便隐血结果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2):111-112.
11  赵福贵,李桂兰,曹学民等.粪便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吉林医学信息,2001,18(10):11-12.
12  闫丽荣,张强.1628例粪便隐血试验结果分析.北京医学,2007,29(9):516.

 


推荐
关闭